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烟台是永远挚爱的热土
□方远
初曰春的长篇小说《一号战车》入选文学好书榜2021年7月榜单,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毕竟这个榜单是由中国出版协会文学艺术出版工作委员会下属40余家专业文学出版机构联合推荐,经各社社长、总编辑投票,精选出来的当月最新的文学好书,算是权威榜单。
入选的有23本好书,其中有张炜先生以及蒋子龙、刘震云、祝勇等名家的力作,这意味着初曰春在文学界有了一席之地。但我清楚,他能拥有今天的不凡成绩,不是三天两日的工夫。
回想起来,我见证了在初曰春文学创作方面的成长历程。
很多年前,我跟初曰春就是无话不谈的好兄弟了,那时候论的是老乡关系,他是牟平人,我是莱州人,共同生活在泉城济南,自然多了几分亲近。
不过,那会儿他忙于事务性工作,在众人眼里仅仅是个文学爱好者。他起步很晚,如果没记错的话,他第一次发表小说是在2013年,文笔稍显稚嫩,我甚至劝他放弃写作,要知道写小说只是个外表光鲜的营生,其中的艰辛常人难以想象。
可我发现,初曰春有股子倔劲儿,他非要“折腾”出点儿动静来。某次聚会,我就此跟他开玩笑,数落他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非要跟自己较劲。他当时一扭头,像是在自言自语,说假如时机成熟,会辞掉现在的职务。
我一笑而过。哪知没过多久,他竟然专心搞起了创作。很显然,他骨子里是胶东人的性情。但我着实为他捏了把汗,文学这条路不好走,光有一腔热情白搭。我是真为他着急,盘算着跟他好好聊聊,最好还是走仕途。还没等约时间,初曰春打来电话说:“方远哥,你上次讲的那个故事细节很有意思,我想写个短篇小说,你不会怪我偷走你的素材吧?”也不知什么原因,此前想好的那些说辞全忘了,我鼓励他尽管写,别有太多顾虑。
那个故事是胶东沿海的民俗,我将其写进了我的长篇小说《大河入海流》中,他只是无意中听我讲过,便萌生了创作短篇小说《晾小脚》的念头。这说明他对事物是敏锐的,这正是写作者必备的素质之一,这也让我对他的小说有所期待。
转过天来,他把作品发了过来,我嘴上埋怨他写得太快,眼前却是一亮。我发觉初曰春不但具备讲故事的能力,而且有着自己的文学主见。在他虚构的空间里,他把那个故事置入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生动的细节、凄美的结局,传递给读者的是朴素的爱国情怀,令人感慨万千。
我没再劝他,反而用欣赏的眼光关注着他的作品。当然,我没少批评他,因为他写作速度太快,最初的时候只顾得去编故事,忽略了对语言的训练。他非常虚心,沉下气来读了好多经典名著。为了放慢速度,直到现在,每次写中短篇小说,他还是坚持手写文稿,也够传统的。
初曰春进步神速,之后的作品让人看到了他的天赋。举个简单的例子吧,他的另一个短篇小说《狗尾花开》也是抗日题材的作品,他把人性刻画得淋漓尽致。看来他的心态不错,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为了写好那不足万字的作品,先后五次驱车回牟平老家,搜集相关素材。文学也好新闻也罢,讲究的是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说归说,真正能甘于吃苦的人终究是少数。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初曰春做到了。
再后来,因在文学创作上小有成绩,初曰春调到了北京。众所周知,北京是文化中心,那里的环境适合他的发展,这也让我更加看好他的未来。
这期间,我们时不时地通过微信交流心得体会,我欣喜地发现,初曰春的创作越来越成熟。
第二年,他的《破冰之战》和《父亲的“一大”情结》分别获得金盾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前者是公安部的最高奖,而且后面还出了部热播剧《破冰行动》,跟他聊天我自然会提到这一作品,但他说影视剧与他的报告文学无关,他更在意的是那篇千余字的散文。
也是,初曰春把视角放在了故乡,用家族历史来反映党史,在虚虚实实的细节中,给正能量主旋律的故事注入了文学的力量。落到字面上仅是这么一句话,但很多写作者难以驾驭。
