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心向党 孝老爱亲 芝罘福利院建立党建品牌,为院民提供服务

烟台晚报 2018-10-17 10:02 大字

练习书法爱心辅导一小时开展体育健身活动YMG记者禛祎通讯员邢莉摄影报道

近期,芝罘社会福利院以全心全意为院民服务为宗旨,创建“红心向党孝老爱亲”党建品牌,围绕党建大品牌和院内实际情况,在总的党建品牌下开设了“党员志愿服务”“亲子同学”“爱心助学一小时”“相亲相爱一家人”“我行动我快乐”等系列活动,秉承“以爱相随、以心服务、以老为尊、以幼为亲”的服务理念,促进福利院党建工作提档升级。

探索发挥带头作用

为全面做好“红心向党孝老爱亲”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福利院成立由院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护理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深入挖掘“孝老爱亲先锋”典型,将那些群众认可、影响深远、长期坚持孝老爱亲的典型培树起来,大力推广,通过典型的先进事迹影响带动一片,形成孝老爱亲的良好氛围。

党建品牌确立以“全心全意为院民服务”为宗旨,树立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打造特色化的服务功能,建立标准化的服务程序,营造亲情化的服务氛围。通过以人为本的亲情服务,营造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提升孤残儿童、休养老人和住院精神病残疾人的幸福指数。

在党建品牌开设的系列活动中,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因此,福利院将党建品牌与党员活动、主题党日活动结合起来,开设了“党员志愿服务”品牌活动,以党员为主体,为院民开展各项义务活动。每月的党员主题日活动中,所有党员干部以孤残儿童的父母、老人子女、病人家属的身份走近孤残儿童、孤寡老人和精神残疾院民身边,与他们开展谈心交流、室内外娱乐、文体活动等,使他们感受到福利院大家庭心贴心的温暖。

福利院组织全体在职党员邀请部分院民老党员手拉手开展了“一名党员一面旗,我为党旗添光彩”活动,全体在职党员和院民党员代表共同重温入党誓词,并由专人讲解中国共产党党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象征意义和相关知识,进一步增强了作为一名党员的光荣感、使命感;中秋节期间,福利院党员们自备制作月饼材料,自己动手为院民们烘焙了月饼,将月饼送到院民手中,陪伴他们度过一个快乐的中秋节。通过开展志愿服务,不断拓展党建品牌的内涵和外延,充分发挥党建品牌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形成以党建品牌为基石的创建体系,成为福利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进程中的“助推器”。

创建“亲子同学”品牌

在福利院里,还有一个受人关注的群体就是儿童,他们或者患有自闭症,或者被遗弃,童年很不幸,心灵上更需要关爱和正确的心理干预,他们因无法融入正常群体而在康教中心接受治疗。

为了使特需儿童能够在家庭环境中得到正确的干预,福利院创建了“亲子同学”党建品牌活动。“亲子同学主要包括居家介入、周末大课堂、融合教育三部分,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融入社会,而在这段期间里,仅仅靠康教课程的时间远远不够,更要依赖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护理一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所谓居家介入就是让家长在孩童居家生活中正确地干预和教育,家庭教育在儿童康复中非常重要,康教中心每周对家长进行培训,家长也可以把孩子在家中的行为拍成视频发给老师,老师做出指导,帮助家长对孩子形成正确干预。

周末大课堂就是利用课余和周末时间,为社区特需儿童家庭提供训练指导、答疑解惑、知识培训等服务,每月组织家长集中培训,将最新的救助政策、最实用的教育技巧、最前沿的康复技术分享给家长们。同时,借助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等平台,面向全国的家长和大学生群体,先后开展“浅聊自闭症儿童教育方向”“儿童行为管理”等内容的公益性讲课,听众人数累计上千人,氛围热烈,互动频繁,广泛引起社会对特需儿童的关注。“亲子同学”中的融合教育是康教中心的一大特色,是在重视发展传统的应用行为分析等方法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融合和人性化服务的新康复模式。“特殊儿童群体总待在一起,进步会很慢,只有让他们进入到正常的校园生活中,才能够尽快融入社会。”负责人介绍,福利院前期做了大量工作,与幼儿园建立合作,安排具备一定能力要求的儿童进入幼儿园随班就读,并全程跟踪介入,通过儿童在自然社会环境下表现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引导,实现残疾儿童融入社会的最终目的。同时,推广普特融合的理念和方法,构建机构、家庭、学校、社区的全方位保障体系,引导社会树立文明和谐、互相关怀的新风尚。

每天爱心辅导一小时

在福利院,除了特需儿童外,还有很多适龄上学的儿童,他们的身体状况相对较好,能够离开福利院到正常的学校中学习,但他们相对于普通儿童来说,学习知识速度慢很多,时常会跟不上学校课堂的课程。“这些孩子没有父母去培养学习习惯,一对一地辅导功课,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由我们护理人员来辅导作业,帮助他们跟上学校课程。”护理员徐艳说。

最初,护理员们上班时会有针对性地帮助辅导作业,但护理员人手有限,不能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辅导,为让院里的孩子能够更好地跟上课程,福利院发动党员、团员加入辅导孩子作业的队伍中来,创建了“爱心辅导一小时”党建品牌活动,每天晚上都会到孩子们的宿舍进行功课辅导。

