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用“匠心”雕琢每一个学生, >>>经典诵读 浸润童年

烟台日报 2017-11-29 08:43 大字

初冬的莱州,天高云淡。走进莱州一中校园,犹如走进一幅风景画———

金黄色的银杏叶在风中摇曳,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四德柱无言巍巍,墨池湖清可濯缨,石刻文化涵今藏古,现代文明随处可见……“我们不仅追求高品质的教育教学质量,更要以文化的传承与创生,打造让师生诗意栖居、自由呼吸的绿色人文校园。”莱州一中校长战农刚介绍,“入选全国文明校园是一个契机,更是新的起点,我们会最大程度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文明代言。”

莱州一中创办于1905年,源自“莱州府官立中学堂”,迄今已有112年办学历史。多年来,学校秉承“诚勇”校训和“行胜于言,自强不息”校风,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优秀公民,扎实做好文明建设工作。谈到此次入选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的原因,战农刚坦言:“坚持两条原则不动摇”———

以德为先,文明言行。在教师层面,以“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为标准,弘扬“人清正、守底线、有能力、善反思、讲和谐、做表率”的个人修养和工作作风;在学生层面,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为基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系统设置德育活动,创新自主发展渠道,努力培养“具有文化底色、家国情怀、世界眼光和现代意识的优秀公民”。

以人为本,活动育人。每学期举行“莱州一中之星”、学风学纪优胜班级、星级文明宿舍等各种评选活动,激发学生争先创优的热情。每天开展晨间“古诗词诵读”、午间“班班唱”、晚饭后收看新闻30分钟等活动,保证学生每天进行1小时以上的“阳光体育”活动。以“体育节”、“艺术节”为载体,校园文化丰富多彩。

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学校,让孩子成才、让人民满意是宗旨。战农刚表示,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育人,莱州一中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存,学会做人”。

为将十九大报告中的要求落地落细,莱州一中制定了从推进新课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到搭建学生健康成长平台的具体措施。推进新课程改革和选课走班教学,2017级学生面临高考全面改革,为了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学校构建了多层次、多类型、可选择的课程体系,探索实施选课走班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爱好和特长自由选择,指导学生规划人生、主动发展,全面提升德智体美各方面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用“匠心”雕琢每一个学生。引导教职工发扬工匠精神,用“善”的情怀、“爱”的胸怀善待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激励学生、成就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精益求精,追求极致,为每个学生搭建健康成长的平台。为了不辜负家长和社会的期望,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学校组建了100多个学生社团,吸纳学生5000多人,为每个社团配备了指导教师,提供活动场所,安排固定活动时间;开设了校内外200多处实践活动基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开展活动,成就学生个性成长和特长发展。

德润心田,满园芳菲,文明之花开遍一中校园。相信莱州一中这所百年名校,将会继续书写华丽篇章,创建真正“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有特色”的新时代学校。YMG记者李京兰通讯员顾雪艳

新闻推荐

涌现多种流转方式,解决细碎化问题, 土地流转“转”出新活力

“种几亩小麦,一年算下来挣不了多少钱。思虑之下,我们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俺两口子全在县城上班,一天工资300多元,获得固定的双份收入,生活改善了很多。”谈及“职业”变化,莱州市文峰路街道村民陈广仁...

莱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