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新闻界名宿赵郁卿传奇

烟台日报 2020-12-14 09:41 大字

□曲延科 赵善超

赵郁卿,又名赵文普,笔名愤慨、啸天等,清光绪八年(1881)生于宁海州西门里(今牟平西桂里村)一个大家族。

一个偶然的机会,赵郁卿被沙俄驻旅顺口要塞司令“白毛将军”阿列可塞耶夫收留。“白毛将军”很喜欢赵郁卿,开始对他进行重点培养,资助他到德国等五个西欧国家游学。四年后的1902年,赵郁卿回国,成为“白毛将军”的翻译。

光绪三十一年(1904),23岁的赵郁卿手中已颇有些积蓄,也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于是根据清朝捐官制度花钱捐了个县令。他在任职凤城的两年时间里,因乐善好施,经常自己出钱办公益、慈善事业,因此不但没有留下积蓄,反而赔上了几千两银子。

1921年6月1日,赵郁卿在哈尔滨创办了《滨江午报》。滨江午报社地址在河北道外十七街道,呈请立案为《滨江午报》,报头简化为《午报》,是一份以城市普通市民为读者对象,以本埠社会新闻为主的通俗化小型报纸。每日出版一期,每期四开二版。

1936年,伪满弘报协会成立。为收买赵郁卿,该协会让其担任哈尔滨记者协会总干事(1923年赵郁卿已是哈尔滨中国记者协会副会长)。但不久他就被逮捕,理由是赵郁卿在《午报》上披露了抗联消灭几百日寇的消息。

1936年回到烟台后,赵郁卿寄居于烟台山下的“荣升栈”。刚安顿下来,他就开始连续在报刊上撰文,揭露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述说东北人民在日军铁蹄下的悲惨命运及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当时,牟平伪县长周东华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赵郁卿在某报“快人快语”栏中写道:“县太爷把老百姓搜刮得面黄肌瘦,还不住手。恳求县太爷高抬贵手,等老百姓生肌长肉之后,再行搜刮也不算迟!”

1944年10月30日,赵郁卿因肺气肿不治在烟台逝世,享年63岁。

1944年10月30日,63岁的一代报人赵郁卿在烟台病逝。随后,在烟台、哈尔滨和北京等地,人们纷纷举行追思会、座谈会等,悼念这位敢于仗义执言、针砭时弊、大胆揭露和鞭挞日伪反动罪行的新闻界名宿。

离家出走 步入仕途

赵郁卿,又名赵文普,笔名愤慨、啸天等,清光绪八年(1881)生于宁海州西门里(今牟平西桂里村)一个大家族。祖父赵印东曾在北京开办德润银号。父亲赵澍园自幼苦读经史,屡试不第后捐官庶吉士,娶本县系山村隋氏为妻。因隋氏生六女而无子,赵澍园又娶丁氏为侧室,生下赵郁卿、赵玉峰兄弟二人。

光绪二十二年(1896),赵澍园病逝,家务由隋氏及其几个尚未出嫁的女儿掌管。刚满15岁的赵郁卿因屡遭隋氏虐待,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乘船前往旅顺口投亲。结果到旅顺后未找到亲友,且所带银两全部花完,无奈只好开始流浪生活。

一个偶然的机会,赵郁卿被沙俄驻旅顺口要塞司令“白毛将军”阿列可塞耶夫收留。这位司令知其5岁即入私塾读书,且已学有所成,便命他做一些中文文牍工作。后见他天资聪慧,尤对中国文学颇有造诣,就让自己的两位小女儿跟他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并教他学习俄语。赵郁卿只用四个月时间就掌握了俄语会话,一年后就能独立起草俄语文件。“白毛将军”很喜欢赵郁卿,开始对他进行重点培养,资助他到德国等五个西欧国家游学。四年后的1902年,赵郁卿回国,成为“白毛将军”的翻译。在俄国修建旅顺海军要塞基地的过程中,赵郁卿帮助大小工程承包者、当地居民解决了很多与要塞俄军之间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深得社会各界的赞赏和信任。海军基地建成时,由旅顺口工商总会发起,各界公送赵郁卿两方匾额:一方上书“中外同钦”;另一方上书“鱼跃鸟飞”。

光绪三十一年(1904),23岁的赵郁卿手中已颇有些积蓄,也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于是根据清朝捐官制度花钱捐了个县令。候缺不久,即以候补知府赵文普的身份,到辽宁省凤城(今凤凰城)任职。他在任职凤城的两年时间里,因乐善好施,经常自己出钱办公益、慈善事业,因此不但没有留下积蓄,反而赔上了几千两银子。赵郁卿在凤城期间,执法甚严,对土豪劣绅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以至于任满回老家宁海州时,险些遭到土豪劣绅所雇佣胡子的洗劫。

