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新时代海洋经济发展最强音

潍坊日报 2021-10-18 08:37 大字

冲浪鸭水陆两栖观光巴士。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晓光摄对虾新品种。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晓光摄博览会现场。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许凯摄▲潍柴发动机引起参观者的兴趣。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晓光摄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付凯刘福文宋玉璐

◆系列活动

>>>APEC潍坊“蓝色市民”成长计划

10月17日下午,APEC潍坊“蓝色市民”成长计划实施活动在富华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据悉,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是中国在APEC框架下成立的首个海洋合作组织。2020年,由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首提和主推的“APEC蓝色市民倡议”被APEC海洋与渔业工作组纳入APEC海洋环保行动实施计划,以提升公众海洋意识。APEC“蓝色市民”成长计划的推动,对提升公众海洋素养,转变对海洋的认知与行为模式,促进公众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爱护海洋、经略海洋具有重要意义。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付凯)

>>>海洋种业发展论坛

10月17日,第三届潍坊国际海洋动力装备博览会海洋种业发展论坛在富华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会上,举行了莱州湾滩涂生物碳汇实验室揭牌仪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孔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莉,中国三倍体牡蛎产业联盟理事长、青岛前沿海洋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郭希瑞作了演讲。

据悉,黄海水产研究所是我国成立最早的综合性海洋渔业研究机构,高端人才荟萃、科研实力雄厚,多年来与潍坊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共同成立的莱州湾滩涂生物碳汇实验室将为潍坊海洋渔业发展提供新的智力支撑、激发新的发展活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蓝色动能”。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福文)

>>>海洋动力装备产业高端论坛

10月17日,作为第三届潍坊国际海洋动力装备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的海洋动力装备产业高端论坛在富华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论坛上,俄罗斯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山东天瑞重工董事长李永胜,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吕坚,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晓青,浙江大学海洋研究院副院长冷建兴均围绕海洋动力装备产业分别作了专题演讲。

与会人员表示,专家的演讲内容丰富、理念新颖,对海洋动力装备产业提出了许多新论断、新观点,对加快海洋强省、海洋强市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下一步,潍坊市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把专家的研究成果和指导意见深度融合到主攻“海洋经济”战场上去,加快海洋动力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宋玉璐)

鸢都喜迎八方客,金秋十月硕果香。10月17日,以“向海进军·动力赋能”为主题的第三届潍坊国际海洋动力装备博览会在富华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上午9时,开幕式现场高朋满座,掌声雷动。

“潍坊国际海洋动力装备博览会,已经成为潍坊海洋发展的靓丽名片。”

“海洋经济在我国高质量发展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将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中作出重要贡献。”

潍坊市将一如既往地为大家在潍发展提供一流服务,共享蓝色发展机遇、共创海洋经济发展的美好未来。”

……

领导和嘉宾的致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传递出共谋合作、共享机遇、共促发展的强烈愿望。

本届潍坊国际海洋动力装备博览会,是经山东省政府批准,由省自然资源厅、省海洋局和潍坊市政府共同主办的海洋经济博览会。吸引了18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9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到场参展参会。

开幕式结束后,一系列高层次的论坛和项目推介会活动轮番登台。

作为第三届潍坊海洋动力装备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的海洋种业发展论坛,充分发挥汇集智力资源的优势,邀请数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作演讲报告,交流思想、解疑释惑,提出了许多关于海洋种业发展的新颖观点和理念。

水产种业是农业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渔业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保障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促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根本。

“打造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对虾良种选育平台、培育国产化的对虾良种是解决对虾种源‘卡脖子’问题的关键。”作为潍坊人的老朋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孔杰在论坛上作了题为《南美白对虾种业发展分析》的报告,对建设对虾种业硅谷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据了解,位于潍坊市昌邑市下营镇的邦普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对接,并与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孔杰合作,积极开展水产种质技术攻关,进一步推动了“政学产研深度融合、育繁推一体化”完整产业链条的延伸。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革新,同样也不能缺少资金的支持。

而就在日前举行的在海洋中小企业投融资路演暨项目推介会上,潍坊市组织了40余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路演推介、研讨洽谈,并邀请了银行、投融资机构等组织的负责人,为企业融资的良性发展把脉问诊。

为加快推进潍坊海洋动力装备产业转型升级、迈向高端,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擦亮“国际海洋动力城”的金字招牌,在17日上午10时举行的海洋动力装备产业高端论坛上,来自动力装备领域的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们齐聚一堂,集思广益,为海洋装备产业发展、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建言献策。

“这项磁悬浮动力技术,在海洋装备上可以说是前景广阔,目前我们已经研发出了11个产业方向。”俄罗斯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胜在演讲时自豪地讲述着公司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在他身后的大屏幕上正播放着“磁悬浮鼓风机”“磁悬浮发电机”“ORC余热发电”等最前沿的科技应用成果。

向深蓝进发,天瑞重工剑指海洋动力装备产业,雄心勃勃。

作为一家从事磁悬浮动力装备和高端凿岩装备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他们并不满足于研发节能率高达37.7%的磁悬浮鼓风机,也不囿于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的殊荣。天瑞的心之所往,是成为我国、潍坊市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支撑,并向海洋工程装备进军,助力潍坊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蓝色经济”就要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

17日下午3时,APEC潍坊“蓝色市民”成长计划实施活动如期举行,进一步拉近了海洋与普通市民之间的距离。

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是中国在APEC框架下成立的首个海洋合作组织。2020年,由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首提和主推的“APEC蓝色市民倡议”被APEC海洋与渔业工作组纳入APEC海洋环保行动实施计划。

“全民海洋意识大幅提升,有助于海洋人才储备,助力海洋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这也是‘蓝色市民’成长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正华研究员通过视频连线的形式,介绍“蓝色市民”的成长背景与内涵。

什么是“蓝色市民”?刘正华介绍,我们需要提高公众的海洋素养,确保海洋之于人类福祉、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多重价值和服务得到广泛理解,深刻改变人类对海洋的认知与行为模式。学习了解蓝色服务,乐于探秘海洋,选择为美丽海洋付出行动的市民都可以被称为“蓝色市民”。

“我们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保护海洋,保护海洋环境,宣传海洋环保理念。”就读于山东海事职业学院20级航海二班的孟嘉欣,与现场嘉宾分享了她成为一名“蓝色市民”的成长故事。

活动现场,潍坊市海渔局还为参加本次活动的学生代表准备了一本《蓝色市民成长日志》,来记录更多有价值、有温度的“蓝色市民”成长故事。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现阶段,全国沿海各省市都将海洋发展作为重大战略机遇、历史机遇,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未来竞争和发展的主战场。作为环渤海重要的海滨城市,潍坊市正将“海洋经济”作为主攻的“五大战场”之一,以攻坚姿态引领潍坊向海图强。

新闻推荐

莱州人社局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点对点”实名制服务

本报讯(通讯员张楷敏)针对2021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莱州市人社局通过开展就业见习、支持灵活就业、支持自主创业、提供“不断...

莱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