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涌现多种流转方式,解决细碎化问题, 土地流转“转”出新活力

烟台日报 2017-11-29 08:43 大字

“种几亩小麦,一年算下来挣不了多少钱。思虑之下,我们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俺两口子全在县城上班,一天工资300多元,获得固定的双份收入,生活改善了很多。”谈及“职业”变化,莱州市文峰路街道村民陈广仁说,现在他基本已不再务农,成了企业工人。

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在烟台市出台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为基础,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土地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提升烟台市农业规模化水平和农业产业化水平。

经过积极探索,烟台市涌现出土地转包、土地转让、土地互换、土地入股、土地出租等多种土地流转方式,不仅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且扶持壮大了新型经营主体,农村农业发展有活力、有后劲。发展规模经营土地提高利用率昨天,走进位于莱阳市柏林庄街道小埠顶村的顺德盛蔬菜种植基地,上百亩基地里喷灌、水管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散发着现代化气息。这百亩土地的受益者除了顺德盛公司,还有48位农民股东。这种利益联结体是如何运行的?该公司财务部负责人解释,公司负责土地整修、基础设施投入,农民以土地折合股金入股,双方确定分红比例为8:2,签订十年合同。

“今年公司已经把2016年的分红发放给了农户,共计5.4万元。”该负责人介绍,除了土地分红,48户“股东”还可就近到公司基地和车间务工,每年工资收入3万余元。

农民以土地入股当“股东”,这种做法实际是土地流转的一种形式。近年来,烟台市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出土地转包、土地转让、土地互换、土地入股、土地出租等方式,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烟台港将打造成东北亚国际强港 芝罘湾港区建设国际客运中心

编者按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近期,烟台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即日起,本报推出“关注烟台重点项目”栏目,聚焦烟台的重点项目进展。在近日公布的《烟台市“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以下简...

莱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