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救助站开展“6·19”开放日活动 党建引领救急助困 大爱寻亲温暖回家

烟台晚报 2019-06-21 10:19 大字

YMG记者何晓波通讯员隋永见摄影报道

自2013年起,民政部决定将每年6月19日设立为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对外开放日”。今年,此项活动已是连续第七年部署开展。连续5届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殊荣的烟台,在对社会“最底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方面同样走在了全国前列,救助工作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也反映了政府工作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

从“传递温暖,关爱救助”到“在站寻家,让爱回家”,从“推进阳光救助,履行兜底职责”到“大爱寻亲温暖回家”系列主题活动,市救助站向社会积极宣传救助效果,传播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关怀,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流浪乞讨人员的氛围。

文明城市里的救助管理站

烟台连续5届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烟台市救助管理站作为这个文明城市里的窗口形象展示单位之一,始建于1958年的收容所,上世纪70年代改为收容遣送站,2003年8月1日国务院381号令《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颁布后,正式更名为烟台市救助管理站。现坐落于蓁山屯半山腰,俯瞰站内各种花草植物装扮着整洁明亮的办公楼、救助服务区以及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让人俨然进入了一个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的公园。

2003年1月,烟台市救助管理站在全国率先设立了反家庭暴力妇女保护中心;2005年4月,率先与大连市救助管理站签订了跨海跨省接力救助协议;2005年7月,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全国救助网络系统;2015年4月,率先与上海救助管理二站签署跨省甄别联动机制协议。

烟台市救助管理站是“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山东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省维护妇女权益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国家二级救助管理机构,“烟台市创建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烟台市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烟台市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和全省标准化试点单位。

救助工作需要爱与尊重,更需要创新

烟台市救助管理站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关心受助人员疾苦,始终坚持以受助人员满意为服务标准,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工作导向,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寻亲服务模式,引入酒店服务行业工作理念,实施亲情化寻亲服务,进一步完善寻亲服务标准化模块。

19日上午,烟台市救助管理站在火车站广场设立宣传点,以“大爱寻亲温暖回家”为主题开展宣传活动。尽管烈日当空,前来咨询了解的市民络绎不绝,大家纷纷为这些充满爱心的救助站人员点赞。

活动现场,市救助站联合山东工商学院“天使之家”社会工作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现场咨询、志愿服务等活动,广泛宣传救助政策和求助渠道,引导市民理性施舍,利用救助引导牌和救助电话温情提示,方便群众劝说引导、就近求助和及时报告。

市救助站支部书记李文泽说,救助站的服务对象大多是社会最困难群体,这些长期滞留人员或有身体精神障碍、或遭遇人生重大变故,又无亲朋可依傍。如何对待他们,是社会的良知和底线。这不仅需要爱与尊重,更需要救助工作的创新。

党建引领救急助困,大爱寻亲温暖回家

烟台市救助站依托“党建引领救急助困”,帮助受助人员“寻亲回家”。在情感上,善于和他们沟通交流,慢慢去调整他们的心态,用对待亲人的方式感化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温暖和亲情。在获取个案信息方面,运用社工理念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用真诚、理解的态度去接纳、感化他们,催化其最大限度自愿表达出个人信息。

在查寻时效方面,根据受助人员的不同情况,现场采取“一看、二听、三问、四查”的四步快速查法。运用“互联网+”平台以全国寻亲网、今日头条、公安户籍网、微信、QQ等现代通信方式为载体进行线上协查。加强与公安合作采集DNA数据比对,与街道、乡镇、村(居)委等之间的线下互动。

在区域合作方面,以方言识别为牵引,利用各自对当地语言、生活、风俗等熟悉的特点,进行甄别查询和试送走访。在医救合作方面,为防止精神障碍患者在托养机构暴力伤害其他受助人员的情况发生,与烟台市肺科医院心理康复中心开启了医养结合救助服务模式。

零距离的救助管理站

19日上午9时,来自芝罘区福利院、烟台山医院南院、烟台火车站派出所、芝罘区世回尧派出所、烟台高铁南站派出所、山东工商学院、联华社区及媒体记者等部门与社会爱心人士代表共约30人一起走进市救助站,大家实地体验了丰富多彩而充满大爱的救助管理工作。

步入业务大厅,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救助管理工作纪实片,展示“全国海军节期间协助青岛救助站中转返乡”、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校园”、“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等专项行动情况及运用全国救助寻亲网、今日头条、DNA比对等手段开展寻亲返家工作情况。邵卓晨副站长引导大家现场观看站容站貌并介绍站内救助功能布局、工作内容和服务流程,详细讲解为受助人员提供生活起居、急病救治、寻亲送返等救助服务情况。分享了近年来救助管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成果。

在与各界代表交流座谈中,王健站长介绍了救助站基本情况:近五年来,共救助各类人员1万余人,对待每一名来站的求助者,救助站都会让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感受亲人一样的温暖,回家一样的温馨。王健站长表示,邀请各位代表到站内和福利院实地参观考察,诚恳听取各位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检视自身工作的不足,进一步推动救助工作创新发展。

参与代表表示,感谢烟台市救助管理站提供本次交流、参观、学习的机会,通过参观学习感触颇深,并称要与救助站密切合作,发挥各自的平台作用,为救助管理工作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新闻推荐

烟台市文化馆人文艺术 免费培训启动

本报讯(YMG记者钟嘉琳通讯员徐鹏)昨日记者获悉,2019年烟台市文化馆人文艺术免费培训第二期活动启动,报名时间为6月24日...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