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给水源地安上“防护闸”, 污水通过复合生物滤池处理后达一级A水平,净化一吨污水只需一毛钱
莱州,被誉为“长寿之乡”。11月3日,“2015年烟台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来到莱州,探访“长寿之乡”的水源地保护情况发现,不仅在措施和投入上莱州投入巨大,在保护水源地的态度观念和管理方式上,莱州同样摸索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莱州模式”。
YMG记者唐洪涛摄影报道
花费一毛钱净化一吨污水
生活污水的处理,莱州人的处理方式有点超乎想象。
3日上午,采访团一行驱车来到莱州市郭家店镇的一条城乡连接路,在一片农田里,坐落着一栋不起眼的瓦房。走进房中,记者看到,一道楼梯直通地下,里面传出阵阵水声。莱州市环保局生态科科长迟建敏告诉记者,这是郭家店镇的地埋式生物处理池,用以处理该镇所有的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为200立方米。“郭家店镇没有工业企业,这座处理池完全能满足需求。”
郭家店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水,都会经过排水渠泵至这座地埋式生物处理池,通过复合生物滤池处理后,排至湿地进行净化。在生物处理池的出水口,记者看到,汩汩清泉从这里流出。迟建敏介绍,经由生物处理池过滤之后的污水,水质可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水平。“整个处理过程中,用水泵输送污水是最大的花费,处理成本可控制在一吨水耗费一毛钱左右。”
村民上交秸秆可换煤炭
秸秆污染,在农村屡见不鲜,经过雨水长期冲刷很容易发霉,流入河中就会造成水污染。但在莱州市驿道镇初家村却通过“实物置换”的形式,巧妙解决了柴草堆的清理难题。
走进驿道镇初家村的秸秆压缩厂,采访团了解到,村民们上交秸秆之后,可以换取一定数量的煤炭。莱州市驿道镇镇长蔡鲁东介绍,秸秆换煤是该村的水污染防治的一大亮点,2014年,驿道镇将赵家水库上游的12个行政村纳入“生态示范片”建设,通过申请政策支持,在初家村斥资35万元建设秸秆压缩厂,并鼓励村民用秸秆换煤炭。
不仅初家村,莱州市还对水源地周围的养殖户落实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措施,鼓励规模化养殖,引导各镇街开展粪污治理示范工程建设,在朱桥河、王河、白沙河周边建设10处沼气工程,年处理畜禽粪便3300吨,有效解决农村“四大堆”难题。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YMG记者衣文萍晨报讯2015年入冬的第一场雪,下得真是有模有样,整个港城都变成了银装素裹的美丽世界。气象部门预计,冷空气影响结束,今天烟台市天气多云,西北风...
莱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