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刘文祥曾南征北战六千里,转业回乡后,依然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七十年报国为民不忘本

烟台日报 2018-11-15 08:14 大字

“月儿弯弯,星光闪闪,我们都是儿童团。站岗放哨,又当侦探,盘查行人捉汉奸。”日前,莱州市城港路街道马郭庄村91岁老党员刘文祥,面对记者采访,回首那段峥嵘岁月,又唱响了那首铭记一生的《抗日儿童团歌》。他声音低沉,布满皱纹的脸庞看不出表情,却顿时让人感到心灵震撼、热血澎湃。

刘文祥1927年在马郭庄村出生,当时家里生活窘迫,一年中半年吃不上饱饭。1943年,16岁的他不想再给家里增加负担,就去哈尔滨闯荡,当了3年的木匠学徒。“出徒之后,我就多一天也不想干了,准备去当兵。掌柜的说,你要是参军,我给你找个人介绍,于是找到他叔叔一说就成了,1947年10月我就参军了。”刘文祥说。

在部队参训3个月,刘文祥被编进高射炮团,担任司号员。对此,刘文祥很不乐意,他希望去冲锋杀敌。指导员开导说,司号员作用很大,军队的日常生活、训练和作战基本上都要听号音指挥,上百个号谱必须背得滚瓜烂熟,不能犯错,一旦出错部队就乱了。

哩嘀嗒哩哩哩,嗒嗒嘀嗒……冲锋号、起床号、熄灯号、联络号,至今91岁的刘文祥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上百个号谱。

正式进入高射炮团后,刘文祥和战友们开始了横跨近6000里的南征北战。刘文祥回忆,他当兵以后就参加了辽沈战役,之后又参加了平津战役。在征战中,刘文祥很快就有了立功表现。“在北平住了两个多月,又去了山西太原,当时我们布好了口袋阵,用重炮、轻炮轰炸了3个钟头,解放了太原,在那里我立了一次大功。”刘文祥介绍,那年他21岁,本职虽是司号员,但是看到我方通讯电话线被敌人炮弹打断,挂在树上,他便不顾战场危险,爬墙上树把线接起来,恢复了前线与指挥部的战斗通讯,因此得到嘉奖。

太原战役结束以后,刘文祥跟随部队继续南下,在汉口和广州驻扎,最后在雷州半岛跟战友们负责掩护步兵登岛。1950年的5月,海南岛全境解放。然而,美帝国主义又挑起战事,刘文祥和战友们一天未歇,从中国最南边向最北边进发,参加抗美援朝。

当时,美军的装备很先进,常常用飞机群轰炸的方式袭击我军。在刘文祥的记忆中,有一天的经历,他至今无法忘怀。“那天早上来了飞机,在我们阵地转了一圈,我们便问参谋打还是不打,参谋说打,结果炮响后飞机就跑了。可是顶多20分钟后,200架飞机出现在头顶上,他们用炸弹、机枪扫射我们的炮阵地,我们用高炮打他们的飞机。”刘文祥说,轰隆了一整天,最终我军获得了胜利,可是三个连队却牺牲了200多名战士。

随部队征战期间,因表现突出,1949年8月刘文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战争结束后,刘文祥转业回乡,依然发挥着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记得1958年9月3日下通知,让我领着民工去修海港,大家从早晨起来干到晚上,累了一整天,可是仍有工作没干完。”刘文祥说,现场怎么动员也没人愿意下水,见此情况身先士卒,他脱掉衣服、卷起裤子率先下水,之后大家就紧跟着下水了。

生活中,刘文祥一直教育自己的儿女,不能忘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我爸经常给我们讲他的革命故事,教育我们做人诚实,工作勤恳扎实,生活艰苦朴素、不能忘本,嘱咐我们一切听党的话、跟党走,多为国家做贡献。”刘文祥儿子刘芝航说,他们做晚辈的也一定会遵照父亲的教诲,爱国爱家,团结奉献。YMG记者姜乾通讯员王磊韩静张驰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莱州朱旺村入选首批省级美丽村居试点

本报讯(YMG记者苗春雷通讯员姜建丰李海燕)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了第一批美丽村居建设省级试点村庄名单,烟...

莱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莱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