大马路德成巷 我的亲邻我的家

烟台晚报 2021-01-27 09:23 大字

1975年戚务光(后左二)、高军(前左二)等和马治钧老师(后右一) 马治钧供图

2001年德成巷南口冷永超 摄

冷永超

烟台市大马路中段路北,有一条长约360多米、宽约6米的巷子,南起大马路,北至海岸路(后改向东至坤山路),这里就是德成巷。

据史料记载,德成巷始建于1920年前后,因巷内原有德成木瓦作坊,故得名。

1963年5月,我出生在大马路德成巷18号。这里有着我儿时全部的记忆。

走进德成巷

从大马路进入德成巷,西侧第一个门就是德成巷1号。

门内是两个格局相同的二进院,外院南屋是一排平房,里院有北屋、东、西厢房。北屋是中西合璧式二层楼房,楼梯设在楼房的东西两侧,栏杆为水泥预制花瓶式,二楼正房五开间,中间开门,门窗高大宽敞,外墙用青砖垒就置顶,显得高大气派。东院原为顺昌商行孙氏家族私宅,上世纪50年代初,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买下北院连同二层楼,作为聚会处。不久,房产充公。当时,烟台市政府在虹口路西侧的綦绍武旧居及附近的几栋建筑里办公,政府人员的住房就安置在大马路附近的住宅内。在1号大院里,住着市政府办公人员及其家属十几户,记得有苏姓、庄姓、方姓等人家。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外院最东头南屋,由居委会开办了一个压面组,远近闻名。压面组有一台半自动压面机,说它是半自动,是说停电的时候可以手工摇动,不耽误事,这在当时算是很先进的设备了。十字街、广仁路等处的市民都来这里压面。市民自己带面,称重后收取加工费。记得小时候放学了就到压面组去玩,一来好奇,二来盼着停电,争抢着摇动机器,做好人好事。

巷南口东侧是原美国远东洋行旧址,建于1925年,为二层、局部三层砖混结构的西式建筑,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由德成营造厂建造。该洋行主要经营“维尼达”发网、刺绣、花边等手工制作的产品。解放后,该建筑归水产学校管理,上世纪50年代末,烟台地区组建吕剧团,政府将该建筑划拨给吕剧团使用。上世纪70年代初,吕剧团在北院(原海滨中学南校园)建起三层排演厅,每每路过这里,总能听到楼内传出的吕剧唱腔。也许是耳濡目染吧,到现在我还会唱上几句呢。

再往北,东侧是一排临街平房,坐东朝西,房屋质量很好。记得房主家姓乔,兄妹三人,老二叫乔建国,记得他打“弹”水平很厉害。“弹”,就是玻璃球,一种上世纪70年代时男孩子玩的游戏。他手持弹,5米开外,瞄准后弹出,十有八九都能打准。

这排房子很规整,走进朝西的正门,是个东西通透的过道,穿过里门,里面是个偌大的院子。小时候对这排房子感到很好奇。近来查1926年出版的《烟台市街图》,这个位置标注的是“义丰德丝房”——这里原是个丝房。1923年出版的《烟台要览》记载,“义丰德纩厂,主人:孙文山”。孙文山是清末民初烟台的大商人、慈善家,是大名鼎鼎的恒兴德丝行的主人,曾担任多届烟台商会会长,辛亥革命爆发后,他担任山东军政府财务长,还出资赞助养正小学并担任名誉校长。看来这排房子的确有些来历。

巷内西侧1号大院往北,整齐排列着7排平房6个胡同,每一个胡同由4个相互连接的三合院组成,胡同前后相对应的房子格局完全相同。房屋中式风格,墙面下部为白色水刷石,地基部分采用本地长方形青石高起半腰错缝垒成,坚固美观。墙面上部刷白石灰,墙柱均为青砖砌成;屋顶仰合青瓦,各院由北屋、东、西厢房组成;院内地面为洋灰铺设的十字甬道通向各屋,屋内为洋灰地面(有部分房间为木地板),考虑到近海寒冷的原因,墙体厚约45厘米左右。正间屋门窗高大,光线很好,北窗为两道,里为木格玻璃,外为木质内闭雨搭。屋内门是有轨推拉门,每户都建有炕、锅台。

据记载,这些规范整齐的房子,是当年德成营造厂整体规划设计、建造的商品房,主要卖给洋行职员、港务管理人员及其家属居住使用。解放后,烟台港务局接管了这里的房产,分配给员工做住宅了。当年这里住着大约60多户人家,我家住在第四个胡同第一个院北屋。

