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让企业舒心又贴心 全流程电子化 不见面评开标

烟台晚报 2021-09-10 07:34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 姜旭东 YMG全媒体记者 权立通)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充分发挥全市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的作用,本着“勇于探索、敢于争先”的理念,不断探索尝试新的交易模式,交易服务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不仅获得了“2020年度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十佳机构(区县级)”荣誉称号,而且在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运行评价考核及全市招标投标营商环境评价考核工作中,均排在县市区前列。

全流程电子化。2018年7月,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全市各县市区范围内率先上线运行了“烟台市建设工程电子招投标交易及监管平台”,实现了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全流程电子化;2020年8月,作为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分中心试点,率先实现了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交易;2021年5月,顺利完成了烟台市首个应用“电子双信封”招标方式进行交易的交通工程项目,同时,也是我区首个使用全市统一的“交通工程电子交易系统”进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的项目,我区交通工程项目也全面实现了全流程电子化交易。

评标实现“远程”化。2020年9月,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市中心联动完成了烟台市首个采用“远程异地”评标的项目,正式具备了远程异地评标能力;2021年6月,与莱州分中心合作完成了烟台市首个县域间“远程异地评标”项目,促进了烟台市远程异地评标应用由“市县联动”向“县域联动”持续深化;2021年7月,与青岛市城阳区联合完成了全市首个跨地市县域间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再一次拓展了烟台市县域远程异地评标范围的“边界”,进一步提升了福山分中心远程异地评标的能力和水平。

开标实现“不见面”。按照上级有关部署,结合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行了“不见面开标”交易新模式,实现了潜在投标人不到现场,网上进行投标、参加开标和评标答疑,仅评审专家到场评标,并采用视频会议直播的方式,将整个开标仪式过程向投标人同步进行了在线直播,彻底改变了过去企业“背着标书到处跑”的投标方式,实现了企业投标“零跑腿”,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实实在在为企业节约了投标成本,同时在疫情期间也最大限度减少了现场人员聚集,降低了疫情在交易场所的传播风险。

建设工程项目评标实现“隔离化”。结合公共资源交易分中心场所设施标准化建设工作要求,为每一间电子评标室均配备了一间单独的代理工作室,并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壁挂电视、IP电话系统、会议广播系统、监控设备等,通过这些设施设备,实现了代理工作室与评标室的“不见面”互联互通。既保证代理机构人员与评审专家在评审环节的物理隔离,又保证了评标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设备进行必要的“不见面”沟通和交流;同时,监督部门也能够通过代理工作室内电视监控画面,对评标全过程进行监督,最大化减少了评标环节中人为因素干扰。

新闻推荐

韵达快递公司补发拖欠工资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任雪娜)9月5日,莱州市民孙先生向本报记者打来电话表示感谢,莱州韵达快递公司补发了拖欠他的工资。9月2...

莱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