被捕入狱 死里逃生

宣统元年(1909),28岁的赵郁卿又前往北京候缺。其间,他在北京买卖街创办报馆,公开出版发行《公言报》。该报为日报,八裁四版,油印发行,每月可以装订成册。《公言报》主要刊登当日国家和地方新闻及评论文章,赵郁卿自任主笔兼发行人。《公言报》大约出版发行了一年多时间,于1910年1月被查封。不久,赵郁卿也被逮捕入狱。

《公言报》被查封及赵郁卿被捕的原因,据其妻王惠贞说,是《公言报》经常刊发文章,影射朝廷腐败无能,因此冒犯了西太后。据方汉奇《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史编年》记载,1910年1月21日,北京外城警厅传谕:“《公言报》初七日(公历1月17日)登有英德优待洵邸之用意论说一篇,有碍邦交关系甚重,且语多无稽。现奉肃邸之谕,钦令暂行停办七日,以示薄惩。”而黑龙江日报社《新闻史料·报业志初稿选登专集》记载:“赵郁卿,本名赵文普,原籍山东牟平。清朝末年,曾在北京主办《公言报》。因充当革命党人熊成基的俄语翻译而被捕,报纸被查封。辛亥革命后获释。”赵郁卿之侄赵展鹏曾专程去黑龙江日报社查实:清末,孙中山同盟会成员熊成基携带日本军事地图从日本回国,想通过赵郁卿的关系,将军事地图卖给俄军。所得卖价,充当革命党人的活动经费。后事情败露,熊成基被捕并处死,赵郁卿也因受牵连而入狱。

不知为何,赵郁卿于1910年7月初被北京军咨处判处死刑。当时和赵郁卿关押在一起的,还有因企图用炸弹炸死摄政王而被捕的革命党人汪兆铭(即汪精卫),以及因盗窃国库而被捕的王姓大盗。在监狱里,三个死囚犯因“同病相怜”而相处得很融洽。有一天,汪兆铭在监狱木板上题诗一首:“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爱才的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看到此诗后,将汪兆铭由死刑改为“永远监锢”(无期徒刑)。肃亲王是赵郁卿所办《公言报》的后台之一。他在给汪兆铭减刑的同时,也把赵郁卿的死刑改为“永远监锢”。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三人同时出狱。出狱后,汪兆铭邀请赵郁卿同去南京。赵郁卿因当时生母丁太夫人过世停柩在家,便婉拒了汪兆铭的邀请,急急赶回宁海州主持办理母亲的丧事。

再次办报 为民立言

赵郁卿在老家“丁忧”(俗称“守孝”)三年,1915年来到哈尔滨创办自己的律理所(律师事务所),专门承办中国人对俄国人的诉讼案件。几年下来,收入可观。

当时,革命军已推翻清政权,社会进入变革期,赵郁卿自谓应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1921年6月1日,他在哈尔滨创办了《滨江午报》。滨江午报社地址在河北道外十七街道,呈请立案为《滨江午报》,报头简化为《午报》,是一份以城市普通市民为读者对象,以本埠社会新闻为主的通俗化小型报纸。每日出版一期,每期四开二版。

《午报》第一版全版为广告,第二版主要为新闻、言论、副刊三部分。新闻部分设有“国内新闻”“本埠新闻”和“本埠琐闻”专栏。言论部分设有“警世钟”和“讲坛”专栏,其文章大都是赵郁卿以“愤慨”“啸天”等笔名刊发,内容多贴近市民生活,且敢于抨击一些宦绅劣纨,言一般读者所不敢言,为民发声。所用语言通俗易懂,与当时哈埠大报用文言撰写的言论相比,更受读者欢迎。副刊部分有“江边闲话”“短篇小说”“诙谈”“文艺思想”“生活常识”等专栏。

滨江午报社每天还出版发行一期《滨江画报》,四开二版。赵郁卿聘请著名画家王味根主持画刊。画刊内容大多为近日新闻,以清晰逼真的画面,配以简单明了的说明文字,读者一看就懂,受到社会各界读者的欢迎。