德成巷的故事

说起德成巷的故事,那可老鼻子多了:“三仙姑”半夜敲锣报警防海啸,“朝鲜大娘”身穿朝鲜服跳舞惹围观;前胡同有李氏孪生俩姊妹,后胡同有刘家双棒二兄弟;大胖了、姜学军、陈风旗同窗加邻居,孙丽娟、冯永忠、冷永光友情深似亲姐妹;第三排胡同朱氏、苏氏兄弟能耐都挺大,铁牛、龙和本事也不小;“男孩子王”国庆威信高,“女孩子头”小丽也挺棒;小生爸煮酒宴请“道上老大”,几嗓子驱走门口闹事“地包”化险情;小马蛋兄弟俩最淘气,徐敏兄弟仨忒老实;戚务光和戚务亮不是亲兄弟,建华和新华也不是真哥俩;凤兰、英兰、玉兰是亲姐妹,春清、永清、福清是堂兄弟;刘大娘苏大娘方大娘都是大娘,姜大爷朱大爷苗大爷都是大爷……

我小伙伴的父辈大都在港务局工作,因为家长都互相熟悉,孩子们也相处得非常融洽。

后胡同第二个门的大胖了(大名陈建民)虽然比我小1岁,但是体格壮、力气大。我俩常一起玩,难免发生口角,扯拉中也有口鼻出血的时候。两家大人一出面调停,我们就又重归于好了。

我家西厢房是蒋大叔一家。蒋大叔是个能人巧匠,个子不高,戴着一副近视眼镜,话语不多。他不仅会修理家里的电灯、开关,还会做家具、盖小棚。更让我佩服的,他还是远近闻名的象棋高手。他经常邀请棋友来家里下棋,我一听到他家里下棋的声音,就跑进屋去,蹲在旁边看。蒋大叔的棋术很好,赢的次数也多,每吃对方一个棋子,我就赶紧拿过来,摞成一摞。他还会拉二胡,拉得非常好,悠扬的曲子不时传到各家各户。现在耳熟能详的曲子,像《二泉映月》《赛马》《良宵》《光明行》等,都是那个时候印在脑海里的。

有一件事,让我至今难忘。在我家门口,蒋大叔把我叫到跟前,用通俗的语言告诉我,如何积累知识、如何使量变达到质变、突破瓶颈再上一个台阶。他说的这些话,当时才13岁左右的我,大部分听不懂。庆幸的是,我记住了他告诉我的这些道理,在我迷茫的时候总是会给我一些启迪。蒋大叔已去世多年了,祝愿他永远在天堂。

德成巷中部东侧,是2号大院,大门朝西,里面是一个二进院住宅,建筑为西式洋房。进入北院,踏上转角水泥外走廊直通二楼和房顶,房顶是水泥平台,在上面可以晾晒衣服或俯瞰德成巷全貌。我小时候偷偷上去过,看到了不一样的德成巷。

德成巷的温情

在德成巷居住的大都是水产学校的老师及家属。1951年夏,江苏省水产学校由崇明迁至烟台,校址在大马路原崇正中学校园内。10多户老师就近安排到了2号大院居住。这批人员进驻德成巷后,给本来就书香氛围很浓的小巷带来了一股新鲜的文化气息。

记得2号大院里有一户人家,父亲是水校的老师,姐妹俩庞玉霞、庞艳红长得都很漂亮,外人说起德成巷,都要提一下她姐俩。

2号大院的北部,上世纪70年代以前是个面积挺大的菜地。菜地东面紧挨着的是两栋二层西式楼房,外墙面是水泥拉毛工艺,很有特点。这是烟台德成营造厂经理王东成为他的两个女儿建造的(民初,德成营造厂承建了烟台一半以上的著名建筑)。菜地的位置原是后花园,解放后这里成了烟台市武装部办公和住宿用房,后花园也就改做菜地了。楼房有个地下室,记得里面还存放着许多锈蚀的手雷。每年秋天在武装部院里,邻居们一起剥苞米叶子。

1968年底,在菜地位置建成了两座二层简易楼。院门开在德成巷,院内住有24户人家,他们大都是外贸抽纱公司的职员。梁振友、钟建军、戚务光、龙和(大名董清永)、于彩义、赵武、魏洁等都住在这里。

