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安居·宜居

烟台日报 2019-11-15 09:08 大字

□刘宗俊开门三件事:吃、住、行,住是紧排在吃后面的人的第二大需求,这说明住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仅次于口腹之欲,人们也常用“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来说明住的窘迫。有一个词叫安身立命,更强调了住有其屋是人们对生活的最基本的要求。

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偏远乡镇中学任教的,三年后调入到城区某学校工作,又经过了三年,已悄悄跨过了结婚年龄的上限。看着身边一个个同学早已娶妻生子,有的成家早的孩子都上了小学,在父母一遍遍的催促下,也匆匆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上世纪九十年代,婚好结,房难寻,结婚在哪里栖身安家,是个悬在不少已婚夫妻头上棘手的大问题。当时能解决职工住房困难的都是像公安、工商、税务、财政、粮食、供销社、银行或效益好的企业,买房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还好,学校给分了两小间平房作为住房,在当时也算是雪中送炭解了燃眉之急了。

这两间小屋,不足二十平方。外面一间用布帘简单一隔,里面靠窗的作为厨房,外面靠门的地方作为餐厅兼客厅;里面的一间放上一张大床作为卧室。低矮的房屋,逼窄的面积,夏天像蒸笼,冬天似冰窖,由于地基矮,窗户小,外面的风吹不进来,夏天一进屋就大汗淋漓;冬天只能靠生煤炉子取暖,冬天缩在床上即使盖两床被子也冻得瑟瑟发抖。屋里没有自来水,吃水只能到外面公共的自来水龙头那里去挑。妻子在三里外的厂子上班,三班倒。学校围墙外是一段土路,没有路灯,夜班时需要去接送。

后来,福山区政府为了解决无房户的住房困难,在城区永安街西首启动安居工程建设,建设了十栋左右一梯三户、高六层、两室一厅、面积在六十平方左右的砖混结构楼房,每平米700多元,加上煤暖投资,总房款近五万元。当时我手里七凑八凑只凑了不足一半的房款,剩下的一多半除了父母口省肚挪赞助的五千元外,还借了姐、大舅和小姨三家两万元。姐姐结婚后没有房子,与公公、婆婆挤在不足40平方的小房子里,大舅在村里做豆腐卖,小姨在村里开小商店,每家都过得挺紧巴,但即使这样,当听说我要买房后,姐姐借给了我一万元,大舅和小姨各借给我五千元,并一再叮嘱我不用急着还。我心里很感激,那时每家肯借五千元已经很不错了。借钱不好借,还债的日子更是难上难,用捉襟见肘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每月除了留下三四百元留作生活费外,剩下的钱都攒起来还亲戚,每个月到了月底那几天,满家就只剩下不到一百块钱了。那时孩子小,带着孩子赶集,孩子眼尖,老远就瞅见了不远处的玩具摊,拽着我的衣襟就往那个方向奔,扯着我的衣袖紧一声慢一声的哭闹,我却只能狠心地抱起他远远绕过玩具摊……能省就省,钱能不花就不花,日子过得那个艰难劲至今想起来还流泪。还好,过了几年省吃俭用的还债生活,终于还上了借款,压在肩头的一块巨石终于落地,重新回归到无债一身轻的生活轨道。

谁知过了没有几年,就感觉房子面积小了,又是一梯三户,与邻居同时开门时门碰门,很不方便。最主要的是我住的那个单元建在石磞上,比另外两个单元多出一个小斜坡,冬季雪天斜坡积了一层雪上去很吃力,夏天顶着大太阳提着东西上去一身汗。赶上附近有一个新的房地产项目正在挖槽,便去考察了一下。这个楼盘处于十字路口,交通相对便利,地势平坦,虽然价位高点,但设计合理,面积适中,三室一厅一卫,八十多个平方,南北通透,采用的是当时先进的保温技术,卧室、客厅、餐厅大小合适,在售楼处看了设计图后感觉比较中意。虽然下了决心再也不买房子过那种水深火热苦逼的房奴生活了,但合计来合计去终于架不住宽敞明亮的户型的诱惑,最终还是痛下决心在2006年买下了这栋房子。听说我打算买房子后,姐疼弟,跟姐夫商议后,几乎一股脑把存在银行的钱全借给我了;过日子一贯节俭的姨听说我买房子的事后,不让我贷款,让我到她那里拿了两万块钱。房款筹够了,我全款买下了房子。此一时彼一时,由于收入高了,还款没有第一次买房那么艰难,还债历程比预先设想的提前了好几年,除了衣服少买了外,感觉也没大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开销。

日月如梭,时光如流,又过了几年时光,2016年春夏之交,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现在住的位置东南方向闲逛,看到那个小区售楼处在做促销宣传,其中有一栋楼是11层的小高层,卖点是此后城区房产市场绝无仅有绝版的小高楼座。当时心里不禁一动:一直住多层住惯了,感觉小高层有电梯,周围环境好,配套齐全,视野开阔,公摊面积相比高层也相对小些。这么想着,心里就起了波澜,回家合计了一番,就下决心买了。虽然要买,但决定不再向亲戚借钱了,自己手里凑了不到房款的一半,剩下的全部用公积金贷款。还了近两年贷款,赶上二手房行情合适,就把原本用于出租的那套安居工程房卖掉,除了还上欠银行的余款外,还余下了点钱。

屈指算来,打从买第一套房开始,二十多年的时间,我先后买了三次房,面积由小到大,户型由多层到高层,小区配套越来越完善。细想下来,背后给我增添买房信心和勇气的,是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手中有了余钱,人们对居住条件的改善就有了底气。房地产市场从起步到繁荣,除了政府的政策推动外,居民购买能力的持续增长带来的旺盛的消费需求功不可没。

一个小家的住房变迁,只是国家和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已进入新时代,各方面发展一日千里,今天不断变成昨天,我们的生活正向着高品质、舒适化、便利化的目标大踏步向前!

新闻推荐

风雨过后,市区一日清扫落叶百余吨

本报讯(YMG记者杨春娜通讯员李尚钧马晓凤曲静摄影报道)一场风雨过后,市区行道树的枯黄落叶明显增多,给环卫工人的...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