《午报》观点鲜明,报风泼辣。曾公开发表文章,痛骂就任中华民国第五任总统的直系军阀曹锟为“土痞出身、不伦不类”。该报还公开赞扬100余名参加共产党《哈尔滨通讯社》召开的“双十节”纪念会人士:“真没想到,我们这个偏僻边陲、北塞草地哈尔滨,竟有这么多爱国志士同聚一堂讨论国事,怎不叫人喜出望外。”1932年4月,哈尔滨两次遭受水灾。赵郁卿在《午报》上发文痛批:“越是有钱的老爷们,越是特别吝啬刻薄,毫无一点慈善之心。都像女兆(当时哈市最大的土豪劣绅、房产家姚锡九)这样的看财奴,试问这数千灾民倒是怎样去救济呢?”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赵郁卿看透了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就在《午报》上不断对日军的侵华行为进行揭露和讨伐。1932年,日本人山本久治在哈尔滨创办中文《大北新报》,成为日本侵华的舆论工具。因《大北新报》只在日本驻哈总领事馆注册,并未在中国地方当局立案,所以赵郁卿为此撰写评论,揭露该报为非法报纸,侵犯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称其为“大背心报”。他还在画刊上画了一件大背心,对《大北新报》加以讽刺。赵郁卿不断用文章揭穿日本侵华的本质,日本人自然把这家“带有浓厚的排日色彩,善用煽动性语言的小报”看成是眼中钉、肉中刺,处处找茬,肆意诬蔑压制。面对日本人的恶行,赵郁卿毫无退缩之意。他坚守每日必刊的“警世钟”专栏,不间断表达对“王道乐土”“日满协和”的愤慨。对于那些压制民众、诚心媚外的军阀污吏,也是毫不留情地鞭挞。1935年1月1日,他在《午报》发文道:“这一群军阀私党、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猴头八怪,只知每日花天酒地、吃喝玩乐,闹得国破家亡、鸡飞狗跳墙,依然不知引以为辱,仍居高位恋栈不去、耀武扬威,把个中国闹得这个样子,还有什么脸儿去见民众呢!”

1936年,伪满弘报协会成立。为收买赵郁卿,该协会让其担任哈尔滨记者协会总干事(1923年赵郁卿已是哈尔滨中国记者协会副会长)。但不久他就被逮捕,理由是赵郁卿在《午报》上披露了抗联消灭几百日寇的消息。当时报上的标题是“皇军剿匪取得胜利,伤xx部x百名,皇军亦牺x百名”。日本人以报道失实为借口,将其关押。审讯时令他跪下,他誓死不跪,双腿都被打伤。后来,多亏妻子王惠贞多方求救,并由赵郁卿旧友、青帮头目“任大爷”保释,赵郁卿才逃回烟台。

回到烟台 笔战不息

1936年回到烟台后,赵郁卿寄居于烟台山下的“荣升栈”。刚安顿下来,他就开始连续在报刊上撰文,揭露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述说东北人民在日军铁蹄下的悲惨命运及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消息传到哈尔滨,再次触怒了日军。他们指使伪警察厅长于镜涛发出一道命令,限赵郁卿于康德四年(1937)4月15日以前回到哈尔滨主持《午报》事务。赵郁卿早已识破敌伪的诡计,并没有回去。日本人气急败坏,命《北大新报》强行兼并《午报》,从此《午报》沦为日本侵华的舆论工具,被市民蔑称为“小午报”。

为躲避日伪特务的追杀,赵郁卿不久搬离“荣升栈”,在烟台奇山所城东门里18号租了三间房子,过起隐居生活。他斗志不减,笔耕不辍,不断地在报刊上发表一些讽刺、揭露社会黑暗的文章。

一次,京剧名旦吴淑秋来烟台演出《新纺棉花》。剧终,吴淑秋当台挥毫作画,现场出售。其中一幅画(扇子面)被烟台有名的花花公子、绰号“小面包”的人买去。“小面包”的姐夫是敌伪特务队队长,绰号“大胡子”。“小面包”倚仗其姐夫之势,在烟台横行霸道,欺压百姓。赵郁卿却不怕他,第二天便撰文《吴淑秋献技作画,小面包千金购扇》说:“此扇价值,可为市民一月之食。庶民饥寒之苦其所不顾,却搧搧悠风而自得……可恶可恨至极。”

当时,牟平伪县长周东华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赵郁卿在某报“快人快语”栏中写道:“县太爷把老百姓搜刮得面黄肌瘦,还不住手。恳求县太爷高抬贵手,等老百姓生肌长肉之后,再行搜刮也不算迟!”由于赵郁卿经常揭露周东华等人的恶行,周东华对其恨之入骨,指派手下潜入烟台伺机刺杀赵郁卿,但一直都没有得逞。于是,周东华买通烟台一个伪警察打了赵郁卿,并警告赵郁卿不要多管闲事。这个伪警察的上司了解到赵郁卿经常在某报“快人快语”栏目发表文章,有些心虚,便让下属假惺惺地给赵郁卿道歉,并说出此举是受周东华指使。后来赵郁卿仍然我行我素,毫不畏惧地在“快人快语”专栏内撰文,揭露日伪及土豪劣神的一些暴行,深得老百姓支持。

