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七仙女”, 幸福不忘报母恩

烟台晚报 2017-06-10 07:27 大字
主持人:YMG记者曲彩云通讯员孙殿仙摄影报道

热线电话:18053576722

4月15日中午,一阵阵清脆嘹亮的礼炮声在龙口市新嘉街道位邹村一户农家门前响彻高空,老街旧邻、亲朋好友热热闹闹跑来观看,原来,这是“七仙女”在为老母亲庆祝八十高寿哪。

说起“七仙女”,得说说“七仙女”的老母亲。当年,老人家饿得前心贴后背,愣是靠着撸树叶、挖野菜将七个孩子健健康康养大,而七个孩子对老母亲也是倾尽孝心,这其中演绎着许多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

翻山越岭撸树叶儿挖野菜填饱肚子

这位80高寿的老太太叫李培兰,年轻时嫁给黄县(今龙口)下丁家公社(今下丁家镇)于口村青年于宋令,当时他们小两口和公婆组成了四口之家,虽然靠挣工分生活,但小日子过得吃穿不愁,美满幸福。

可是幸福的生活并没有长久眷顾,婚后李培兰一而再再而三生小孩,一口气生下了七个千金,那时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这七个千金就像七个千斤巨石把他们原本轻松幸福的小家庭压得摇摇欲坠,喘不过气来。

李培兰的公婆年龄越来越高,体力越来越差,不再能参加集体劳动,李培兰又需要照看大大小小的孩子不能出去干活,一家十一口仅靠李培兰的丈夫于宋令一人拼命挣工分才能分点儿粮食,而这点粮食要养活这十几口人,简直是杯水车薪,日子到了要饿死人的边缘,李培兰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饿死,只好整天翻山越岭去撸树叶儿挖野菜,想方设法填饱老人孩子的肚子,顾了老人、孩子、丈夫,李培兰对自己就很马虎,生产队上分的那一点粮食,全填进了老人、孩子、丈夫的肚子里,她自己每天吃点咸菜就点糠菜就打发了日子。孩子们吃树叶儿野菜虽然不至于饿死,但也填不饱肚皮,而母亲因为勒紧了裤腰带吃不饱也没有奶水,那会儿对于李培兰来说真是最艰难的日子,最小的孩子饿得直哭闹,母亲气得打孩子瘦瘦的屁股,孩子挨打哭成一团,大人也揪心地痛,“没法儿只好给孩子喂几口白水哄骗孩子。”李培兰回忆起往事,依然伤心不已:“那时把七个女儿个个饿得皮包骨头,三根筋挑着一个头,为了养活这七个女儿,什么法子都想了,树叶儿野菜还是好吃的,碰到什么只要能垫垫饥都会吞下肚子,有时全家吃了拉肚子,那日子真是没法过。”李培兰那会儿没有奶水,更没有奶粉和面食,就用高粱面打点儿稀饭,给小孩子糊口,可以说,高粱面稀饭救了七个孩子的小命,“当年是靠着大人孩子都勒紧裤腰带才从死神手里逃出来啊。”李培兰一直感叹自己的七个孩子命大。

背井离乡去逃荒

在那大灾荒的年代,李培兰身强力壮的丈夫为了养家糊口拼命干活,几年后把腿累坏了,一走路就钻心地痛,不能再参加集体劳动了,这个顶梁柱一倒,不再能挣工分,全家就抛了锚,本来就穷得叮当响,当家的这一病可把全家逼进了死胡同,特别是这时又把土地分到了户。李培兰的丈夫腿痛,不能下地,只好把地交给了集体,用地顶还欠集体的粮款。

古话说“人挪活,树挪死”,眼看着一家人实在活不下去了,李培兰万般无奈,只好带着全家老小背井离乡去逃荒了。他们用小车推着破破烂烂的全部家当,一步一回头,流着泪走了一天,赶黑天才来到黄县城外的位邹村,这村的干部、群众都是好心人,为他们安排食宿,后来也为他们落下了户口,一切和村民一样的待遇。于宋令腿痛干不了农活,就到城周围摆摊贩卖个水果、蔬菜挣几个小钱,不过这样一大家人也不能供养过来,没办法,就把大女儿让熟人带到了东北黑龙江去谋生,二女儿就嫁给同村的一个小青年。

