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枣饽饽走亲戚

烟台晚报 2019-01-26 09:26 大字

姜德照

过去胶东农村过年,讲究腊月二十六蒸饽饽。蒸上几锅大枣饽饽,放缸里存着,节后走亲戚时带上。因为大枣饽饽要拿出去见人,就特讲究卖相,不仅要插枣,还要点上紫红点儿,出锅时还期待着饽饽能“笑”———裂开口,更喜庆些吧。

记得小时候,每年到了腊月二十六这天,全家人就特忙活。晚饭后要和好一大盆面,用一床棉被紧紧捂住,放在炕头上发面。晚上炕洞烧的火太旺,这大盆面天不亮就开了。我们就赶紧起身,把大面板搁到炕上,就开始揉面、切块、做饽饽。揉面是个力气活,在我们家一直是爷爷的拿手好戏。一年年下来,爷爷的岁数大了,奶奶有意让我接手。我力气大,虽然使的都是莽劲,被家里人取笑,可自己内心感觉很骄傲。大多数时候,我只是打下手:大人把饽饽整好形,用刀锋在上面划出两道痕,我沿着痕,用两根小指头对着一挑一个洞,再插进去早已切好的大枣条。

农村过年蒸饽饽,照例是几家人凑在一起,今天帮这家蒸,明天帮那家蒸,否则忙活不过来。一锅饽饽整理好,放在旁边醒一醒,饧好了,才往锅里装,一年只用一次的大蒸帘子盖在锅上,一锅里面能放好几层。上锅蒸饽饽也是个技巧活,必须有经验,不然出锅后,饽饽不是变形就是不熟,家人会感觉不吉利。我家一般是由经验丰富的爷爷烧火,几天前就劈好的木柴架在锅底,火烧得旺旺的。一锅好了,又一锅放进去,一上午能出好几锅。这期间,也做些面桃子、莲子之类,随锅蒸出来。最后一锅就不是大枣饽饽了,而是特别好吃的大白菜肉丁包子,留着年前这几天吃。蒸饽饽的日子,每家都是雾气缭绕,麦香味儿在村子里弥漫。

初一这天,给街坊邻居拜年,给朋友拜年,一般不需要带东西,从初二拜姥姥、初三拜丈人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前,把自家的亲戚走一圈,都需要带点东西。拐着白色柳条篮子,里面放上几个大枣饽饽、莲子,再塞上二斤桃酥或蛋糕,亲戚家有男性,还要装上一瓶烟台老白干。到了一家,放下大枣饽饽,亲戚会给“换换”,在篮子里放进去与大枣饽饽等值的不重样的食品。

有一年,公社开会,要求“破四旧,立四新”,过年要移风易俗,过年走亲访友成了旧风俗,禁止大家带大枣饽饽走亲戚,村里也不许放鞭炮。那年的春节,从五更到天亮,村里静悄悄的,不见邻居们拜年走动,也不见人们挂红灯笼。村里人见了面,偷偷低声问个好。天大亮后,大队书记带领人,在村南山上把预先打炮眼安置在山坡上预备整地的炮点响了,在全村人眼前,轰隆了几声,也就算过年了。

不过,到了日子,乡下人还是忍不住要去走亲戚的,据说公社里派人在各个公路道口堵着,抓到走亲戚的人,就堵下,把大枣饽饽倒进预先准备好的大圆簸箕里……那年,我没敢去走亲戚。

新闻推荐

烟台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第八次会员大会召开

本报讯(YMG记者钟嘉琳)昨日,烟台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第八次会员大会召开。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涛出席会议并讲话。第八届...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