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式”居住模式受青睐 外来购房者把龙口市当成第二故乡

烟台日报 2021-12-22 07:46 大字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刘海玲 通讯员 世军 丁宁 吕萍 摄影报道)12月20日,冬日的暖阳下,家住龙口市东海名居小区的60岁的崔女士与家人、朋友在小区里扭起了大秧歌,“我们一大家子被龙口优美的环境吸引,我二姑、四姑、小姑等6家、20多口人纷纷从哈尔滨来到龙口定居落户,安享美好晚年。每年夏天来度假,冬季回老家,属典型的‘候鸟’。”崔女士告诉记者,今年受疫情影响,小区有一半居民响应政府号召就地就在龙口过年。

龙口地处渤海南岸、胶东半岛西北部,素有“莱子古国金黄县”之美誉。1986年撤县设市以来,龙口市“两个文明”建设迅猛发展,连续10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十,并入列全国文明城市。

龙口市东海园区是山东最大沿海城市社区,园区面积45平方公里,东至龙口市通海路,西至疏港高速,跨度13公里,共建小区60个,建有商品房140717套,已售120059套,常住户数8223户、约20500人,旺季入住户数29588户,约74000人(含常住),属于旅游度假型居住区,具有夏季居民多、冬季居民少的“候鸟式”居住特点。近年来,龙口市结合园区实际情况,加大园区改革创新力度,健全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园区社区治理规范化、现代化水平,从而打造出了候鸟式的老人乐园。

首先,建强阵地,加强管理。园区先后建成4处社区服务中心,近年来,立足园区发展新需求,探索建立了“1+4”社区管理模式,即组建东海园区党委,高标准建设园区党群服务中心,一体管理4处社区服务中心,推行“政务服务指南针制度”,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服务政策落实。

完善服务,擦亮品牌。将园区划分为45个网格,建立以“社区牵头、社区工作者为骨干、物业保安和保洁人员以及部分业主为基础”的三级网格体系,畅通群众沟通交流渠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为民服务质效。创新打造“龙口徐乡文化365”党建服务品牌,建立流动党员服务联系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作用,纵深开展“我为龙口添光彩”等系列活动,引导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园区发展建设各项工作。

此外,他们还创新载体,活化方式。一方面,深入开展文化活动,充分发挥业主的特长,组建300多人的东海社区艺术团,每年组织各类党群文艺演出、文体活动40余场次,部分高质量节目受邀到俄罗斯等国家开展民间交流演出;另一方面,广泛开展社会公益,组建“爱心慈善义工队”,引导广大党员和业主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和公益活动,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由此,园区先后荣获“山东省文明社区”“烟台市基层群众文化示范工程”等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全国首创“镇街综合数据平台”亮相 由市大数据局首创,1900条信息不到3分钟就能获取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慕溯通讯员陈大炜)12月13日下午,由烟台市大数据局首创的“镇街综合数据平台”在莱山区初家街道正式亮...

龙口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龙口,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