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区推进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建设,让村级党务、村务、财务运行全公开,实现了对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 让“阳光”照亮乡村每个角落
过去少数村干部存在的“用人一句话,决策‘一言堂’,花钱一支笔”,是村级事务中诟病最多的话题之一。如何给“小微权力”戴上紧箍咒?福山区通过搭载体、建机制、强软件,把推进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建设作为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打造村级事务管理“阳光平台”,让村级党务、村务、财务运行全公开,实现了对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
搭载体,织密“保障网”
每月1日,张格庄镇西水夼村报账员赵明岳都会及时将当月发生的所有凭证,汇总上报镇财政经管站。“当月发生的业务必须当月报账。如因特殊原因当月不能报账的,经包片领导批准后,我们填写情况说明(有急事、出差不在家等原因)盖村委印章,留经管站存档,于当月月底前报账入账。”赵明岳告诉记者,如果超过2个月未报账,这些开支镇经管站就可不予受理了。
张格庄镇党委书记张鹏举告诉记者,福山区在全区开展了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张格庄镇作为试点乡镇,把“阳光平台”打造作为村级事务规范化工作的突破点,成立专班、先试先行、全力推进。
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张格庄镇逐村开展清产核资,将近20年的村级财务档案,低保、五保、残疾人档案,党员档案、村干部档案和换届选举档案……全面得以排查整理,理顺了相关事项流程,汇总制度文件,提供硬件和技术保障。在镇级层面,投入15万元改造了50平方米的标准化档案室,完成了27个村1000多份档案整理并归档;投入6万元打造村级事务咨询室,每天安排2名业务骨干轮流坐班,解答来访群众问题咨询,引导办理各项业务;投入5万元在镇政府一楼大厅安装LED大屏和一体式触摸机,作为“阳光平台”公示和群众查询公开内容的载体。村级层面,以规范三务公开为重点,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本着节约成本、方便实用的原则对27个村公开栏进行重新设计、升级改造。在西水夼试点打造“村民议事厅”,完善硬件配套及制度上墙,为“集中议事日”高效开展提供场所。
建机制,戴上“紧箍咒”
在村级事务规范化工作中,福山区制定完善了《村级三资管理办法》《规范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制度》《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集中议事日”制度》《农村党建工作规范化实施意见》等7项制度,形成一套60个页码、总计2.4万多字的《制度汇编》手册下发各村,让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各项工作均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制定了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流程图,让复杂繁琐的流程一目了然;编写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村级事务规范管理“七字歌”》,通过传单、刊板、剪纸艺术等广泛展示,让干部更加熟悉,让群众印象深刻。
强软件,搭建“监督台”
“阳光平台”的建设及运行,成为福山区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的新载体,目前张格庄镇27个村已实现全覆盖,全区各镇街正在全面铺开建设,12月中旬前全区建成投入使用。
“村级事务管理‘阳光平台’主要包括阳光公示、阳光交易、阳光釆购、阳光支付四大平台,实现党务、村务、财务各方面全方位、无死角的信息公示,每个村的应收应付款项、资产明细等财务信息以及低保对象、月度零工信息等全部录入平台, 老百姓扫扫二维码就能查看,方便实用。”福山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该平台,所有村级事务实现线上审批,各个环节都有迹可循、有据可查,让每一项工作决策运行、每一分钱的收支都晒在阳光下,逐步建立起权责明确、程序严密、全面公开、监督到位的村级事务管理体系。
记者采访中发现,为了让群众对本村的大宗资产有更加直观的印象,张格庄镇在试点中还创新性开发了集体资产地理标识模块,通过卫星地图,能精准看到每一个村的大宗固定资产所在位置以及名称、入账日期、现存价值、现场照片等详细内容,方便群众对村内大宗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维护进行监督。
YMG全媒体记者 权立通
通讯员 潘丹丹 侯心怡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10月28日,烟台市文明村镇创建暨乡村文化振兴现场推进会在牟平区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于永信出席...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