德成巷的邻里间很少发生矛盾,人们见面都很客气,巷里弥漫着宁静、祥和的气氛。

每逢大年初一,大人们都会早早地催促着孩子们到邻居家拜年,生怕去晚了邻家的孩子先来了。平日有夫妻之间吵架的,左邻右舍都会主动敲门调解劝和。做饭时缺少葱、姜等调料,邻里间随手拿着就用。谁家有盖小棚这样的大活,壮小伙子都积极地插手帮忙。晚辈尊重长辈,老人爱护孩子,风气蔚然。

刘大娘是天津人,住在我家胡同最里面的院子里。她待人和蔼热情,尤其是对孩子们很关心。记得一年冬天,我的孩子还不到1岁,我回到德成巷的家,照顾我大姨。那时,家家都用蜂窝煤炉子做饭取暖,我比较笨,不会生炉子,眼瞅着孩子的尿布洗好了,也无法烤干。刘大娘看到后,披着棉衣,踩着雪窝子,用铁夹子把烧好的蜂窝煤送到我家,还帮我把炉子生好,把刚洗好还没干的小棉裤拿回自己家烤干……

2010年春节,我和家人一起去看望她老人家,那时她已经91岁高龄了。见到我们,老人家非常高兴,说起往事,感慨不已。

德成巷的孩子们,有体育特长的很多。高军、戚务光、赵武三位都是解放路小学的篮球运动员,1975年,在体育老师马治钧的率领下,他们代表解放路小学,参加烟台市小学篮球比赛,获得冠军。梁莲芳,左手直拍乒乓球运动员,1974年,她代表烟台市参加全省青少年乒乓球比赛,获得团体第一名、个人单打第二名的好成绩。高秀敏参加烟台地区乒乓球比赛也取得好成绩。她们现在还从事着乒乓球教练工作。

德成巷的邻居们好多还有着艺术天赋,这主要是得益于周围环境的熏陶和影响。

我家院内东厢房住的朱大哥爱好音乐,成天摆弄西洋乐器,像长号、小号、圆号,尽管不是很专业,也还是能听得出吹的是什么曲子来。改革开放初期,朱大哥家里就已经有了留声机。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搞到的老唱片,经常高分贝地播放着韩英演唱的歌曲《洪湖水浪打浪》,以及《蓝色多瑙河》《溜冰圆舞曲》等从没听过的外国音乐。西厢房蒋大叔的女儿蒋培秋、蒋培玲姐妹俩也在父亲的指教下,天天练习拉二胡。

第三个门东厢房住的是吴叔一家。吴叔在烟台汽车运输公司工作,儿子吴建平和奶奶常住青岛,那时建平也就14岁左右,每到寒暑假就来烟台住上一段时间。他擅长的乐器是大提琴,饭后练琴是每天必做的事情。只见他端坐在椅子上,大提琴斜靠在左肩膀上,左手按弦,右手持弓,一曲低沉委婉的《天鹅湖》回响在德成巷的上空……

德成巷北头往东,有一排平房,这里住着一位烟台著名的钢琴老师,她叫莫若琴,四邻都尊敬地称她“莫太太”。莫老师年轻的时候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结婚后,心爱的钢琴一直陪伴着她。我每次去海边,都要经过她家的窗前,时常能听到她弹奏的钢琴曲,那是我小时候听到的最美妙的声音。苗大爷的小儿子苗华一擅长画画,我有机会就去他家看他作画,向他学习。

在这种环境和氛围里,我也打小就喜欢上了音乐、绘画、文学。德成巷是我成长的摇篮。

巷内由南至北栽着7棵楸树,夏日时节,叶茂遮阳,人们坐在树下乘凉拉呱,好不惬意;秋天到来,树上成串的巴豆成了孩子们的猎物,巷内常爆发“巴豆大战”……

2002年,这个有着80多年历史、承载着几代人情感和记忆的德成巷,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被彻底抹去了,随之消失的还有这里特有的文化韵味。唯一留下来的只有我家房前的那棵大楸树。

前几天,我恍惚间回到了德成巷,听到了黄自力满街喊着“妹妹——回家吃饭”的声音、卖冰棍的叫卖声、拉风匣的咯哒声、口琴吹出的《军港之夜》的旋律,闻到了油纸伞打开时的那种桐油味,看到了弥漫在房顶上的炊烟、堆放在门口的大白菜,看到了我的亲邻我的家……

(感谢为本文提供帮助的戚务光、高秀敏、孙丽娟等)

新闻推荐

祥和太平年,国宝大联欢 《我,来自烟博》将于2月5日开展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刘晋)“祥和太平年,国宝大联欢”。为让市民、游客了解烟台丰富的文物、文化资源,增强新老烟台人对烟台...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