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红利市场

烟台晚报 2019-08-09 11:18 大字

□木刀

“红利市场”原名“公利市场”。市场自从1918年创立以来就以货物齐全和买卖公平闻名于世,无愧于“公利”二字,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胶东这一块儿就是龙头老大,这从其创办者烟台总商会常年坐镇市场就可看出端倪,至今人们还可以看到“会东街”和“会西街”这样的街名。

在那个年代,停泊在太平湾的大小渔船每天都会卸下大量的鱼虾海货,随后摆在市场的水泥台子上叫卖;而芝罘郊区、福山、牟平这些周遭地方的农户,每天天还没亮就有赶着大车的、推着小车的,满载着农副产品纷至沓来,接货的和送货的便聚集在市场里;市场的经营方式是多样和灵活的,既有批发也有零卖,从早到晚,前来安营扎寨的人难以尽数,这是因为交通方便、货物好卖,而一旦当天卖不了,还可以寄宿在客栈,马路对面的北大街这里遍布客栈和旅舍,过夜十分便宜。

北马路一带紧靠太平湾码头,水陆交通都极为方便,可谓四通八达,通达南北,横贯东西。向西约走十五六里就是只楚,向南十七八里就是黄务,那里都是蔬菜和农产品主产地,向东就是盛产农产品、土特产的莱山镇、檠山(今莱山区)和牟平。芝罘码头每天都有跑大连的客货船,一夜即可抵达,这是一条连接胶东半岛和东北三省的便捷通道,公利市场就是这条通道货物的集散地,它把胶东半岛的土特产品通过火轮船运送到东北,又把东北的山货和各种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胶东周边。北马路径直向北、向东都是浩瀚的大海和码头,渔民就在这里卸货登岸;而向南穿过市区一直到塔山脚下便是一片肥沃的田地,农家人每年以辛勤耕耘换来好收成;开春时节,在田野和山坡上,迎春花和苦菜花竞相绽放,给农家送来缕缕清香;烟威路两旁,遍布着一望无际的麦海,在春风吹拂下,泛着绿色的麦田此起彼伏,在阳光的抚煦下快速拔节,到了端午的时候就变成了金晃晃的麦浪,飘散着诱人的麦香,一片丰收景象;这些农家土地里盛产的五谷杂粮和樱桃、苹果、葡萄等时令果品、各色蔬菜,与牟平和莱山山区的土特产、山货等齐聚公利市场,加上码头上每天新到的海货,把偌大的市场挤了个满满当当。只见摊位上,剥皮离核的大桃子、活蹦乱跳的鱼虾、冒着热气的猪羊肉、带着泥土气息的花生芋头,各种货物品种十分丰富,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奔往这个大市场,年复一年,天天如此。

一百年的风雨和培育,“公利市场”这里就成了胶东各类物产市场行情的权威发布者,购者满载而归,卖者心满意足。而路南的北大街附近是道署街官衙,是当时烟台的政治、经济、交通、教育中心。官衙西侧是远近闻名的大庙,公利市场以及大庙附近和周围到处是店铺,到处是人群,这里遍布大小快餐馆、杠子头火烧铺、鲁菜馆、焖子铺、馄饨铺子、水煎包铺、点心铺、照相馆、缝纫店、杂粮店、水果摊、杂货店、理发店甚至日本料理餐馆等,自东到西、从南到北,大街两旁全是买卖,有本地人开的,也有闽浙粤等外地人开的,也有由商会操办的,这些买卖商家和公利市场遥相呼应,互相衬托,常年累月营造着一股极为浓郁的商业氛围;每年到春节之后还有庙会活动,人们接踵而至、熙熙攘攘的,商家还会出资在晚间放礼花、组织一些京剧演出等娱乐活动。“公利市场”更名为“红利市场”,是红色年代的产物,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事儿。时光如流水,在匆匆岁月中迎来百年华诞的公利市场面临拆迁改造,人们期盼着公利市场在城市规划改造中迎来凤凰涅槃。再见,红利市场!

新闻推荐

“三步走”助推 手续办理再提速

本报讯(通讯员尹若晶YMG记者侯召溪)芝罘区住建局紧密围绕“项目服务线”安排部署,以“转变作风强化实干、奋勇拼搏永...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