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新战场”,他们风采依旧 烟台市第二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落幕

烟台日报 2021-10-29 07:07 大字

第二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历经近两个月的招募海选及两天的赛前封闭集训,最终由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及生活服务业、现代农业三大赛道脱颖而出22个项目进入总决赛,共吸引了烟台各区市近50家优秀退役军人双创企业的参与。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形式,邀请企业高管、业内投融资专家等授课和评审,切实帮助退役军人解决创业就业问题,充分展示烟台市退役军人双创风采,为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提供平台和资源支持。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秦菲 摄影报道) “有人说情怀不能当饭吃,我就非要把情怀和创业放到一起,做出一番事业来!”在烟台市第二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决赛现场,退役军人梁文杰路演时说。戎装褪去,梦想在心中点燃,创业在脚下实现。昨日上午9点,主题为“立时代创业创新潮头 展烟台退役军人风采”的第二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决赛在烟台自贸区国际人才港举行。

从保家卫国“军人梦”

到保障民生“创业梦”

1995年,入伍六年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十五军、武警黄金十七支队的孙利明,放弃了安稳舒服的“铁饭碗”,拿着转业费和从亲戚朋友东拼西凑的钱,开始艰辛的创业之路。20多年来,他坚持“老百姓的口碑是检验产品品质的唯一标准”,做消费者满意的诚信企业,从养猪、屠宰一步步发展壮大,到加工包装成品、组织销售渠道,建立起完善的“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合作平台。如今,康利达(莱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康嘉达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已带动500余人就业、近百名退伍军人再就业。

谈及项目的创新点,公司员工林伟浩告诉记者:“我们打破常规实行线上线下销售,通过线上线下数据库结合操作的形式,做到服务客户更精准化、便捷化、专业化。线上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积累客户信息资料,反馈消息,汇集到自身的网络平台,线下通过各大商超柜台、实体店铺铺设等,进行品尝式销售,积累客户信息资料,汇集自身的网络数据库。同时严把产品质量,提高销售量。”

在众多优秀项目中,康利达凭借双线运营的理念和日平均营业额100万左右、客户反馈回购好评率98%以上的“硬核实力”脱颖而出,斩获传统产业及生活服务业组赛道一等奖的佳绩。在现代农业组,一等奖获得者龙口市南村果园果业有限公司的邵刚,坚持打造走出国门的“红苹果”,现拥有117个知识产权,项目去年销售额3000万元。高精尖项目云集的新兴产业组,烟台军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出的新一代水下便携式可见光通信系统,俘获大赛评委们的青睐,获得赛道一等奖。

现场签约助力

退役军人追“梦”

退役军人要创业,往往需要“摸索着”前行的巨大勇气。怎样才算高质量创业创新?在本次入围的22个项目中,涵盖了军用、民用、教育、科技、农业等领域,记者发现“健康”“智能”“幼儿教育”是退役军人现场项目路演中的高频词。而在项目组成团队中,退伍军人、高级技术人员及党员是每支队伍必不可少的骨干核心成员。

退役军人是社会宝贵的人力财富,军创企业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赛现场,针对每个项目的优势点、创新点及目前存在的行业痛点、问题困惑,评委专家都深入浅出的逐一对要素进行点评和指导,“同类项目这么多,你认为你的特点在哪里?”“这位战友,有个尖锐问题,项目体量这么小,你将来打算怎么扩大规模?”

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既是智力“角逐战”,也是人才“英雄帖”。小工作室海阳市木思刻工艺品店虽然只获得了优秀奖,但也在现场收获了评委专家改进意见,“其实你的产品很适合讲故事,可以注入文化元素,再尝试直播带货的途径,相信可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大赛路演,绝大多数军创企业表示,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为资金短缺问题。为让“最可爱的人”成为“最有用的人”,助力退役军人创业项目走得更稳更远,大赛组委会邀请产业链企业,现场与三个赛道角逐出的一等奖项目进行一对一帮扶签约,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合作,解决退役军人创业的后顾之忧。

更令人惊喜的是,大赛组委会将根据决赛成绩和调研情况综合评选,推荐优质军创项目参加省赛、国赛。

新闻推荐

在城市更新中“变革”

◥深圳(潍坊)科技工业园设计效果图。(资料图片)□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高文刘杰文/图一个城市要找准...

莱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莱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