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艺”迸发新魅力 烟台展区“一县一品”成亮点

烟台日报 2021-09-19 16:09 大字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王修齐 摄影报道)昨天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上,烟台展区依然是C馆中“最亮的星”。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烟台展区带来答案。

烟台市委宣传部打造推出的“一县一品”板块中,集中展示艺术面塑、剪纸、草辫、陶艺、梨膏熬制等具有烟台历史底蕴的优秀非遗传承,展现出港城工艺大师的最高水准。

他们坚守传统——

短短几分钟时间,一只“愤怒的小鸟”就从她的手中诞生。对于“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获得者王晓燕来说,面塑早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她从小受家庭环境影响,“闲下来就会做点东西。”王晓燕告诉记者,获得“山花奖”之后,自己接触的东西多了,看到的东西多了,眼界也就开阔了。为了更好地展现人物形象,王晓燕在做一件作品之前,会充分了解人物个性以及经历。“林黛玉性格是多愁善感的,所以在制作时,就要含蓄表现,以冷色调为主。王熙凤性格比较张扬、豪爽,在制作时我便用了红色来衬托……”王晓燕介绍,一件作品单从酝酿到设计制作,就需要十几天的时间。

而对于民间文艺工作者来说,好的东西需要传承下去。“传承,首先要让孩子们有兴趣,这就是我为什么现在会选择一些符合大众口味的作品,创作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作为创作原型的原因。”王晓燕说。

烟台陶艺、莱州草辫、剪纸……他们一直坚持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

他们励志创新——

当传统技艺和创新元素相结合,必定能碰撞出绚丽的火花。蓬莱八仙葫芦的葫芦灯就是其中之一。

“这次带来了十几种葫芦产品,有葫芦手串、项链、挂件等,来询问的人络绎不绝。”蓬莱八仙葫芦展位负责人宋玉良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雕刻传承人,他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进行融合创新。“这是我们的‘独家绝活’葫芦灯,与以往雕刻不同,制作葫芦灯采用特制的电钻,在葫芦表面钻出圆孔,通过圆孔组合形成花朵或是心形的图案。”宋玉良介绍,“目前葫芦灯已经获得国家专利。”

“我转了各个地市展区一圈,也有不少葫芦制品,就属这一家的葫芦浮雕工艺最好,我刚预定了一个浮雕玉兔葫芦。”一位参观市民告诉记者。

莱阳慈梨膏、烟台绒绣、胶东彩塑……烟台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新闻推荐

烟台“文化强军”闪耀中国国际文旅博览会 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今日开幕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王修齐济南报道)9月16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文旅博览会以“庆...

莱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莱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