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耕海填海的大海之子, ———莱州海庙渔船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军华

烟台日报 2016-10-01 16:57 大字

古邑莱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从古至今,这片神圣的土地孕育了无数精英。在莱州有这样一位耕海填海与海为伴的男子汉,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宽阔的胸襟,默默地坚守在莱州湾畔海庙渔港的建设中,迎着饱含咸腥气的猎猎海风,昂首挺胸奋斗在建港第一线,他就是莱州海庙渔船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军华。

辞去公职下海成立海庙渔港停泊站

1987年,徐军华就职在三山岛石油公司,从油品营销员开始做起的他,面对工作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很快引起了领导的重视,从油品营销员到计量员,后升为科长,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按理,这份旱涝保丰收工作让很多人为之倾羡,如果一直做下去,他一定会有很好的仕途。然而,一次很意外的事件改写了徐军华的人生。2001年,为实现人生价值,他毅然辞掉公职,下海创业。自小就有商业头脑的徐军华发现周边渔船加油很不方便,要跑很远的路拉油料。针对这种情况,徐军华筹借资金成立了以服务周边渔船为主要对象的莱州宏发加油站,既方便了渔民又得到了实惠,由此,徐军华十多年的创业历程拉开了帷幕。创业伊始,徐军华为自己定下很多目标,并努力朝着目标前进,2002年8月投资近千万元成立了占地约百亩的中远储运有限公司,那条贯穿莱州港的大家洼到龙口的铁路,凝聚着中远储运的心血,在铁路基础建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2005年是徐军华创业历程中的一个闪光的里程碑,这一年军华投资600万建设起渔港码头,成立了海庙渔港停泊站,这是海庙渔船服务公司的雏形,结束了莱州市海庙周边地区没有专业渔港码头的历史,对西部沿海海洋经济的跨越大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渔民们有了码头,等于有了家园,心里踏实了,免去许多后顾之忧。说起徐军华,每个渔民的眼里都会饱含着感恩的泪光。

调整结构将打造海庙文化旅游产业

开弓没有回头箭,展望海庙渔港的未来,徐军华激情澎湃,信心十足。在公司不断跨越式发展的历程中,军华及时调整产业结构,顺应国家和市政府发展规划的趋势,加大投资力度,实现了一年一个大台阶的奋斗目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2007年在渔港原有70米的码头岸线的基础上,徐军华总投资7300万实施了海庙港一期扩建工程项目,为尽快完成工期,徐军华吃住在工地,截至2009年底,建设码头770米,引堤230米,防波堤278米,护岸2050米,形成了一个600余亩的全封闭多功能深水港池。有付出就有收获,2009年12月徐军华光荣当选了莱州市政协委员,烟台市青年企业家理事,在政协会议上,徐军华提交了以海庙道教文化为依托,进一步开发海洋龙文化旅游产业为主题的议案,引起与会领导的高度重视。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前些年国家吹响开发“黄三角”战略号角,借着东风,2010年3月,徐军华总投资9846万元,渔港二期扩建工程项目正式开工,截至2014年底,海庙港项目总投资1.8亿,建成码头1180米,引堤1800米,防护堤1000米,护岸2057米,以及码头后方综合物质区、冷藏加工区、水产品交易市场等等,目前形成两个总共1500余亩的全封闭多功能深水港池,工程结束后,将为后期工程项目(餐饮、休闲、娱乐和文化旅游、商住)提供有力的保障。“我们还积极带领公司干部职工奉行科学管理、顾客第一、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以建设一流的标准工程,创建一流的管理模式,搞好一流的服务质量为目标,打造中国北方沿海经济文化双赢的企业形象,努力成为莱州沿海经济和文化旅游产业的推动和带动者。”徐军华说。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不久的将来,相信这位大海之子,一定能把海庙渔港经营规划的风生水起。YMG记者王文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莱州六旬老汉十年守护病妻

做过脾摘除手术,腰椎间盘突出,本身自己身体不好,但在照顾妻子面前这都“不是事”。一个没有什么文化,地地道道的农村老汉,在妻子卧病在床后不离不弃,悉心...

莱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