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热线 《卖油翁》给现代教育的启示
中学时,语文课本里有《卖油翁》这篇文章,读的时候就有两处不明白:一,康肃公最后“笑而遣之”,是对卖油翁服了呢还是不服?笑,是服气的笑还是无奈的嘲笑?二,卖油翁自豪啥?把油倒窟窿里倒得再准,对社会有什么用?
近日,重读这篇文章,结合自己在子女教育中的心得体会,联想到了老师当时在课堂上告诉过我们的课文中心思想“熟能生巧”,体会颇多:虽然高考指挥棒不可改变,但作为家长,是否应该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理想专业,并鼓励他们做到极致呢?
我们总在反思教育,在吐槽民族创新能力时,总有人反问是什么破坏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填鸭式、格式化的教育模式,还有家长深陷其中的随波逐流。有没有家长想到:让孩子把各科成绩搞好的同时,能像康肃公或卖油翁一样,有一门特别突出的专长,进而找到自己的事业定位呢?
家长都有体会:中学生的作业会占据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小学时追求“素质教育”参加的各类特长、培训,不得逐步放弃;家长也坚定地为中考、高考让路,督促孩子抓好各科的学习。“木桶理论”,目前还是客观存在的,就是不能偏科,孩子高考成绩取决于是否有短板科目,这使孩子们不得不放弃自己偏爱的学科,把精力用在死磕那些不喜欢、不擅长的科目上。如果康肃公来现代社会,肯定在学校是个“差生”,老师一定会批评他:“就你还想当将军,你物理考了几分啊?一天到晚就知道射箭,这样怎么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军校?”
社会仍充斥着这样的思维:“搞体育、搞艺术、演电影的学生都是些学业上很垃圾的人”,因为确实:如果你学习成绩好、如果不是自暴自弃,都极少有机会尝试艺术等其他领域,更不必说坚持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继续走下去了,孩子又怎能成为那个“最适合的自己”?所以,高考结束后选专业,很多孩子根本没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网络上盲目搜索着热门专业、社会急需专业,如果康肃公参加现今的高考,父母可能不允许他报考射箭专业,会说“奥运会射箭不就一个冠军,可能会是你吗”,所以,“去报金融专业吧,将来去银行工作,我们全家多有面子”!
细想,现实社会中,真得需要各科成绩都很不错的泛泛之辈吗?社会上的工作岗位告诉我们,“专才”才是不同的岗位上更加需要的,而只有在这个科目上下足了功夫,才会成为权威或工匠。无论在哪个科目上,初期是模仿、是基本功,到了高级阶段,才会尝试拓展、创作、创新。这期间,要有对看似枯燥的科目下苦功夫研习、修行的匠人精神,就如同康肃公或卖油翁在自己的领域进行千千万万次的研习,才会达到“唯手熟尔”的境界。
我们古代很多经典无法超越,很多古代的诗词、小说、书画等艺术作品空前绝后;现代,屠呦呦在各种冷眼下坚守,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因为他们在用毕生的时间打造和成就自我。国外的顶尖大学都对此类人才非常偏爱,原因正在于此。
笔者希望,一是家长对此有一个认识,二是教育能不断地给这类人才更多的机会。(莱山区文广局纪照宇)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徐鲲)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昨天全市大部分地区迎来阵雨或雷雨,部分地区还降冰雹。今明两天,烟台市继续受冷空...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