最开始接触孩子学习的时候,因年龄跨度大、年级不同、所学知识点不同,工作人员下定决心从零基础开始,他们借用1年级的课本,按计划给所有孩子普及拼音知识。数学最基础的九九乘法口诀有很多孩子背不下来,工作人员就想到把口诀贴在门上、床头上,让孩子们每天都能看到,每看到一次就背诵一次,久而久之口诀烂熟于心。“在写作业时,我们需要很细心地观察,有很多孩子写字的笔画顺序是有错误的,我们看到后就要反复地去纠正。”徐艳说,工作人员每天在黑板上留下几道口算题,让孩子练习。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目前九九乘法口诀每个孩子都能顺口就来,计算能力提高很多;拼音已经全部掌握,汉字的书写笔顺仍在不断地改进中;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大幅度提高,最重要的是孩子养成放学后就及时写作业习惯,每天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孩子里面也有进步很大的,比如赵越、菲菲等,或者曾经因跟不上课程而重读,或者成绩不及格,现在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在学校中也常被老师表扬。

动手体验快乐活动

为培养院内精神残疾患者的兴趣爱好,稳定他们的情绪,培养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适应环境能力,福利院利用现有的条件,举办了“我行动我快乐”党建品牌活动。“工娱治疗是我们这里的一大特色,可以有很多人同时参与,对精神残疾患者的恢复也有明显的帮助。”护理三部副主任迟晨婷向记者介绍,工娱治疗就像是在院内上班一样,每天上午和下午都到工作室内工作,有助于培养精神患者的生活规律。为帮助院民找到工作,福利院与一家企业对接,由院民制作该企业产品的包装盒,要求制作盒子外形并加上外包装皮,企业对产品要求非常严格,前期需要先对院民进行培训后才能开始制作。“这种手工活在普通人眼中应该是再简单不过的,而对于他们而言却很难,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个人只能负责一部分工作,一个包装盒需要经过多个人才能完成。”迟晨婷说,通过手工制作能够达到刺激康复的作用,对于精神患者有很好的恢复作用。院民小林是制作包装盒的班长,他自己能够完成一整个包装盒,是所有人中表现最好的,而且每个包装盒制作完成后会有劳动报酬,每次见到家人时,他都会很自豪地说他们也是赚钱的,还有院民小江的情况也有很大好转。

除了工娱治疗外,“我行动我快乐”品牌还包括多种体育健身活动。院民在各班班长带领下,女院民每天上午、下午做健身操、广场舞;男院民每天到户外慢跑、打拳、散步、打篮球等健身活动。每周三下午由值班人员带领病情稳定的人员开展绘画、书法、看书、唱歌等娱乐活动。“参加运动对关节好处很多,也能保持良好的心情,尤其是大家在一起活动时,有一种集体参与的感觉,因此活动非常受欢迎。院民小董参加了跳健身操项目,以前他从不和人说话,头很低很低,现在能够主动和护理员交流,还积极参与联欢会的演出,前后改变非常大。”迟晨婷,通过这些活动丰富了院民的住院生活,同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也发掘了院民的许多才艺,增强了院民的自信心。

与院民相亲相爱一家人

福利院内有很多供养老人,他们已经没有了子女,享受不到儿女的陪伴之乐,为此福利院开展“相亲相爱一家人”党建品牌活动。陪老人聊天给予精神上慰藉,开展手工制作、广场舞、益智麻将等活动,在传统节日里组织党员志愿者,联系社会公益组织为老人举办文艺演出、健康义诊、过集体生日等,不仅丰富了老人晚年生活,还传承了传统美德。

在福利院里有一位109岁的唐振馨老人,她在福利院里住了十几年,也是福利院的老寿星,每年大年初三是老人的生日,福利院工作人员们都会来到老人床前,陪着老人过生日,十几年来无一例外。唐老高兴地说:“福利院工作人员以儿女般的孝心对待每一位老人,在这里生活很开心,感谢党的政策好,我们的晚年很幸福!”。

芝罘区慈善义工艺术团团长栾桂芝是福利院的“老朋友”了,每个传统节日她都会带着团员们来到福利院,和老人们一起聚一聚,陪老人们过节,六一儿童节时来看望孩子们;黄务医院的医生们携带了血压计、中医艾灸理疗设备、心电图机来到福利院为老人、儿童、精神类残疾人进行义务查体和健康讲座及免费咨询。

对于福利院的护理员来说,他们昼夜不歇地看护老人,白天里忙碌不歇,夜间每一个半小时要巡视房间一次,微黄的灯光下留下了他们辛勤的背影。这份工作既辛苦又幸福,他们一直把一句话挂在嘴边,那就是“你的前半生我无缘参与,你的晚年由我守护”。正是在这种信念下,护理员无怨无悔地照顾老人,相处地如同一家人般。

新闻推荐

■成长热线 《卖油翁》给现代教育的启示

中学时,语文课本里有《卖油翁》这篇文章,读的时候就有两处不明白:一,康肃公最后“笑而遣之”,是对卖油翁服了呢还是不服?笑,是服...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