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烟台十三中举行传统文化现场展示会, 全国150多位老师参观学习

烟台晚报 2017-05-24 10:46 大字
本报讯(YMG记者禛祎通讯员如波晓琳摄影报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进步则国进步……”5月18日下午,烟台第十三中学的操场上,千名学生齐诵《少年中国说》的场景可谓震撼人心。当天,全国中小学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暨山东最具影响力中小学名校课程建设与办学追求深度解读现场会在烟台十三中召开。作为分会场,十三中全体师生向来自全国的150多位参会老师,展示了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

会上,陈颂军校长做了《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有根的读书人》的报告,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学校在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方面的探索、发展和成果。

其间,初三(4)班根据校本教材《初中生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带来的传统文化课《往来尚礼》,以《琅琊榜》剧中的礼节镜头开篇,从中可以看到拱手礼、叩首礼等多种形式、不同身份人物之间的礼节细节,将学生和在场老师的目光紧紧锁定在传统文化礼节上。讲课老师还分别采用阐释经典、讲述故事、吟诵诗文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礼仪,并懂得礼尚往来的意义。

随后,八位女生上台演示了传统礼节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接人待物、一举一动都恭敬有礼,体现出传统礼节的魅力。在学习课文中、在日常生活中能知礼守礼。在课堂展示环节记者看到,每个班级都有各自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学习,如经典诵读、书法、楹联、剪纸、陶艺、中国结等等,不时吸引住参会老师们驻足拍照。

分会场的最后展示内容是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的千人诵读《少年中国说》,学生们手持红旗,动作整齐划一,伴随着高吭的朗诵,学生们手中不停变换着小红旗的方向。诵读慷慨激昂,表演意气风发,展示了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的精神风貌,在诵读中唤起学生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新闻推荐

一位德国老人把烟台当第二故乡, 他说:我喜欢烟台这座城市,愿意把技术带过来

YMG记者李泉江通讯员柯瑄摄影报道一位64岁的德国老人,在溅射镀膜技术领域工作30年,为德国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退休后,仍心系一生挚爱的科研事业,将先进技术带到烟台,最终成功打...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