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早教受学生群体欢迎 《百家讲坛》主讲人郦波教授来烟讲诗词
YMG记者徐峰摄影报道
昨日,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的“诗词的国度与诗词的精神”学术讲座在鲁东大学举行,诗词的魅力辐射至各个年龄段,听众中来了大量小学生,他们大多随父母同来感受学习。古诗词在现代社会的流行催生了“诗词早教”,诗词在学生群体中受到欢迎。
学诗词是获得母语感知能力的捷径
郦波以“芝罘”来历的传说做引子,引出独特的汉字文化———一字一文化、一字一智慧、一字一价值、一字一历史是他对汉字的感受。“放眼全世界,只有我们的汉字文化是这样,因为汉语文化是人类迄今为止还在使用的独一无二的象形会意文字。”郦波教授说,汉字是一种浓缩的精华,每个字都非常讲究,将英语和汉字作比较会发现,很多古汉语不需要虚词,甚至不需动词,只靠几个名词就能将意境展现,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郦波说:“母语的感知能力和母语为基础的思维能力是决定一个人智商的基础,我们母语的感知能力并不来自于现代汉语,70%左右来自于古汉语。”他认为,获得古汉语母语感的捷径就是韵文,而韵文中最容易接受的就是诗词,所以诗词对中国人特别重要。
古诗词早教“流行”,接受度高
记者发现,被“诗词”文化氛围吸引来的除了成年人还有大量小学生,除了家长还有小学语文老师,他们都是从“学习”的角度出发,前来感受“诗词的魅力”。带着四岁儿子来听讲座的孙女士认为,古诗词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现在都提倡亲子阅读嘛,虽然孩子还小不一定听得懂,但希望他能现场感受一番中国的传统文化。
多数在场家长反映,“古诗词”已成为现在家庭育儿的必修课,抛开父母的学历层级,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唐诗宋词等几乎在每个家庭的早教过程中均有出现,有的甚至会从胎教期开始贯穿孩子的整个童年。“多读点古诗词,能增加一个人的内涵,对孩子来说,也对他以后的语文学习有好处。”家长刘先生认为,孩子在幼儿园接触到了弟子规,和朋友的孩子一起报名上了国学班,他想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新版语文教材增加古诗词数量
教育部发文确定2017年全国语文将采用新教材,其中重要的一项便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增加了古诗文的数量,小学语文有古诗文129篇,初中语文古诗文选篇132篇,其中以古诗词为主,如《木兰诗》、《悯农》、《游子吟》、《出塞》、《过零丁洋》、《示儿》,还有一些文言文,如《愚公移山》、《十二章》、《二章》、《出师表》、《少年中国说(节选)》;选文体裁多样,从《诗经》到清人诗作,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文,均有呈现。小学的“日积月累”栏目,还安排了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初中的“综合性学习”栏目,围绕“友”“信”“和”等传统文化关键词,设计了一系列专题活动。郦波在诗词讲座现场也提到:“语文其实应该是最重要的,因为其他学科学的是知识和技能,但唯独语文是发掘血脉中遗传的文化基因,使你成为某一个文明、某一个种族的那个人。”郦波教授说,由于汉语这种浓缩的语言构成导致了今天文化的断层,新教材的启用也正是来解决这一问题的,通过诗词来解决一个民族的危机,这是关系到整个民族性和民族素质的问题。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王鸿云通讯员纪淑波摄影报道)11月4日,在鲁东大学体育场举办了以“助力新旧动能转换,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