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城乡携手齐跨越

烟台日报 2010-12-29 18:47 大字

2006年到2010年,全市村镇建设共完成投资249.6亿元,为“十五”期间的2.5倍。其中生产性建筑完成投资97.8亿元,住宅完成69.9亿元,公共建筑完成25.9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56亿元。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烟台市从2006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抓好500个村庄的综合整治工作,并验收达标。按照整治进度,连续三年由市级财政实施了村庄整治达标奖励补助,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近7000万元,整治出达标村庄1419个,三年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到村庄整治20多亿元,村庄整治已经初见成效,整治力度和整治效果都处于全省前列。

2009年起,烟台市开展了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或启动整村改造项目521个,新建农房16万余户、1400多万平方米,改造危房2.1万户,完成投资超过260亿元。

从2006年起,烟台市开展了“3+1”联手共建新农村活动,全市共有641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小康村与6502个村庄开展了结对共建,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0.04亿元,帮助引进项目11437个,兴办企业608个,完成旧村改造861个,新建文化体育活动场所1930个,培训农村劳动力59万人次。

手拉手,心连心。这五年,烟台城乡统筹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

烟台市将城镇和乡村纳入统一的经济社会发展大系统,打破城乡分割,实现城乡一体融合发展。重点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组织建设“六个一体化”,实现了城乡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融合与发展。

统筹城乡规划走好“一盘棋”

昨天,记者走进龙口南山新和社区,社区里楼房风格优雅,多为4-6层楼房。社区里居委会、幼儿园及文体设施等一应俱全。这里是龙口市最大的新型农村社区,由北树口村、南树口村、东韩家村、西韩家村、韩家洞村、丹岭村等21个村庄合并而成。城乡差别在哪里?这里很难看到。

来到居民韩月贤家里,顿觉暖意融融。“我们这里都是地暖,每个房间都很暖和,比以前的土炕强多了。”韩月贤笑着说。她原是韩家洞村村民,2009年以前一家人以种植苹果为生,搬到新合社区后,他们分到131平方米的大房子,一家人都成了上班族。韩月贤说,现在集团给他们缴纳农村养老保险,没想到做了一辈子农民,将来也能领到养老金了。

2009年,龙口市将全市600多个村庄规划建设成100处新型农村社区,全面加快农村社会形态向城市社会形态靠拢,计划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建设任务。龙港街道金沙海景社区、诸由观镇台上社区、新嘉街道龙城国际社区……今年该市全面启动了22个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

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化规划先行。“十一五”期间,烟台市初步构建起了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以县域城市为骨干,以重点镇、中心村为基础,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市、县、镇三级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观念,全面加快城乡统筹和一体化进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子。

牟平构建了以城区为中心,牟平开发区和沁水韩国工业园为两翼,区域中心镇为支撑、一般镇及保留村庄为基础的现代化滨海新区发展格局;

招远围绕金都特色,构筑了“一城两区三轴线”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一城”即老城区,“两区”即开发区和滨海新区,“三轴线”是依托市域主干公路形成的经济及城镇发展轴线。在市域范围内形成“中心城市—小城镇—中心村—村”四级网络;

福山区将所辖六个镇街全部纳入全区的大规划中,同步进行路网、电网、管网等基础设施以及产业发展、功能分区的一体化布局,进一步明确镇街发展的方向和定位,超前做好镇街驻地和农村集中居住区的控制性规划。规划引领发展。如今,在烟台这片沃土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已经成型,为“十二五”的快速发展铺就了坚实根基。

统筹产业发展给力镇村经济

时下已进入寒冬时节,招远市玲珑镇罗山李家一派繁忙建设景象,一排排现代化养殖牛舍相继盖起。今年11月,该镇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引进了总投资达3.2亿元的“雪龙黑牛”项目,建立雪龙黑牛山东招远牧场,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前期建设5000头高档肉食黑牛养殖基地,后期还将建设规模达1万头的养殖基地。

