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以诚为本做良心企业 龙口慕艳凤靠诚实守信让“小作坊”变“旗舰店”

烟台日报 2017-12-15 16:30 大字

她宁肯亏自己、亏企业,也不亏员工、客商和社会,处处恪守诚信,使企业由一个废旧品回收“小作坊”发展成为一家销售额达1.8亿元的汽车零部件“出口旗舰店”。她就是龙口市人大代表、龙口信昌金属制品厂总经理慕艳凤。凭良心做大企业“信守不渝、恃德久昌”,是慕艳凤恪守的人生信仰和兴业之道。企业制定了严格的生产标准和操作流程,从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层层严格把关。在采购环节,她坚持“质量第一,价格第二”、“先谈质量,再谈感情”。有客户劝她使用成本低、肉眼无法辨别真伪的“号外铁”,被她坚决拒绝,因为这会影响产品的使用年限。为此,慕艳凤每年要多支出400余万元。慕艳凤对质量的执着可以说达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2013年,一次例行检查中,她发现一道工序存在流程操作不当,虽然不影响出口,她还是毅然报废了这批价值100万元的产品。自建厂以来,信昌金属保持了连续9年出口产品零退货的记录。2010年,美国经销商詹姆斯先生先后通过大使馆、中国友人多方找寻,历时3个月才找到信昌金属,并在当天签订了合同额达1.2亿元的年度订单。2016年,该厂订单逆势上扬,达1.6亿元。用行动树优良形象慕艳凤处处践行着诚信诺言。她从不拖欠客户一分钱货款。2011年,为帮一家原材料供应商渡过难关,货还未到位就全额支付了货款。她是职工口中的“慕妈妈”,企业再困难也保障员工利益。2008年出口企业遭遇经济危机,信昌也出现订单不足、机器空置的困局,她没有向职工转嫁压力,而是想方设法为职工照发工资、稳定职工情绪,并组织员工学习新技术,改进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信昌金属是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慕艳凤说,诚信纳税是对国家应尽的义务,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她还首批申请加入龙口诚信联盟,主动接受媒体和社会监督。用爱心反哺社会慕艳凤热心公益,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个人捐款2万元;坚持每年拿出2万元帮扶1名大学生,2名一中的高中生,2名五中的初中生,让他们考得上并上得起学;2015正月,通过微信得知9岁女童史芸梦与t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抗争的故事,慕艳凤捐款1万元帮助患儿治病;每年拿出2万元为本村60岁以上老人发放津贴;2016年,出资20万元为一中学生购置空调40台。近年来,累计捐献各种款项40多万元。YMG记者徐睿通讯员石红艳唐青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朱同智25年资助170余名学子圆梦 孩子们的“知心伯伯”

25年前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让朱同智从此与爱心捐助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70年11月出生于龙口市的朱同智,现任华电龙口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保卫部副主任,从1991年开始,他20多年如一日,共资助170余名女...

龙口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龙口,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