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开见“英”

济南日报 2020-11-03 11:49 大字

□张全宝

一场著名战役,一位著名人物,让他心系一地,一生牵挂,几番重游。他就是石英,这一地就是莱芜。

知悉石英之名,很早了。但,与他相见相识,是在不久前的10月中旬。应济南吴伯箫研究会之邀,石先生再访莱芜。在吴伯箫文学馆,文朋云集,座无虚席。我有幸聆听了讲座,还与他共进午餐。

石英原名石恒基,山东龙口人,毕业于南开大学,曾任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1996年,莱芜举办首届吴伯箫全国散文大赛,他应邀参加评委会。当时,他入住莱芜宾馆,即兴发挥,为很多同志题词,多为姓名嵌首联。我曾一睹其书法风采:内敛外拓,遒劲豪迈。

石先生履历丰富,饱经沧桑,因而痛彻人生,弘道养正。他念兹在兹的两件事,非比寻常,就是其两度蝶变式“开化”。

1944年深秋,他在本村读初级小学。这天早晨,在上学必经的石灰墙上,他突然发现了好多大字标语,署名“县各救会”。他并不懂其意,问过路人,才知其全称“各界抗日救国会”。正是那十几条标语,有如云开日出,搅动了心田,激活了梦想,毅然加入革命队伍,成了“小八路”。不久,年仅13岁的他,参加了1947年初的莱芜战役——这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散文《一个夜晚跨越了一个时代》,诗篇《从莱芜到孟良崮》,当为有力佐证。

1979年的夏秋之交,供职百花文艺出版社时,石先生受命创办《散文》月刊。为办好刊物,他前往人民教育出版社,专访吴伯箫长达两个小时。散文是清淡而淳朴的文体,不应追求轰动效应;不主张散文作家排名,因为文学作品不是粮食,不能用数字计量,要提倡辩证观点;必须重质量、重特色,有自己的风格,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吴伯箫这些观点,令他茅塞顿开,后因散文成就而受重用,被调入人民日报社——这是他文学生涯的重要支点,此行深情凭吊吴伯箫故居,题写“吴家花园,散文故乡”,就是肺腑心声。

同是媒体人,爱好相似,有共同语言。午餐时,我紧靠石先生而坐,坦率交流。石先生曾经枪林弹雨,阅尽世事百态,博览诗书画卷,浸洇身心,诉诸笔端,才使得作品有深度和厚度。对此,石先生微笑颔首,伸出大拇指,表示认可和赞赏。

在讲座中,石先生一再谈到人性,强调“人性向善”。出生于旧中国至暗时代,童年时期受过欺凌,十多岁亲临战场,才感知“战争中没有小孩”;财主家有人支持革命、穷人家也有恶棍,才感悟“不能以贫富划分善恶”;曾有富家子女挺身保护自己,才感慨“侠客,不是穷人的专利”;关键时刻,自己选择了正确道路,才感触“人生有时是幸运,并非你有多大能耐”……于是,后来的文学创作,喷薄而出:长篇小说《火漫银滩》《血雨》《离乱之秋》,散文集《秋水波》《母爱》《回声集》《哲理之花》,传记文学《吉鸿昌》《不灭的火焰——马骏传》,诗集《故乡的星星》《当代正气歌》等。中篇小说《文明地狱》,创作于1965年,发行60万册,大报争相转载;诗歌《支书家的新嫂子》,收录《朗诵诗选》,一度风靡全国;长篇小说《同在蓝天下》,1981年出版,是他最满意的作品,展示了新时代女性风采……可谓涉猎广泛,多栖并进,各臻其妙,被誉为“文坛常青树”。

石先生透露,在创作初期,自己也遇到过“卡壳”,硬是闯过“梗阻”,奋力前行。他崇拜诗圣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所以其语言新颖独特。他认为,作品主题深刻与否,重在关联和延伸。他写“狼牙山五壮士”,将5个人与5万万人关联;写“海阳地雷战”,将地雷声与呐喊声呼应……他说“不老实不真实,太老实也不是艺术”“无正气何以为人,无正声何以为诗”“散文好散文差,散文最忌一般化”。谈到名气,他坦言:一个人“露多大脸受多大罪”……瞧瞧,尽是人生悟道和至理名言。

石开见玉,玉琢成“英”。正如“崇尚英雄才能产生英雄”,受正义感召走向光明,从而毕生坚守正义;受教于大师才情迸发,从而始终崇敬大师。石先生一路成长成才成名,成为文坛精英和翘楚,源于他的选择、机缘和追求,更源于他的思辨、勤勉和执着。

已86岁高龄的石先生,面红齿白,耳聪目明,神采奕奕。午餐进行中,他笔挺而立,气定神闲,字正腔圆,纵情一曲京剧《霸王别姬》,赢得满堂喝彩。多年来,石先生不忘初心,肩扛使命,奔走各地,不仅用作品,更是用行动,诠释文学的价值和力量,播撒“红色”因子,光大优秀文化,续写和演绎文坛不老传奇。

新闻推荐

龙口李氏兄弟的航运帝国

李序园,名恒春,字序园,1868年生于山东黄县(今龙口市)城关遇家村,其家族堂号为“进修堂”。李子初,名恒端,字子初,生于1883年,系李序...

龙口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