玲珑镇镇长王连成介绍,这是一种“农户”加“养殖基地”的模式,前期投资方提供母牛,小牛的养

殖分散在农户家,养大之后送到养殖基地。按照该镇31个村庄,1万头的养殖规模来算,至少有半数村庄的农户从中收益。罗山脚下水草鲜美,生态环保,百姓家的秸秆可以拿来喂牛,肉牛生产的有机肥又可以为果树、蔬菜提供有机肥,这是一条一举多得“生态产业”链条。将来,该镇还将建立起集肉牛屠宰、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有效地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俗话说,一招鲜带来满盘活。小城镇上承大中城市,下连广大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节点”和“纽带”。近年来,烟台市着力提升小城镇的发展水平,大力发展镇村经济,为城乡统筹发展注入强力发展后劲。

“十一五”期间,一批特色鲜明的重点镇、中心村成为引领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生力军。以栖霞桃村为代表的交通兴镇、以莱州沙河为代表的市场带动、以招远玲珑为代表的工业主导、以龙口诸由观为代表的产业化带动等小城镇建设先进典型,以及龙口南山强村兼并、蓬莱南王产业化融合、招远九曲蒋家整体搬迁、莱阳濯村企业带动等村庄发展先进模式,为全市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近年来,烟台市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北部沿海城市群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临港工业和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形成全市乃至全省最具活力的经济板块;南部交通干线城市带主动接受烟青两地双向辐射,推进机械、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能源、生物和旅游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形成烟台市南部重要的经济隆起带;小城镇依托良好的交通和基础设施条件,发挥资源、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宜向城镇集聚的产业要加快向城镇集聚,适宜向农村发展的产业要积极向农村扩散,最大限度地实现城乡信息、资本、物流等要素的互通和一体化发展。

统筹公共服务共享发展成果

如何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城乡居民?五年来,烟台市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医疗、养老保障、教育等。如今,横跨在城乡之间的“鸿沟”正在被填平。23日,记者在莱州永安街道办事处周家北流村看到,5座新建的垃圾转运站以每座100米的间距排列在中心街道的南端,村容整洁干净。“我们村的环境和城里一样好”正在运动器材上锻炼的刘希丰老人说。近年来,烟台市农村环卫管理城乡一体化建设也得到了全面推进,一是整“乱”,保障村民行车顺畅;二是治“脏”,保障农村环境洁净;三是造“亮”,提升农村生活环境档次。在蓬莱,当地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立起以市级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抓好30个农村中心卫生室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市、镇、村三级人力资源市场和信息网络建设,大力推行订单式、定向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构建城乡一体的教育体系,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2009年撤并小学10所、初中2所,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大城乡教育交流力度;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医疗、教育、住房和突发性困难等为重点的专项救助制度。

“十一五”期间,烟台市农村养老保障有了历史性变革,特别是过去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正在慢慢消逝。近日,烟台市再添5个新农保试点县,牟平区、高新区被列为国家级试点县,龙口市、芝罘区、莱山区被列为省级试点县。至此,加上去年已被列为国家级试点的福山区、开发区、招远市,烟台市现有8个县(市、区)被列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这意味着烟台市60岁以上的农民,每月可领55元基础养老金,另外个人账户养老金则实行多交多得。

2007年,烟台市在全省、全国率先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2008年率先全部免除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学生公用经费标准不断提高,农村小学和农村初中学生的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达到400元、600元,城乡教育共享发展成果。在着力提升镇村经济,强化新农村造血功能的同时,烟台市还重点实施了“3+1”联手共建活动。“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有641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小康村与6502个村庄开展了结对共建,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0.04亿元,帮助引进项目11437个,兴办企业608个,完成旧村改造861个,新建文化体育活动场所1930个,培训农村劳动力59万人次。

新闻推荐

龙口专场招聘帮残疾人就业

本报2月26日讯(YMG记者夏红尧通讯员徐立业董志伟)记者今天从龙口市职业介绍中心了解到,为帮助残疾人就业,龙口市举行专场招聘会,60名残疾人在招聘会上找到了合适的...

龙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龙口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城乡携手齐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