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构建海洋观测与预报减灾体系 —潍坊市优化海洋灾害应急处置机制纪实
▲释放波浪浮标▲漂浮在海上的波浪浮标▲工作人员清理温盐传感器▲潍坊港观测站□本报记者薛静
我国是全球遭受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潍坊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濒临渤海莱州湾,海岸线长140千米,海域面积1400平方千米,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易受温带气旋影响,水文、气象要素变化复杂,是我国风暴潮频繁发生的地区。
为保证海洋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近年来,在国家、省级海洋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潍坊市大力发展海洋预报减灾事业,加强海洋观测预报工作,不断提高海洋减灾应急能力。2017年12月潍坊市人民政府发布了《潍坊市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对应急责任分工、应急响应标准、应急响应程序等内容进行了优化,细化了海洋灾害应急响应措施,为进一步优化海洋灾害应急处置机制,防范和控制海洋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安全造成的损失提供保障。
海洋预报减灾体系建设
不断完善
从2007年潍坊森达美港海洋站建立,填补了潍坊市潮位及气象实时数据的空白,到2017年潍坊市在全省首家试运行海洋预警报制作发布平台,经过10年的基础能力建设与预报业务体系发展,市海洋预报台在海洋预报产品制作发布和信息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海洋观测监测、预警预报、信息服务等领域工作成效显著,海洋观测与预报减灾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其中,海洋立体观测网建设进一步完善,观测手段更加多样,观测布局更趋合理,观测数据更加丰富,观测能力更加强大,数据传输网络更加畅通,监测服务领域持续拓展,预警报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信息服务更加贴近用户,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风险区划与评估能力得到了长足进步。
目前,全市海洋立体观测网包括潍坊森达美港、寿光羊口中心渔港和昌邑潍东扬水站海洋观测站3处,温湿压观测场1处,波浪浮标场1处,生态浮标1处,海洋灾害远程视频监控系统5处,另有2处海洋观测站、2处温湿压观测场正在选址中,1个海洋观测志愿船船载设备正在安装调试中。建成后,将实现沿海县市区不同岸段潮位和气象观测全覆盖,海洋灾害预警报工作全面开展。
海洋预报减灾体系
基本建成
经过多年的发展,潍坊市海洋预报减灾体系已基本成型,并在每年的海洋灾害发生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潍坊市拥有全国四个国家级示范区之一的寿光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以及全省唯一一处市级海洋预报减灾示范区,并在此基础上,对海洋预警报能力进行了升级改造,先后建成葵花气象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高性能计算机小型工作站运算系统、海洋资料数据库系统、海洋灾害应急视频会商系统、海洋预警报制作发布平台等项目,增设了市海洋预报台至省预报减灾中心的数据专线。
在风险防范业务领域,作为全国3个试点城市之一,潍坊市对寿光、滨海开发区、昌邑3个沿海县市区的海洋灾害工程防御能力、灾害预警报能力、灾害应急响应能力、灾后恢复修复能力、宣传教育能力和备灾能力开展了数据集建立及区域海洋减灾能力综合评估工作。
在应急响应业务领域,以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技术支撑为重点,潍坊市组织开展了海上溢油风险源和敏感目标调查,危险化学品泄露风险源调查试点,为提升危险化学品海洋泄漏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撑。
在影响评估业务领域,以现场调查、灾情统计和影响评估工作为核心,努力实现海洋灾害调查评估体系业务化运行。配合省预报台开展警戒潮位核定、海洋灾害承灾体调查等工作,推动了海洋减灾评估业务数据基础获取,启动了海洋减灾综合业务平台建设,为应急指挥、辅助决策提供了信息化支撑。同时,积极推进海洋减灾教育宣传体系建设,研发了多种形式的减灾宣教产品,启动了海洋减灾宣教基地建设。
精细化预报服务
日渐成熟
受全球气候变化、海底地震事件和各类海洋灾害频发的影响,全社会对海洋预报减灾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数据采集工作是海洋预报减灾工作的基础,数据质量的控制管理、加工、处理、分析工作对最终形成预报至关重要,有效把控这一系列工作,为人民群众工作生产提供精细化预报服务,是市海渔局重要的工作职责。
为此,市海洋预报台每天安排值班员按小时分别记录水文、气象、波浪等要素,并进行海洋站到报资料校核;每个月的3号、17号,定时对潍坊港海洋站进行巡视维护,包括观测要素比对、电力故障排查等,保证到报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每月月初生成海洋站资料月报表,并上报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月底编制下月潮汐预报;每年进行一次设备检定和基准点、水准点的校核及校核水准点测量;每天15点前在市局及站网站上发布未来24小时海浪、潮汐、水温预报;开通电话咨询服务,针对涉海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特定区域、特定时段的专项预报服务。在潍坊欢乐海海水浴场设立了LED播报系统,专门用于播报每日浴场水温和潮汐等资讯,并在潍坊市海洋预报台微信公众号同期播报,便于公众查询。
与此同时,潍坊市还针对风暴潮灾害进行了预警报短信发布平台建设。在风暴潮警报期间,及时将预警报信息及实时潮位发送至沿海县市区海洋局和涉海企业,并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积极与海区预报中心信息互动,随时了解风暴潮、灾害性海浪的预警预报最新进展,做到上情下达、上下联动,按照应急预案程序操作,有序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为重点解决海洋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问题,各沿海县市区还成立了志愿者队伍,深入基层一线,进行防灾减灾知识科普活动。
应急管理体系
逐步确立
海洋灾害一瞬千变,其中水文、气象要素变化复杂,而海洋灾害观测预警工作涉及沿岸、海上、海底和天空等区域,范围极广、技术难度高,因此,完善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势在必行。
近年来,潍坊市构建了全市海洋预报减灾管理机构和技术支撑服务体系,建立了市、县(区)级海洋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制定了各级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形成了以市海洋应急管理委员会为主体的海洋预报减灾管理体系,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对全市海洋与渔业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需多个地区或单位参与的应急处置工作,从组织领导上确保了海洋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
同时,市海渔局将应急管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不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应急管理工作,对应急值班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多次组织全市应对海洋灾害应急演练,初步建立海洋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形成了各级海洋主管部门与当地防汛部门应急联动的工作格局;成立应急救援队伍,共配备100吨级渔政船执法船2艘,抢险救援快艇7艘,应急管理救援车辆6部,应急救援志愿船36艘,应急执法船艇配备人员共30余人;按照省厅统一部署,全市救援志愿船和渔业执法船配备应急储备物资救生衣420件,抛绳索4套,救生挂网4件;全市833艘海洋捕捞渔船按规定配备了北斗卫星、AIS防碰撞终端、CDMA等安全救助终端等设备,安装了渔船电子身份标识,增强渔船识别能力和动态监控水平。
新闻推荐
2月5日,“新春公益送福”活动在山东新闻美术馆举行。左起:张刚、刘广东、张仲亭、滕西奇、李向东。齐鲁晚报“张刚大篷车”将艺术家们写好的春联、福字送到社区居民家中。图为困难居民陶...
莱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