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烟台市第三届公益海葬活动昨日举行, 235名逝者魂归大海

烟台日报 2017-05-19 08:28 大字
海风轻扬,波光粼粼,海浪拂送,鲜花为伴,将骨灰撒向大海,让哀思化为寄托,把情意留在人间。5月18日上午,在烟大东门海水浴场,烟台第三届大型公益海葬活动如期举行。活动由市民政局主办,芝罘区殡仪馆承办。在大海、鲜花和音乐的陪伴下,235位逝者的骨灰被投入海里,伴随着亲人们的哀伤与思念。

800余名逝者亲属将骨灰投入大海

“万物生发,红日喷薄,万顷碧波,接纳亲人。今天,我们齐聚在美丽的烟台海滨,举行烟台市2017年度公益性海葬活动公祭仪式,235位逝者的灵骨将在今天投怀碧海,回归自然……”早上6点40分,伴随着庄严肃穆的音乐,烟台市第三届公益海葬公祭仪式拉开帷幕,工作人员现场宣读了海葬祭文,以此祭奠故去的235位逝者。

公祭仪式结束后,逝者家属分为4个批次分乘7条船带着亲人骨灰乘船出发。工作人员为每位逝者家属发放一个盛有白、黄菊花的篮子以及白色手套和可降解的纸质骨灰盒,同时工作人员为现场的家属们详细讲解海葬的注意事项。经过一段航行,家属们乘船到达指定位置,工作人员引导家属站起排队,通过专用的通道逐个将骨灰盒投掷大海。“父亲,您安心地去吧,不用记挂我们。”市民江女士边说着边将父亲的骨灰投入大海。她告诉记者,“父亲在去世前就嘱咐我们把他撒在大海里。”江女士觉得海葬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葬方式,省去了很多凡俗的仪式,简单质朴,回归自然。

撒完骨灰后,为了避免塑料制品、骨灰袋、纸盒等丢弃入海,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所有逝者家属都将装有骨灰的纸盒和盛放花瓣的篮子放到了指定大箱内,活动结束后,会有工作人员统一处理。最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家属面向大海鞠躬祭奠。从上船到下船,整个海葬过程持续了约半个多小时。

据了解,今年的海葬报名是从4月5日开始,大部分主要为烟台本地市民,少部分来自各县市区和外省人,包括北京、天津、大连的报名者,最远的报名者来自黑龙江。此次公益海葬共有239人报名,加上亲友共有800余人参加活动。

自从2015年烟台实行公益免费海葬后,逐步为烟台市民们所接受,外地、县市区等市民参与率也逐步提高。

烟台市海葬纪念园预计年底建成

与土葬等传统殡葬方式相比,海葬既节约了土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为亲属节省了丧葬费用。近年来,越来越少的墓地资源和高昂的墓地价格也迫使人们转变观念,市民开始尝试多种形式的殡葬方式,如树葬、海葬、花葬、草坪葬等等。“此次第三届海葬活动得到了烟台市民的大力支持,以后烟台市每年都会举行公益海葬活动,形成常态化。凡是烟台市户籍的逝者都可以免费参加,对于不是烟台市户籍也想在烟台参加海葬的逝者,随着该项服务的不断完善,也将有机会来烟海葬。”市民政局副局长周喜讯告诉记者。“烟台市民对于海葬的接受程度较其他地区来说还是很高的,老百姓的思想开放水平高,今年我们的海葬报名人数也有所增加。我们民政部门为防止出现各种问题,更好进行海上安全保障,做了充分的准备。活动现场交警、120急救、公安派出所、城管、海监、海事部门等相关部门全部到场,全方位监管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周喜讯说,同时为保证烟台旅游城市的形象,活动都会尽早举行,争取在10点前结束,不影响前来观光游览的市民。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烟台市自举办三次公益性海葬活动以来,共海葬逝者骨灰700多具,有力地推进了全市节地生态安葬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了支持公益海葬活动的持续开展,方便逝者家属缅怀亲人、寄托哀思,市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在莱山解甲庄回龙山功德园修建海葬纪念园一处,将已故的逝者采用电子屏显示的方式吊念。

据了解,海葬纪念园占地约5亩,目前海葬纪念园规划效果图和前期的方案已经设计完毕,场地也已平整结束,现正在施工建设中,预计年底前可以建设完成。YMG记者尹琳

新闻推荐

烟台市开展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 提高市民计量知识

本报讯(YMG记者逄苗通讯员莫言)为迎接“5.20世界计量日”的到来、提高全社会的计量知识,市质监局以多种形式开展“5.20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5月17日上午,市质监局组织芝罘区市场监管局、...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