保持晚节 不当汉奸

1938年末,汪精卫与日本人签订《中日新关系调整纲要》,成为大汉奸。登州道伪道尹张华南系满清末年的道台,曾和赵郁卿在北京相识。他知道赵郁卿在北京监狱与汪精卫是同狱难友,关系密切,便极力邀请赵郁卿出任文登县县长。赵郁卿严辞拒绝,明确表示自己决不当汉奸。张华南见软的不行,就想硬逼赵郁卿就范。他指使烟台伪保安大队长白书谱派一军官将赵郁卿劫持到汽车上,开往文登。当汽车开出烟台东口子进入金沟寨附近时,赵郁卿拼命反抗,在汽车里将头撞破,并想打开车门跳车。押送他的伪军官无奈,只得命令将汽车开回。

赵郁卿因此病了一场。张华南仍不罢休,又推举赵郁卿为鲁东道伪议会的议长,赵郁卿坚辞不受,抱病不出。尽管伪议会多次派人或据贴邀请,赵郁卿始终拒绝出席任何会议和一切活动。

张华南百般巴结赵郁卿,而赵郁卿却丝毫不给他情面。赵郁卿酷爱京剧艺术,曾是哈尔滨市著名的京剧票友。他在北京办《公言报》时,与著名京剧旦角演员王瑶卿是至交,且是王瑶卿之女、著名花旦演员王铁英的义父和婚姻介绍人。他与清末民初著名京剧艺人言菊朋、谭鑫培、金少山都有较深的交情,又是烟台国际国剧研究社主要成员。1941年,有一次张华南之子张某棠在丹桂剧场票演《盘丝洞》。散戏后,赵郁卿对饰演蜘蛛精的演员评点了几句,竟遭张某棠非礼,眼镜也被打碎。赵郁卿一怒之下,直接找到张华南评理,最终逼迫张某棠登门赔罪,罚跪“一支香”。另外还逼其请了十几桌客,并赔偿一副玳瑁腿水晶眼镜。此事让张华南颜面尽失,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1938年,赵郁卿的侄儿赵德修在哈尔滨大学毕业后返乡完婚,婚后欲返回哈尔滨谋生,去向赵郁卿辞行。赵郁卿听说赵德修想去给日本人当翻译,顿时大怒,朝其脸上就是一巴掌,大骂道:“你给我滚!我没有你这么个不争气的侄子!”他手拍桌子告诉侄子:“当日本翻译就是当汉奸,你知道吗?当汉奸要做丧尽天良的事,要做对不起祖宗的事,要坑害百姓欺骗黎民,你懂吗!”赵德修手捂半边脸,唯唯称是。他回到哈尔滨后,果然没有去做日本人的翻译,而是去了某商号五金行跑外城。

赵郁卿在烟台期间因没有收入,生活十分拮据,自己的衣服、夫人的首饰能当的都送到当铺典当,老家牟平的三十几亩地也卖得只剩下五亩。

1944年10月30日,赵郁卿因肺气肿不治在烟台逝世,享年63岁。据赵郁卿侄儿赵展鹏回忆,赵郁卿病逝后,因无殡葬费,伯母王惠贞拿出赵郁卿经常带在身上的一块金怀表,让他变卖。怀表很奇特,表链是32个长环扣在一起,表坠是三件刑具:一副手铐,一副脚镣,一个脖锁。伯母告诉他,这是赵郁卿当年在北京监狱时所戴的刑具式样。赵郁卿在北京服刑期间,与看守邱子勤结下深厚友谊。1921年《午报》出刊不久,他便去信北京,请邱子勤到哈尔滨担任《午报》经理部经理。为纪念北京那段经历,赵郁卿让邱子勤经手,找人仿照当年的刑具,用黄金制作了这件纪念品。

1944年11月1日,烟台不少报纸都在显著位置发布消息:新闻界名宿赵郁卿氏逝世。

新闻推荐

芝罘区通伸街道 打造非公企业党建品牌

本报讯(通讯员徐文雁YMG全媒体记者钟嘉琳)近日,芝罘区通伸街道进一步深化打造“同心商汇”非公企业党建品牌,极大提升了非公...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