正是因为这篇散文,我发现了初曰春创作的一条规律——只要是虚构的作品,初曰春会执拗地将昆嵛山、鱼鸟河等牟平的地理坐标写进去,而且乐此不疲。前面提到的两个短篇小说如此,他所创作的长篇小说亦是如此。
行文至此,该重点讲讲他的新作《一号战车》了。
上个月,在济南图书博览会上,出版社举办了一场新书分享会,我受邀出席。作为嘉宾,我从文学创作的角度上讲了个人对这部作品的印象,对其他事情只是点到为止。
其他事情指的是初曰春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
有个节点,初曰春是在当年天津爆炸事故后,被上级紧急召集到核心爆炸区的。当时我牵挂着他的安危,发了若干短信,他都没回复,事后他向我解释,说当时心情非常糟糕,人祸不比天灾,完全可以避免。
随后,初曰春正式在北京安顿下来,并告诉我,计划为消防写部长篇。我说这是好事儿,消防题材的作品很少有人涉猎,注定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他告诉我,希望能达到那样的效果,让更多的人关注消防安全,进而让每个家庭都平平安安的。
理想与现实总是像对苦苦相爱的恋人,文学创作说到底靠的不是耍嘴皮子的功夫,初曰春很快陷入了苦恼。
我俩都是夜猫子,时常在深夜里互通有无。那一时期,初曰春痛苦而焦虑,因为他最初产生为消防队伍创作的念想是在2008年,那一年,山东消防去四川抗震救灾,是除了川渝之外第一支抵达灾区的队伍,也是救人最多、带的装备最齐全的队伍。通过那次跟天灾的搏斗,他看到了基层消防员的很多故事,也就开始搜集素材。
问题是消防队伍里感人肺腑的事迹太多,他熟悉的战友也牺牲了,素材多了,他反倒不好下笔。这就好比种庄稼,没有合适的种子,再好的土地也长不出好作物。
初曰春又开始较劲,先后去了天津、四川、山东、江苏、贵州等地,乃至西藏。几乎是走了大半个中国。整整三年,他仍旧没找到感觉,难受得要命。
我没少安慰初曰春,但效果并不明显。还好,初曰春度过了瓶颈期,他兴奋无比地对我说,哥,我从咱老家寻到了种子。
初曰春先去了龙口,又回了老家牟平,他的战友张加振和张辉分别组织了一批最基层的消防员,帮他安排了“见面会”。他责备自己是个笨蛋,先前忽略了一个群体——政府专职消防员。
简单介绍一下这一群体。
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大形势下,消防力量严重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消防系统征召优秀社会青年,把他们培养成了赴汤蹈火的忠诚卫士。
任何新生事物都会遭遇困难,消防部门从打基础着眼,在政策上予以保障,让这部分年轻人成为消防的新生力量,也成为初曰春笔下的人物。
初曰春把那一群体虚构为作品里的主人公之一——大老柳。大老柳是政府专职消防员的缩影,代表的是鲜为人知的群体。作品里的大老柳非常接地气,也让初曰春成为国内首位塑造专职消防员形象的作家,也让他的《一号战车》成为国内首部反映改制期消防救援队伍风采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初曰春还是老“套路”,把老家的山山水水揉进了作品里,以至于好多人向他打听鱼鸟河是否真实存在。初曰春蔫儿坏,总是笑而不答,如果非要问个子丑寅卯,初曰春总是跟人家念叨烟台消防这支队伍有多牛,进而不厌其烦地宣传故乡的美景和美食。
初曰春说,原因其实很简单,人都是有私心的,因为故乡烟台是永远挚爱的热土,他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
新闻推荐
重执行 重担当 重落实 莱州夏邱镇聚焦发展 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
本报讯(通讯员张前前YMG全媒体记者寿锐)以实干促发展、以实绩论英雄。为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今年以来,莱州市夏邱镇统筹开展...
莱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