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丙社到同乡会 街面忆往
李书超1861年烟台开埠后,商贸日渐繁荣,大批的外乡人涌入烟台创业谋生。照国人的习惯,出门在外,为互相照应,同乡多喜扎堆聚居,如广东街、光国巷(原光棍巷子)、东莱兴街、西盛街等,都是这样的所在。如今还可以从很多老街名中窥见昔日的痕迹。
位于今北马路和北大西街之间的光国巷,聚居着来自山东各地的码头工人。光国巷西侧,有一条东西向的东莱兴街,这条小胡同里,住的多是东莱人士,“东莱兴”应是取“东莱兴盛”之瑞意;“东莱”是黄县(今龙口)的古称。紧邻光国巷和东莱兴街西侧,还有一条南北方向的西莱兴街,北起北马路,南到北大西街,中间与东莱兴街相交,这三条街巷形成“工”字型的布局,住的大都是外乡人。而位于今大海阳路西侧的西盛街,曾经是鲁南和鲁西南人士来烟的落脚点儿,街名应是取“西来兴盛”之意,接纳着来自菏泽、济宁、枣庄、聊城、临沂、平邑等地的人们。西盛街东端,曾是沂蒙山区老乡们的大本营;大海阳路和西盛四巷之间,曾有一条西盛五巷(今已不存),早期曾名“莒沂巷”,聚居着莒南和临沂等地来的人们。
在烟台打拼的时间长了,很多人渐渐有了实力,于是,各种同乡会纷纷成立,并尽力依照故土的屋舍样式建造会所。有记载表明,民国时期,各地驻烟的同乡会有十几个,都有自己的房产,均由富有的同乡捐助购置。房产多的同乡会,还有出租房,房租收入充做经费。同乡会早期叫“丙社”,主要协助料理客死他乡的游子的丧葬事宜。有了经济实力之后,丙社就包揽了解决同乡一切困难的事务,并改称同乡会。对举目无亲的外乡人来说,同乡会就是他们的娘家。逢年过节,同乡们总要欢聚一堂,共叙乡谊。明清时期,掖县(今莱州)和平度同属莱州府,这两个地方也有很多人外出闯荡烟台。位于南鸿街(今南洪街)与北大西街之间的掖平街,西起留余胡同、东到西南河路,曾建有掖平会馆(即掖平同乡会驻地,今早已拆除)。以规模而言,拥有房产最多的是宁波同乡会,房屋多达三百余间。宁波同乡会前身为四明会所,会址在烟台山下的顺泰街四明里,再前为四明丙社。四明,取自《隋唐演义》瓦岗英雄聚义四明山的典故,“四明山之义”是仗义疏财、慷慨解囊的代名词。就建筑质量来说,位于广仁路16-1号的广东旅烟同乡会会馆最为精良,这栋建筑今天依然保存完好。
新闻推荐
拿下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七连冠”,“平安烟台”的金字招牌成色更足了。在守护这块金字招牌的各路“护卫军”中,烟台两级法院牢记本职,严格履职,筑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积极...
莱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