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浞封故国到寒亭古驿
按行政区划,寒亭是地级市潍坊的一个市辖区。广义上的寒亭,可以拓展到1257.8平方千米的版图区域,而本文所探究的“寒亭”,更多的倾向于狭义上的寒亭,指的是“寒亭街”,是以寒亭镇为基础拓展开来的寒亭城区,甚至是特指寒亭镇东至圩子墙东门、西至浞河岸西门之间的镇区范围。这里,恰是这一座欣欣向荣、方兴未艾的潍坊北部新城发展的滥觞之地。
史书中所记古寒国在潍坊寒亭区一带
浞河从南而来,上游的东、西浞河各自流经仓上村东西,在村北合流为一,继续北上,最终穿越寒亭城区东片区。在康熙《潍县志》里,它“在县(潍县)东北三十里,名寒浞河,经寒亭八十里入海,源出本县车留庄。夏立寒国。”而乾隆《潍县志》说法更为详细,“河有两源,其西南一源出杨家庄,其东南一源出赵家庄,至仓上庄二水合流为浞河,绕寒亭而由容安入海。夏立寒国,故名。”
在距离上游东浞河东岸不远处,有一处巨大的封土,名“寒浞冢”,传说是夏代一位国君浞的墓葬。此处文物能否归于夏代尚不能定论,是否确属浞君之墓就更不能断言了。
虽史无定论,但这以“浞”为名的一水一冢,却把这方土地的历史发端引向了古老的夏朝。相传成书于春秋末年的《左传》最早提及了寒浞之名,称“寒浞,伯明氏之谗弟子也。伯明后寒弃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为己相。”这段文字中的“寒”字,作为地名(部落之名)第一次出现在了历史长河中,“浞”字作为人名亦然。寒浞,曾经是伯明氏一族中的一员,而这个氏族的部落之名为寒。
按照《左传》的记载,历史典籍里确有“寒”地,或称为“寒国”。那么这个叫“寒”的到底在什么地方呢?在西汉时期,平寿县属北海郡二十六县之七,在东汉时期则属北海国十八县之三,两汉北海郡(国)及平寿县的区域即今潍坊地区无疑。《后汉书·郡国志》中的记载,就“寒”的位置给予了我们明确答案:“(北海国平寿县)有寒亭,古寒国,浞封此。”再根据西晋杜预所言“平寿东有寒亭,即古寒国,盖寒浞所封”,古寒国的方位大致可以确定了,史学界的公认即今潍坊市寒亭区一代,而自古沿袭至今的地名“寒亭”,水名“寒浞”以及古迹名“寒浞冢”,都可成为这一判断的佐证。
古寒国名称之演变随朝代功能有不同
我们了解到这片土地上,在夏代确有寒国的存在,那这寒国之名又何以演变为“寒亭”呢?
