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化精粹 形成新的教育特色 我区推广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烟台晚报 2019-11-15 09:00 大字

本报讯(YMG记者郭超通讯员隋殿芳摄影报道)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区教体局联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学生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形成了新的教育特色。

下午三点半,在烟大附中小学部,与往常的朗朗读书声不同,学校特色课程的教室内此时已经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在剪纸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烟台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梁巧艳,正在教授三年级的孩子们关于剪纸的相关知识。课堂上,梁老师从剪纸的历史、分类以及工序向孩子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学生们按照剪纸样品,聚精会神,不一会儿一幅幅精美的福字便成形诞生。采访中,烟大附小的学生表示,今天我学习了剪纸,知道了剪纸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距今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了……我非常喜欢剪纸,而且剪起来很有意思。

此次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课程除了剪纸,还有中国结,隔壁绳结班同样也是精彩纷呈,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根根彩绳在同学们手中翻转变化,穿线、系结,逐渐变出一排整齐的扣子,同学们不仅体会到了动手的乐趣,更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一名来自少数民族的同学跟记者讲述:“我这个学期我才刚学,这节课还没学完,今天我们编的是平结的手环,我想把这个手环送给我家乡可爱的、亲爱的妹妹。”

据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将以小学为授课重点,开发具有莱山区特色的剪纸艺术、面塑艺术、中国结艺术三门课程,聘请传统文化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开展传习活动,同时结合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升青少年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目前,莱山区共覆盖了十所小学。

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我们文化部门不仅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面向成年人的文化活动,还要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入手,把这些传统的东西带到少年儿童当中。所以从去年开始,我们跟教育部门联手打造三本手工教材,目的就是把这个课堂走进中小学的校园。烟大附中王校长也表示,学校开设这些兴趣特长走班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在小学五年的教育生活中,能够拥有一项两项三项有兴趣的爱好,我们期待着孩子能够在这五年的生活里通过接触更多的优秀的传统文化项目,让自己的人生走的更远更高。

新闻推荐

獐子岛再演“灾难大片” 扇贝“集体暴毙”,损失3亿 扇贝死与生 水很深

打捞船捞起的空壳獐子岛“灾难片”第四季扇贝跑了2014年10月,扇贝库存异常,獐子岛对价值近8亿的扇贝库存进行核销...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