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学科普知识 懂药用价值 三所学校学生同游蛇博园收获多

烟台晚报 2017-12-13 08:41 大字

YMG记者李鑫摄影报道上周六,烟台晚报教育周刊部组织航天小学、宫家岛小学、新桥小学三所学校的孩子们同游烟台蛇博园。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孩子和家长们一同参观了活蛇展区、蛇骨标本陈列室及经典名方陈列室。系统学习了有关蛇的科普知识、起源与文化历史传说故事、蛇的药用价值以及遇到毒蛇伤害所需的急救方式。孩子们在玩中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近距离参观活蛇馆

“蛇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距今1.5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当天上午9点,50多个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走进蛇博园文化历史传说展示厅,一同聆听蛇的起源。“在东方历史传说中,蛇化身伏羲和女娲;在现代医学领域,具有蛇形图案的蛇杖成为国际卫生组织标志和中国卫生部部徽……”

在介绍完蛇的历史起源、神话故事后,讲解员带领孩子们列队参观了奇妙的蛇展区,赤峰棉蛇、乌梢蛇等十余种原产于全国各地形态各异的蛇,引起了孩子和家长们极大的兴趣。

接下来,大家又跟随讲解员来到蛇博园蛇体标本陈列室、中医药材陈列室和经典名方陈列室,系统参观学习了蛇体的内部构造标本和蛇骨形态标本,了解到蛇体满身都是宝。“蛇由1200根蛇骨组成,蛇的皮、肝胆、骨等都可入药,对此,我们烟台蛇博园不仅建立了活蛇展馆、还专门建立了大型活蛇养殖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根据《本草纲目》等传统中医名著,制作出蛇药酒、蛇茶、龙参汤等,有清热解毒、美容、防癌抗癌药品。”大家一边听着解说,一边细心观察蛇体标本陈列室、中医药材陈列室的蛇体标本和上百种中草药标本,进一步感知蛇的形体构造和各类药材的药用价值。玩中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上午10:30参观活动结束,大家来到会议室一同观看了一部科学探秘纪录片。视频中,节目组星探联合“蛇博士”迟清文老师赴烟台蛇岛寻找白蛇。

“白蛇其实是蛇的一种基因变异现象,类似于人得了白化病,白蛇在蛇的群体中极少存在。”现场,迟清文老师为大家讲解了蛇的基因变异现象,并提醒大家:一旦被有毒的蛇咬了,一定要抓紧时间用清水冲洗伤口,及时就医治疗,否则极易发生生命危险。“今天能和妈妈一同参观蛇博园,对蛇有了系统了解,真长知识!”航天小学三年级二班李卓轩对记者说,他从一年级报名成为烟台晚报小记者后,参加过小记者部举办的好多活动,有义卖报纸、植树、滨海捡垃圾、科普讲座等等,既锻炼了独立能力、在玩中增长知识,又加深了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这个活动不仅让孩子系统学习了蛇的自然科普知识,还掌握了野外需要注意的事项,尤其是被蛇咬伤后的自救知识,以及蛇作为药材对人类医学的贡献知识,使孩子和家长都很受益。”宫家岛小学黄军翔家长说。

新闻推荐

卡通“金狗”送祝福

12月10日,工作人员展示一款刚上市的金狗摆件。随着农历狗年临近,烟台市鑫荟金行推出了卡通狗系列足金摆件,惟妙惟肖,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兴趣。YMG记者申吉忠摄...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