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同编平安链 喜迎幸福年
YMG记者盖鹏通讯员于洋摄影报道
“同学们,请用左手拿着红色的轴线绳子,右手用黄色的绳子进行绕编。”27日上午9点半,百名晚报小记者来到三站汇通广场C 座二楼阳光厅,参加春节前最后一场小记者活动。大家在中华文化促进会烟台非遗传承中心主任李媛媛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编织平安链。一根红绳,三缠两绕,手指翻飞间,一只红彤彤,精致细密的平安链就完成了!小记者们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满意,同时也将平安链当做送给家人的春节礼物,祝愿全家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小小中国结蕴含大学问
27日上午九点半,在三站汇通广场C座二楼阳光厅,室内座无虚席,近百名小记者和家长们都翘首期盼李媛媛老师的到来。
课堂伊始,李老师给大家普及了中国结源远流长的历史,并介绍了中国结的多种结式:双钱结、纽扣结、琵琶结、团锦结、十字结、吉祥结、万字结、盘长结、藻井结、双联结、锦囊结等。小记者们听了,纷纷表示还有这么多的结式,以前只知道中国结好看,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应该好好补补课了。
李媛媛老师嘴里念着口诀:挑一、压一,挑一、压三……手上的红绳翻飞,不一会儿,一个平结手链的雏形就出现在面前。只见李老师将它左抻抻,右抻抻,嘿,一个漂亮的平安链诞生了!
工作人员将所需材料分发给大家,并讲解这些工具如何使用。教学编织开始了,老师首先将绳子打了一个结,并且固定在垫板上。“先将一根绳子拉下来、固定、拉回去、固定、依次重复四次,接着扯个‘耳朵’出来……”,几分钟的时间,一条简单的中国结就制作完成。
对于中国结的编织,在场部分小记者们并不陌生。负责指导的李媛媛老师告诉记者,目前很多小学开展了学习编中国结的手工课程,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可以选择学习这门课。“因为学中国结最重要的是明白左右手的不同分工,所以可以锻炼孩子的左右脑。”李老师说,这门课程在学校仅教半天,通常只有1/3的学生能够及时领悟,大部分孩子还是得好好琢磨琢磨才能熟练编织。
亲子合力编平安链
当天学习的是编织平安链,属于平结编法,手法相对简单。小记者们根据老师的教学开始自己动手操作,一边看一边学,非常认真,有的小记者学得慢,就将老师请到面前手把手教学。有的小记者反复地拆、反复地编织、修改,不厌其烦。渐渐地,雏形已经形成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开始学习抻,“顺着这条线,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慢慢地抻,不要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静心最重要。”
有些小记者很快就领悟了编织原理,经过指点,能够很快编了下去。有些小记者却依旧有些摸不着门路,越着急越手忙脚乱。一位小记者当场急哭了:“怎么办?我就是学不会!”李老师耐心地教了他七八遍,他才终于明白了点。
中国结是中国民间艺人的杰作,也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象征。一段丝绳,经过巧妙编结,变换成千百种造型,成了巧夺天工的装饰品,这就是中国结的魅力。课堂上,孩子们在家长的一步步指导下,对照编织教程提示,将一根根简简单单的红绳在每个人的手指间如精灵般穿梭,盘绕出美丽的吉祥结。经过一个小时的亲自动手体验,孩子们学得有趣,收获满满,一串串红五彩斑斓的平安链展现在大家眼前。
本次活动本来是为小记者专门准备的,但在学习过程中,陪同的家长也产生了浓厚兴趣,跟着孩子一起动手编了起来。不少家长领悟的能力比孩子要强一些,学会后便教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者都很认真专注。个别小朋友学得非常快,小朋友们也能在制作的过程中与父母进行很好的交流,氛围很温馨,促进家庭间的互动交流。对于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在老师和父母互动交流的协助下,都能够顺利完成自己的制品,每个家庭能做出一个漂亮的中国结。制作完成后,每个家庭都带着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制作心得。
看到孩子的作品,李老师也感到很惊喜:“编织中国结适合三年级以上的小孩子,可是现场有许多不到三年级的小记者编得非常快,而且结很紧实,一点也不松散。家长的帮助功不可没。”
“传统技艺不能丢”
最先编出斜卷结的小朋友里面,有一位特别引人注目,不仅因为他是男孩子,还因为是“父子齐上阵”。老爸和儿子一起研究,那场面不压于研究一道有难度的数学题。
周敬锐是幸合里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从来没学过中国结的他今天在现场是第一次学做中国结以及平安链等编织物。看到这些编织物,周敬锐立刻被它们深深地吸引。起初,周敬锐的爸爸学得比他快,他就问完老师再请教爸爸。最终,他学会了编织平安链,并和爸爸一样,能将平安链编织得又快又好。拿着自己亲手编出的平安莲,周敬锐高兴地告诉大家,他要把它挂在自己的卧室里。这对于他来说非常有意义。“以绳子为载体,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学习编织技术,拉近学生和传统工艺的距离。”周敬锐爸爸这样说道,“有很多传统技艺是不能丢掉的,教授孩子中国结的编织方法,既能给孩子们带来欢乐,也能向他们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技艺,让他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能激发出更为强烈的爱国情怀。场上其他爸爸、妈妈们也都认为,和孩子一起学习中国结,既学到了手艺又和孩子交流了感情,非常有意义。
现场最早编出平安链的小记者是来自支农里小学的张曼若和宫泽豪。宫泽豪告诉记者,学校平时专门开设了手工课,自己也很感兴趣,再加上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里,提到“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要求大家通过搜集信息、网络检索、阅读相关书籍、实地参观调查走访等方式,来充分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探寻烟台的非遗文化,深刻理解传承人的匠心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编中国结的过程很讲究,这里面蕴藏的都是古人的智慧啊。”学习完编织中国结后,宫泽豪连连感慨。他表示,这次的非遗之旅收获很多,他会将学到的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小朋友,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并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
现场的小记者都认为,虽然平安链编起来不是十分容易,但此次活动对自己却意义深刻。现场一些没编织完的小朋友决定回家继续编完,而且还要上网搜取更多编织物的编法。
新闻推荐
我区烟花爆竹零售期截至正月十五 区应急管理局切实抓好安全监管,禁止销售拉炮、摔炮、钻天猴等产品
本报讯(YMG记者云全通讯员程俊)记者从区应急管理局了解到,芝罘区范围内烟花爆竹零售点的销售期敲定,从即日起至2月19日...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