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热爱 忠于初心 记养正小学四年级三班班主任高金芝

烟台晚报 2019-09-10 10:18 大字

弹指间,33年的韶华在指缝间悄悄地流逝。33年来,高金芝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孜孜追求于三尺讲台,将教书育人作为她毕生的追求,在基础教育这块无垠的园地里,她辛勤耕耘,用汗水播种着希望。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高金芝对于教育事业的初心从未改变过。

■初心不改,热爱成习惯

从1986年刚参加工作才18岁的小姑娘,到现在桃李满天下的市级优秀班主任,高金芝始终将教学工作放在第一位。她坚信只有自己热爱,才真正对得起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工作33年来,勤谨认真早已成为她的一种习惯。白天,她在讲台上挥洒自己的汗水,与孩子们朝夕相处;晚上,她灯光下潜心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备课、写教案、讲课、批改作业……每天如出一辙的生活,经常亮到深夜的灯光,这些对她来说,再平常不过了。要对学生负责,要为学生服务,是她工作的不变信念。

33年的辛勤付出,让高金芝的语文教学工作成绩斐然,曾获芝罘区教师基本功作文大赛一等奖、山东省“教师下水文”一等奖,芝罘区语文优质课一等奖、芝罘区德育优质课一等奖、烟台市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以来,她把读书跟写作看作语文教学的两大重点,提出了“进门就读书,坐下就写字”的口号,让读书写字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创新开展亲子读书活动。多年的付出,让她的语文教学工作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认可。

■平等对待,良师亦为友

每每谈到自己的学生,高金芝总是微笑着像在说自己孩子的事情一样。多年的班主任任教经验让她知道,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要跟学生成为朋友。秉承着养正小学“养浩然之气,正做人之本”的育人理念,高金芝希望自己教过的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事。因为自己的认真付出,高金芝总会收到意外的收获。今年放暑假前,一名三年级的学生特意走到她面前说了一句话:“高老师,这么长时间我都看不到您,我会想您的!”说完就上前搂住了她。这样的暖心举动让她现在回忆起来依旧心头一暖。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相信孩子,关心孩子,了解孩子。”一首古诗她可以教学生超百遍,语文成绩从未及格的学生,在她的教导下可以达到优秀水平。爱他们,就竭尽全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愿让一个孩子掉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因材施教,积极引导,才让高金芝成功俘获学生的心。

■问心无愧,无怨更无悔

“工作这么多年,感觉最对不起就是自己的女儿。”身在学校,可以说高金芝的教学工作已经做得很到位了,她将所有的爱都给了自己的学生,却亏欠自己的女儿太多太多,小学没有给她默写过一个生字,没有出过一道口算题,给自己孩子最多的就是严厉批评,女儿是靠自己磨炼成才的。但她从未后悔,得到学生们的肯定和认同就是对她最大的奖赏。可能自己做得不够完美,但高金芝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她凡事先人后己,从不计得失。正是由于高金芝这种甘于奉献、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女儿,女儿从未对自己说过一句抱怨的话。

■孜孜不倦,做好引路人

敬业已经成为高金芝撕不掉的标签,工作33年,从未请过一天事假。即使生病住院,也大多利用节假日妥善安排,尽量不耽误工作,不影响学生。如今高金芝年岁渐长,可她依然坚持在一线教学的岗位上,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对待每一堂课,她说这一切的选择都是源于自己对学生的热爱,希望自己发挥余热的同时,能在年轻老师和学生面前,做一名合格的引路人。

高金芝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作为学生的挚友,她用平实的语言打动学生,改变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师者,不光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孩子每一天都在进步。”这是高金芝的口头禅,也是她一直坚守的信念。对于学生,高金芝只想他们能够成为一个幸福人的同时,也能给别人带来幸福,这就是她作为一名老教师最殷切的希望。

新闻推荐

500供热今起收采暖费 采暖期试压工作即将陆续展开

本报讯(YMG记者杨春娜通讯员吴绍清李庆梅赵毅)还有两个多月就到供暖季了,500供热有限公司于9月10日开始正式对辖区...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