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娱图》十二条通景屏

烟台晚报 2018-11-05 09:29 大字

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作为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屏风的历史由来已久,在西周早期就已开始使用。及至汉唐,上层社会已经广泛地使用屏风,其形式也较前代有所增加,由原来的独扇屏发展为多扇屏拼合的曲屏,可叠,可开合,材质也由木板上漆后加以彩绘,发展为纸糊。宋代以前,屏风上的绘画均绷在硬框上,大约到了北宋,逐渐流行将从屏风上拆下来的单片改装成绢轴,屏条便应运而生。明清两朝,发展得更为成熟,分为独景和通景。独景屏如春夏秋冬四景屏,虽各自独立却有固定的次序,因此在张挂时也必须顾及。明末清初,又产生出四幅以上多至十二幅甚至十六幅,紧挂相联成双数的完整画面,称“通景屏”或“通屏”,又称“海幔”。画中展现新春景色,柳树尚未发芽,但见松柏葱郁,新篁初生,白梅吐蕊怒放。庭院中曲径通幽,34位女性集聚于此。在几块屏风的隔断下

,她们三五成群,或立或坐,形成几个彼此独立又互相关联的空间。精通乐器的女子或弄箫,或吹笙,或鼓拍板,或弹琵琶,或撩拨三弦。坐在桌案旁戴项圈的蓝衣女性,右手捏一把轻巧的折扇,左手略微抬起,似在合着乐声吟唱,更有一位善舞的红衣女子翩翩起舞,姿态婀娜。曲声阵阵,婉转悠扬,连站在屏风另一侧的婢女都被吸引,好奇地侧耳倾听。其他女性就在曲声的陪伴下织补闲聊,下棋作画,煮酒论道,浇花赏古,焚香抚琴。有姿容俏丽的女子手擎铜镜,轻点绛唇,有的读书倦了半寐于座,还有的则引颈翘首,望向伸向墙外的苍翠古松。画中唯一一位取“十分像”的正面画女子,面如满月,着交领右衽红衣,披帛,衣着华贵,仪态端庄。她端坐于作画的女子右侧,却并没有看女伴创作,只是幽幽地向画外望来。与之四目相接,观者心中难免会倏然一惊,竟不知道她看向的究竟是自己所处的苑囿深处还是观者所处的现实世界。这种病态美的纤弱清秀的女性形象,以纤细、修颈、削肩、柳腰为特征,反映出新兴市民文化与传统儒家思想之间的调适。图中,除簪花、舞乐、织绣等娱乐外,其他如下棋、品评书画这一类的活动已与文人雅集没有太大差别。创作于明末清初的这幅《清娱图》以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出重屏中虚实相间的图景,将屏风视作一面镜子,让仕女成为文人的投影,模糊了现实世界与绘画形象之间的边界,产生出一种隐喻性的关联,使晚明上层社会的风雅生活以通景屏这种独特的形式呈现于观者面前。此通景屏,每屏纵160.5厘米,横40.5厘米,绢本,以工笔重彩绘34位女性形象,融人物、山水、花鸟等多种画科为一体。烟台市博物馆馆藏的此《清娱图》十二条通景屏,以人物故事为题材,画面绘制复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物质生活、思想状态等,寓意深远。她们背后的屏风,洒脱纵逸的笔意,更明确而清晰地表现出文人画属性。图中所画吃穿用度,是当时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与思想精神状态的缩影。其器物、装饰纹样等,均带有鲜明的写实色彩。《清娱图》中的仕女形象秉承以唐寅、仇英等为代表的带有职业化趋向的文人画家所创造的“新美人”之风,人物身形瘦长,意态娴静,面目敷色妍丽,五官俊俏。

新闻推荐

古诗词早教受学生群体欢迎 《百家讲坛》主讲人郦波教授来烟讲诗词

YMG记者徐峰摄影报道昨日,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的“诗词的国度与诗词的精神”学术讲座在鲁东大学举行,诗词的魅力...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