在现当代的资料里,多言此地是在王莽篡汉之后“改国为亭”,在古寒国旧地改立“寒亭”,然后才有了寒“亭”这一称谓,这种说法非常普遍。然而遍查《后汉书》等典籍,均未寻见东汉王朝“改古国为亭”一说的出处。在元代编纂、现存最早的山东地方志书《齐乘》里,倒是有类似的说法:“葢古人图志详明,故国废城,皆立亭以为表志,后世荡析不存,为可惜也。”原来是为了标志古时候的故国废城,曾经都于其旧地设“亭”作为“表志”之物。元人于钦因为其“荡析不存”而可惜的“亭”,更应该是一种具有纪念物性质的实体建筑,而非“乡亭”之类的行政机构。
秦汉时代的“亭”,其实是一种基层行政单位,包含着治安治理和驿路通邮等功能。浞河两岸的寒国故地,正处于秦代东去登莱的“驰道”之上,这一时期在此地设立具有包含通驿在内的多种行政治理职能的“乡亭”,是非常具有可能性的。《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结合秦汉时期的潍坊地区的古城分布,以及寒国故地在青莱古道上的重要位置来进行考量,寒国故地设“亭”的历史要比王莽新朝“改国为亭”的说法要早得多。
汉代以后,“亭”作为一个行政机构的概念逐渐淡化至无,其行政功能被“乡”、“社”等代替,其通邮功能则被马驿所代替。寒亭一地,在行政区划上逐渐演变为一个“社”,在通邮功能上则演变为“古亭驿”。《大明会典》是官修书籍,主要记载明代的典章制度,有载古亭驿:“莱州府,旧有平度州丘西苏村、高密县密水各驿,俱革。掖县城南、朱桥、昌邑县夏店、潍县古亭各驿,俱隆庆四年革。”清朝初年顾祖禹所撰的《读史方舆纪要》,综记“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成败得失之迹”,述及了潍县的古亭驿,“潍县,……,又东北有古亭马驿”,即寒亭古亭驿。
明代的马驿,在“冲要去处”,设马80匹、60匹或30匹,一般性“经行道路”的,则设马20匹、10匹、5匹。就跟现代邮政体系里的邮政机构一样,大的邮政局所和小的邮政网点,会根据实际情况而设。那么,寒亭的“古亭驿”是个多大规模的邮政机构呢?万历《潍县志》是潍县地方志书的开山之作,载“潍县古亭马驿,今编中马九匹,编驴六头,车夫四十名。”
旧时做为古亭驿多处记载可佐证
朝鲜使臣郑道传曾经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至洪武二十九年(1392年),数次出使大明朝廷,从山东半岛登陆而后沿官道西行赴北京。在一个冬夜,曾宿于寒亭古亭驿,并题诗《古亭驿》:“同云浓似墨,飞雪白于绵。故国三千里,浮生一百年。吟诗无好句,觅酒罄遗钱。客里多情况,邮亭得暂眠。”此亦可作青莱古道古亭驿之证。
明正德元年(1506年),寒亭店云台山上的三官庙(也就是后来俗称的高庙)进行了一次重修。重修碑记中言及“潍之东北仅三舍许,有店曰寒亭,即古寒浞所封地,今置古亭驿”,而古亭驿丞的名字也出现在这通碑记的具名之中,曰“古亭驿丞莆田郑燮”。
清康熙《山东通志》卷二十二载:“莱州府潍县:固堤店巡检司,在县北四十里;旧设税课局、古亭马驿,俱裁。”告诉我们旧时候潍县曾设置过古亭马驿,后来被裁撤了。至于裁撤的时间,这里没有明确,但前朝的《大明会典》里说了,是“隆庆四年革”,隆庆四年即1570年。隆庆帝明穆宗是个改革型皇帝,大批裁革马驿只是他众多改革措施中的一个小小末梢而已。
清代时,原古亭驿的通邮功能则被墩铺所替代。在潍县城南设总铺,寒亭铺则属于往东北方向通昌邑的邮路上的一个墩铺。清代知县张耀璧在潍县“捐设每铺立旗一杆,夜则点灯派人看守,一则保护树木,一则巡防匪窃”(见乾隆《潍县志》),设置了有高耸路灯的寒亭铺,自然成为了漆黑夜里的一景。
梳理前言,可初步得出“寒亭”一地的发展脉络:
①夏代,为寒国。②秦汉,为“亭”,行政机构之属,亦承担邮驿功能。汉代此地曾设构筑物“亭”以标识“故国废城”亦大有可能。③汉代以后,寒亭之“亭”的行政机构之属渐消,但“寒亭”之名却留了下来。④明代,寒亭有“古亭”驿,但古亭驿设立于汉代以后的何时,未考。⑤明正德元年(1506年),寒亭之“古亭驿丞”为福建莆田人郑燮。⑥明隆庆四年(1570年),寒亭“古亭驿”被裁革。⑦清代,寒亭铺是潍县总铺下一个窝铺,继续承担邮驿功能。文/图孙福建
新闻推荐
新华社济南10月9日电(记者萧海川)87年前,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我国东北地区。为了拯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
莱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