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主”王沼清的莱州毛笔生涯
梳贴子,圆头,覆毛,绑头、栽笔……,120多道毛笔制作工序在62岁的王沼清手里都是信手拈来。昨日,在莱州市朱桥镇保旺秦家村村东悬挂“沼清笔庄”牌匾的简陋平房里,“庄主”王沼清如数家珍般给记者展示了莱州毛笔制作工艺。“莱州毛笔制作非常讲究。制作一支莱州毛笔从选料到制成要经过选、配、垫、梳、圆、修、捋等120多道工序。”王沼清边说边把泡好的狼毫毛梳理成一小撮一小撮的,挑出多余的杂毛涮到水盆里。“莱州毛笔制作工艺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几乎全是手工活,靠的是手摸、眼看,凭的是经验和悟性。”
18岁,王沼清与莱州毛笔结缘。当年他进莱州制笔厂当学徒,学习毛笔制作工艺,从笔杆刻字开始学起,然后是“水盆”和“干作”整套毛笔制作工艺。1992年离开了莱州制笔厂后,怀着对传统文化和毛笔工艺的热爱,王沼清开庄制笔。当时恰是莱州毛笔走下坡路的时段,王沼清四处奔波,开拓市场。44年间,王沼清见证了莱州毛笔的风光,也经历了莱州毛笔的低谷和徘徊。王沼清告诉记者,以狼毫为材的“北派”代表莱州毛笔,曾与“南派”之首、取材羊毫的“湖笔”平起平坐。从工艺流程上来看,南北两派制笔工艺最根本的区别是:“南笔”几乎全是干作,而莱州笔的制作离不开水,最重要的工序就是水盆,占了全部工序的一半左右,因水增加灵性,使莱州笔具有“圆、健、尖、齐”等特点,因而备受青睐。
上个世纪70、80年代,莱州毛笔在全国很风光,秦家村周围几十个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手工制笔,从业人员达数千人,远销海外。1978年邓小平访日时曾选用莱州毛笔作为国礼。1982年在全国毛笔第二次质量评比中莱州毛笔获得第一名,被誉为“状元笔”。
从上世纪90年代起,莱州毛笔逐渐走入低谷。王沼清说,主要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中小学陆续取消了毛笔书法课,加上书画市场趋于平稳,毛笔需求量逐渐下滑,毛笔市场开始萎缩;内因则是部分笔庄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降低了对质量的要求,互相倾轧。内争外困,导致莱州毛笔陷入谷底,整个莱州制作毛笔的作坊仅剩下2-3家。在举步维艰的年代,“沼清笔庄”靠中央美院、上海美院等美术院校的青睐和一些书画家对莱州毛笔的钟情得以存活。“今年前6个月毛笔出货量达到5万多支,全年超过10万支没问题。”让坚守莱州市的王沼清欣慰的是,自2007年后,莱州毛笔逐渐走出低谷。尤其这两年中小学书法课的恢复,“订单一个接一个”让莱州毛笔切实感受到春天的到来。莱州毛笔从昔日的辉煌到后来的落寞,使王沼清清醒认识到:单纯传承传统的手工艺将面临沉重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创新可以使传统手工艺走出困境步入繁荣。为此,王沼清在传承制笔工艺的同时,根据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进行创新。同时,王沼清借用了西方油画用笔的绘画功能,进一步改进了毛笔,使之更适合现代作画。
莱州毛笔工艺是纯手工工艺,工序复杂、漫长,既是时间和体力的挑战,又是技能与耐性的考验,目前在莱州,制笔匠多以中老年人为主,从业人数不足20人。王沼清希望这项技艺传承下去,更多人能了解和关注莱州毛笔,这也是他最大的心愿。“希望有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来学习毛笔制作手艺,将莱州毛笔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为了使莱州毛笔后继有人,王沼清发动了儿子、儿媳学习制作毛笔。
YMG记者栾盛杰通讯员王杨李荣徐小惠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毛纪(1463-1545),字维之,号鳌峰逸叟,世称“毛阁老”或“毛相国”,今莱州市文昌路街道东北隅村人。毛纪是明代重臣,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他自幼苦读经书,学问精...
莱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