当时到处打击投机倒把、割资本主义尾巴,于宋令贩卖水果蔬菜、小鱼小虾,这也属于投机倒把,今天把他抓到派出所扣押,明天又被抓进去罚款,李培兰只好东求人西托友去求情,自己也跑到派出所,好话说了八千六,终于把人给放出来。

于宋令的父母年事已高,疾病缠身,后来相继去世了。

虽然日子万分艰难,李培兰依然重视送女儿学文化,除了大女儿,其他六个女儿都送进学校去读书,至少也让孩子读到初中毕业。孩子慢慢长大,党和国家的政策也越来越好,家里的日子一天一天好起来了。

“七仙女”幸福不忘报母恩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培兰给七个女儿都找了好女婿,个个勤劳节俭,家家都过得红红火火,但世事无常,这时李培兰的老伴于宋令患上了半身不遂,大女儿于洪荣专职伺候老父亲两年多,但终因病情恶化,于宋令去世了。

孩子都结婚成家了,于宋令一走丢下李培兰一人,让她万分悲痛。长期心情不好,李培兰也患上了肌肉萎缩侧索硬化症,又叫“渐冻人”症,身体不能动,整天卧床,翻身、吃喝、穿衣、大小便都得人伺候,医生也无能为力。一转眼,李培兰生病已经五年多了,按照医生的诊断,老人患这样的病本应早就离开人世,可是她在七个女儿的悉心照料下,不仅活到了今天,还越来越健康。“七仙女”幸福不忘报母恩。母亲一病,她们就像小时候母亲照顾自己一样,四处求医为母亲医治,跑了几家大医院,医生都直摇头,她们就打算用自己无微不至的呵护照顾让母亲的晚年幸福。大姐照顾老父亲辛苦了,并且她也是年已花甲的人了,六个妹妹体谅大姐,都认为不能再让大姐一个人伺候母亲了,而六个妹妹都还在上班,谁也无法全职照顾老母亲,姊妹们一致决定轮流伺候老人,每家一个月,周而复始。小七于春红和丈夫离异了,自己拉扯着个孩子过日子不容易,但她在伺候病母这件事上半点不含糊。每逢轮到她家,她都会请假在家悉心伺候,二女儿于恒秋和丈夫开办个小厂子,必须两人一起忙活才能运转,但每逢母亲轮到她家,宁肯放弃厂子的收入,也不叫母亲受半点委屈,白天黑夜靠上去护理,六女婿高兵家里有轿车,不管老母亲轮到哪家,他都专车接送,因为老人上车下车不方便,二女婿邹世武特地制作了一副小担架,这样搬运老人就很方便,大女儿于洪荣离家300多里,每逢轮到她,她都提前几天回家,把屋里收拾干净,迎接母亲,她还买了唱戏机,老人听了每天笑容挂在脸上,喜在心里,天天心情美美的。

30多人齐聚一堂为老人贺寿

今年4月15日是李培兰老人80岁高寿,“七仙女”和七位女婿决定给老妈妈举办一个既隆重欢乐又节俭有意义的活动庆贺大寿,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李培兰老人生日这天,全家30多人欢聚一堂,大女儿买来了花炮,外孙女邹丽华买来了蛋糕,外孙女婿王言军买来了鲜花,外孙邹新亮到电视台点了一首歌,“七仙女”买来80个大寿桃,中午操办了三桌酒席,“七仙女”依偎在母亲身边,拍了许多温馨的彩照,二女婿邹世武说“家有一老胜似一宝,我们一定喜乘这次给老娘贺寿的东风,把老娘护理得好上加好,让她老人家早日康复,乐享天年。”

李老太听了,喜在心里,笑在脸上,她说“我能有今天,一来赶上如今这样的好社会,一来也摊上你们这些孝顺的好后代,我们祖辈的家风是勤俭持家,孝德为人,你们都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我也要好好活着,争取高寿再高寿,生日继续过下去。”屋里顿时响起雷动般的掌声。这时老人六岁的重孙子灿灿站起来,打着拍子领着大家再次唱起《祝您生日快乐》的祝寿歌。

新闻推荐

龙口一中东校走访贫困学生家庭

本报讯(YMG记者徐睿通讯员韩志娜)为深入宣传党和国家有关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进一步了解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及学生受助后的学习生活情况,5月2日开始,龙口第一中东校由学生处牵...

龙口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龙口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