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山一中:一所温暖的学校

烟台晚报 2019-06-21 10:19 大字

茁壮成长2019年5月,莱山一中代表队荣获“第二届山海杯全国高中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师生交流自主学习数字化教学YMG记者李京兰通讯员祝梅摄影报道莱山一中作为莱山区唯一一所公办高中,一直面向莱山区招生。去年底,市教育局对四区普通高中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莱山一中划为市属高中,2019年,莱山一中可面向莱山区、芝罘区、牟平区、高新区进行招生,招生计划650人。该校办学特点怎样,管理理念、教学质量如何,成为家长关心的问题。“办一所温暖的学校”,创建一个幸福的大家庭,是莱山一中多年来的办学定位与追求。学校以“办负责任的学校,培养有良好行为习惯、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公民”为办学宗旨,以“让人人都得到尊重,人人都拥有机会,人人都体验欢乐与成功”为管理理念,致力于构建温暖文化,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温暖”的理念孕育出温暖人心的教育,莱山一中在温暖文化的滋润下硕果累累。

始于“关怀”

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它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个体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实施导师制。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尊重和善待每一个孩子才是教育的真谛。莱山一中校长李瑞福有一个多年坚持的习惯:每周一晚都要与学生谈话。谈话的对象兼顾三个年级,有优生,也有学困生。谈现状,谈未来;谈个性,谈自律;谈目标,谈方法……及时把握学生的动态,给予恰如其分的指点。李校长认为,只要教育得法,没有一个学生是不可救药的。他经常告诫老师们:“善待每个学生,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只有正确地善待每个人,那些个性特别的、成绩不良的以及那些犯了错误的孩子,才会在我们的人文关怀下,得到帮助和成长。”在李校长的带动下,莱山一中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老师们不仅考虑升学率,更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贴心辅导。莱山一中建立了全员的导师组织,所有教师都被编入相应的导师组中,通过一定的组织和分工形式,承担起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心理和生涯规划等成长过程中全面的指导责任。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导师,专享“一对一”的贴心辅导。师生在教书与育人、课上与课下、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中形成了温暖互动的教育形态。导师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做学生的工作,成为学生成长关键期的重要引路人。这种亲情化、人性化的“一对一”辅导,让学生体会到了被重视、被尊重的幸福感,从而激发了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个学生都真正收获了成长的幸福和快乐,师生间建立了友好、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

立于“成长”

教育立足当下,面向未来。莱山一中精心设计校园文化,设置多元课程体系,开展多彩的活动,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搭建平台。

培养品行。良好品行的培养方式不止说教,莱山一中善于捕捉、利用每一次教育契机,让学生在生活的点滴中积淀德行,将良好的品行内化。学校图书馆建设期间,为了如期完工,建筑工人们在寒冬中日夜奋战,毫无松懈。学校举办了以“知行统一,体验感悟,向学校图书馆建设者致敬”为主题的活动。全体师生亲历建设者工作现场,观摩工人们在艰苦工作环境中积极工作的状态,学生体悟到了工人们热爱生活、吃苦耐劳、勇于担当、拼搏向上的工作精神,学会了坚持,懂得了感恩。

莱山一中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整洁有序的校容、校貌,温馨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等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了开放自由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教学楼每个楼层设立了开放式书架,周围布置了座椅和绿植,学生课间、饭后可自由取阅图书,如需带走,自主登记管理。学生在读书角中获得了知识,感受了信任,学会了自主管理。班级文化也是学校的亮点之一,无论走到哪个班级,都会被班级的个性化墙报吸引:昂扬的精神,铿锵的誓言,汗水诠释的青春,拼搏书写的辉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让人赞叹,让人为之振奋。

百善孝为先。每年高一新生入学,李校长总要为学生作一场题为“百善孝为先”的讲座。通过图文并茂、声情兼备的讲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道德、什么是孝道,明白“孝为百善之首”的道理,让学生一踏进高中校门便接受学校文化的熏陶,在心中种下“孝道、美德、责任”的种子。提升能力。课程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莱山一中按照“建设课程文化,聚焦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的工作方针,围绕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习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三大目标,构建了涵盖基础型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修身型课程(校本课程)、拓展型课程(社团类兴趣课程)的课程体系。学校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书法、中国鼓、足球等特色课程,包含机器人、3D 打印和创意智造的创客课程,戏剧、辩论、绘画、剪纸、工笔花鸟、吉他、古筝、中国鼓、舞蹈、摄影、影音制作、数学建模等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多元化的课程,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莱山一中坚持分阶段、定主题、循序渐进的原则,持之以恒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2014年至2019年,分别开展了“赛课”“人人奉献一节精品课”“个性化教学风格展示”“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让课堂目标更清晰”“提高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质量”等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从抓规范、精品、高效,到直击问题、专项突破,教师转变了观念,更新了意识;课堂激发了活力,提高了效率;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了“让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莱山一中以活动为抓手,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运用知识、培养品质、提升素养。学校每年组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和实践体验活动。如:责任教育主题活动、文明教育主题活动;“洁净座位下”行动、志愿者进社区活动,远足活动;体育节、艺术节、毕业典礼、社团成果展等。在烟台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赛中,莱山一中代表队在四个比赛项目中均获得较好名次;在烟台市“国学达人”挑战赛中,马名扬获得一等奖,徐忻睿、邴子贺获得二等奖;在“学宪法说宪法”辩论赛中,胡博文获得市级特等奖、省级二等奖;在“第二届山海杯全国高中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莱山一中代表队荣获特等奖。

达于“润泽”

温暖的教育不是说教,不是灌输,不是揠苗助长,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灵动与润泽。它尊重、赏识每个个体,致力于学生能力、品德等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升,服务于个体的健康成长,滋养每一个生命。莱山一中通过文化养德,课程启智,活动育能,通过“一对一”的耐心辅导、温暖陪伴,成全了每一个生命的蓬勃成长。

莱山一中制定了“共同发展目标”,即“师德高尚、师能精湛、富有爱心、教育民主”的教师发展目标,“习惯优秀、素质优良、富有爱心、富有责任”的学生发展目标。在教师师德师能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师生的共同发展中实现学校的发展。“共同发展目标”的提出,凝聚了师生合力,使他们认识到自我成长的意义。教师自主成长的积极性被激发,专业素质与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心理、生活、学业、生涯规划等全方位的引领与指导的同时,扩大了教育视野,改善了教育行为,对自身专业素养发展有了更高的追求。学生在民主的教育过程中,渐渐明白了学习是关系自己未来的事情,是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情,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学们把学习和进步当做快乐的追求,在老师指导下,主动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或不良习惯,自觉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意志品质和严谨的学习态度;自觉从身边小事做起,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认真做好值日;主动关心父母的身体,分担家务;碰到困难和同学一起解决,学习退步积极采取措施应对;集体活动踊跃参加,公共环境一起维护,等等。有责任感、有进取心、勇于担当、乐于助人成为学生的追求,团结、向上、拼搏、进取,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姿态,并定格为学校的精神。近年来,莱山一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连年获得烟台市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

温暖是无尽的力量,温暖滋养人生幸福,温暖的教育沁入心田,温暖的教育桃李芬芳!

新闻推荐

烟台市文化馆人文艺术 免费培训启动

本报讯(YMG记者钟嘉琳通讯员徐鹏)昨日记者获悉,2019年烟台市文化馆人文艺术免费培训第二期活动启动,报名时间为6月24日...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