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兵支书”高润琦: 富民强村“领头雁”

烟台日报 2020-12-31 09:58 大字

这些年,龙口市新嘉街道诸河高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容整洁了、环境优美了、村民富裕了,老百姓心里乐开了花。从一名“优秀士兵”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兵支书”,村支书高润琦以过硬的优良作风,深厚的为民情怀,始终保持军人本色,带领诸河高家村百姓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部队“炊事员”

到地方“当家人”

1981年,高润琦满怀着从军报国的梦想光荣入伍。连队搞两业生产,他自报奋勇,挑起了饲养员的重担。当年底,他就养出了六头膘肥体壮的大肥猪,成为全大队的“生产标兵”,荣立了三等功。

退伍后,他经过多年的商海打拼,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当地有名的企业家。富而思源。自己手里有了钱,高润琦没有忘记回报家乡父老,他自掏腰包为村里修路、架桥,捐资助学,救助贫困家庭。镇里的敬老院搞文化建设,他一次就捐赠了46台电视机。

前些年,村里管理混乱、经济基础薄弱,是镇里挂了号的“后进村”。1999年,高润琦放弃一部分产业,回村为乡亲服务。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他郑重表示,“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受党教育、培养,我有责任、有义务挑好这付担子。干就一定要干好。”这是高润琦当选村支书时给全村人许下的承诺。在高润琦的模范带领下,诸河高家村渐渐地走出了困境,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撂荒土地”到“高效农业”

金秋时节,位于诸河高家村南头的润成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而在几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蚊蝇乱飞。由于青壮年大多选择到外面打工、生活,6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占了多数,村里的土地撂荒严重。高润琦和支部一班人满心忧虑,下决心要改变这种不利局面。

2019年上半年,高润琦萌生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想法,党支部确立了“村集体+合作社+基地+企业+社员”的发展模式。5月,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润成果蔬专业合作社,把村里分散的农户和土地整合起来,通过集约化生产推进集体经济增收。高润琦率先带头,从家里拿出6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积极响应,纷纷集资入股。截至目前,已流转土地200余亩,发展社员107人。

“个人模范”到“支部引领”

支部强不强、干部怎么样,群众心里最有数。在70岁的高金秋眼里,现在的村支部团结、一条心,不当“老好人”,工作敢担当、能“拿”起来,冲在前面带头干,脑瓜里还有生财之道。

“高书记思想好,人品好,有魄力,他领着干,我们放心。”高金秋不但把两亩地入了股,还投了5万块。合作社章程首先考虑的是社员利益,按每亩土地400元给予保底分红,根据收益情况还能再拿到二次分红,真给老百姓吃了“定心丸”。

在高润琦的带领下,诸河高家村发生了令人惊叹的蜕变,这也是高润琦回村任职的初衷,他靠着自己的聪明和智慧,让家乡越变越好的愿望正在一步步实现。

YMG全媒体记者刘晓阳 通讯员 张建鲁 车晓路

新闻推荐

一滴水的“生态游”

YMG全媒体记者慕溯王鸿云通讯员刘永辉摄影报道编者按一朵云、一滴水、一粒土壤、一棵树……它们共同组成了我们的大自然...

龙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龙口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