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十年撰写一部胶东史, 共八十万字,70岁的安家正倾尽心血以致右眼失明

今晨6点 2011-03-20 01:40 大字

YMG记者王鸿云摄影报道

兔年春节,退休老教授安家正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查找典籍、走遍胶东地区寻访考证,参加了数不清的地方学术活动,完成一部八十万字的《胶东通史演义》书稿。作为民俗学者的安教授告诉记者,写这部书的目的是想向人们介绍胶东古今七千年历史和先贤业绩,展示真实的胶东文化,为此这位70岁高龄的老教授付出了毕生心血,甚至右眼失明。

安家正简介

安家正,1941年生,山东芝罘区人,出身于教师世家。1963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同年到文登一中任教。1978年调文化馆,主修《文登县志》。1982年调烟台教育学院,先后主讲过《当代文学》《现代文学》《美学》《影视文学》等多门课程。任讲师、副教授多年,1994年晋升教授。芝罘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常委。从任教开始就努力结合教学进行科研,先后印行过《怎样消灭错别字》《中学生逻辑例话》《从样板戏学修辞格》等小册子;80年代开始,参编多种高校文科教材,其中《当代中篇小说选讲》有较大影响;90年代出版专著《胶东当代文学史略》和《峻青创作论稿》,为地方文学史的开拓性著作,在地域文化的理论研究方面有所建树。退休之后又写出了长篇历史小说《戚继光》和《张弼士》等。

□“创作一本经得起考究的文献资料”

3月中旬,在安教授家只有十二平方米的书房里,记者见到了一本被印成书籍的《胶东通史演义》,共分四卷册,八十万字。安教授说,这就是他耗费三十多年创作的书籍,目前已自费印刷了20本左右。

安教授向记者介绍,胶东历史源远流长,这本通史囊括了从史前到近代的胶东地方历史,包括胶东的名人轶事、特色鲜明的胶东文化等。

城市,可以被称为是一本“可读”的历史。安教授说,其

实,每座城市都是一部独特的、连续的人类文化记录簿。烟台历来不少各种文化历史,前人创造了“仙道文化”、“葡酒文化”、“开埠文化”……然而,历尽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斗转星移,后人只有努力发现、界定、保护、传承、拓展城市的文化个性与特色,才能构建起一个轮廓清晰的文化城市形象。

“打造蓝色经济,也少不了以文化强市做基础。”安家正说,这也正如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稳健成长来说,看起来虽不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大到一座城市、一个地区,更要有自己的文化品位和个性。

“一个城市的文化个性只能从地域文化的亮点中寻找,而胶东历来就是文化特区。”在2008年出版的《胶东半岛鸟文化》一书中,安教授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这也是他创作《胶东通史演义》的原因。“我希望能创作一本可以经得起考究的文献资料,让胶东人士更好地了解本土历史,增强乡土凝聚力。”

□为寻历史遗址走遍山头

在烟台土生土长的安家正,对自己的家乡有着特殊情怀。安家正说,我是胶东人,几十年来都在研究胶东历史,也十分珍爱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胶东文化。“一部八十万字的通史,能让后人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最真实的胶东文化。”安老自信地说。

在安家正的小书房里,摆满了各县市区,不同版本的史志、文史。令人吃惊的是,安教授不仅收藏,而且一一仔细看过。以龙口市志为例:最先是简志,后来又出版了一部正志,安家正对照两书看了一遍,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蓬莱、栖霞、海阳各地的学术活动,安教授均闻讯赶去。上世纪八十年代,文登举办了两次以“圣经山到底是不是全真道教发祥地”的国际研讨会,为了找到山上72庙的遗址,当时年近花甲的老人把整座山头走了个遍;安教授对胶东历史情有独钟。有次应邀去海阳参加座谈会,会后,安教授既不去金沙滩看海景,也不去招虎山看风景,只要求当地部门带他去看看“嘴子前”古墓遗址。

“为何跨国公司在各地都要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安教授认为,本土人才的乡土感情和对本地地域文化的熟稔,可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后劲。因此,也只有生在长在胶东的胶东人,才能用浓烈的乡土情怀来演义通史。

□写书三十年累得右眼失明

历经三十载,成稿八十万字,一本胶东通史书稿,倾尽了老人的心血和汗水。

三十年前,正值年轻力壮的安家正已经翻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安老发现,关于胶东文化的记录多而杂,想要写出一本专门的胶东本土研究专著,非得深入研究、到各地探访调研才行。安老说,写这本书从开始准备时就打算出版,不能草率从事。

三十年来,安老的空闲时间都是在家里的这张老书桌上度过。灯下整理、草拟、誊写,草稿扔了不计其数,卡片、笔记本能装上半麻袋,光是后来的钢笔字草稿纸就装了满满的八大盒。在安老的书桌上,放着一个放大镜,老人想写点东西,只能依靠放大镜。“写书累得右眼失明,左眼也仅

有0.25的视力。”老伴邹淑香说起来就眼圈发红,如今,为了保护仅剩下的0.25的视力,邹阿姨每天都要给安老读书读报。

写书的困难却远不如收录、甄别史料来得艰难。第一册写的是远古时期,从白石文化到两汉。安老说,由于那个阶段有关胶东文化的史料记载少之又少,质量也差,要想给后人留下丰厚且又真实的历史资料,安老不得不跑遍全市各个地方的图书馆,遇到有考究的书籍,即使跨市跨省,安老也要几经辗转弄到手;第二、三册涉及到封建社会的兴盛和衰落,史料虽多但难辨真伪。第四册写近代史,史料虽多,但争议性也大。这些都需要安老翻阅大量史料,去伪存真。

□全书模仿《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写作手法

安老说,《胶东通史演义》侧重于向社会人士普及历史知识,书中并不做任何的学术研究,用了述而不作的写志手法。

已成稿的四册书中,注重对历史细节的生动记述,从记述重大历史事件到记录杰出人物,从社会变革到民俗变迁,语言力求通俗易懂,叙事生动形象。安老在撰写通史的时候,模仿了《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写作手法。名为胶东通史演义,却是正史的通俗化。考虑到书籍面临的读者群将是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以上,安老还把文言文都翻译成了白话文。

“书中涉及的历史资料力求经得起推敲。”安老说,书中不用有争议的、不准确的材料。遇到实在绕不过,或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传说,就以附录的形式记载,与书中的正文分开。

老人一生的文艺创作有32本书,与老伴住在一栋不到五十平方米的三居室里。老人对该书的未来充满信心。“文化要被物化,必须有真实可触的物质作为载体。”安老说,一座城市最具持久的竞争力仍是文化。想一想,每座城市里都有相似的鳞次栉比的高楼、四通八达的公路、绿树成荫的公园,而要彰显一座城市的特色和个性,只有从本地的文化入手。一部经得起推敲的胶东正史演义,将会是港城跳动着的文化脉搏,闪耀出胶东地区的光辉历史……

新闻推荐

14个园区入驻1.5万家企业, 未来烟台市将积极创建一批海洋经济特色园区

YMG记者王鸿云摄影报道昨日,记者自市商务局获悉,最新统计数字显示,目前烟台市省级以上园区共入驻企业1.5万家,累计引进千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953...

龙口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龙口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