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保苗客”海边搭起帐篷,清洗网箱、加冲氧气……, 莱州湾扇贝保苗拉开帷幕

烟台日报 2016-10-01 16:33 大字

本报讯(YMG记者李仁通讯员王杨王菁萱王婧摄影报道)眼下,莱州湾畔,一年一度的扇贝育苗大戏开锣。昨日,记者赶赴烟台传统扇贝育苗基地———莱州,探访扇贝育苗业发展新脉动。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扇贝养殖户和“保苗客”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技术支持以降低养殖风险,扇贝育苗业呼唤龙头带动。

昨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莱州市金仓街道办事处育苗厂,十多名“保苗客”们正在忙着扇贝保苗作业:清洗网箱、加冲氧气、查看扇贝苗生长情况……天气转暖,作为渤海湾传统的扇贝苗种场,莱州湾畔的扇贝“保苗”又拉开帷幕,在莱州沿海海边,来自河北、河南、辽宁及山东省其他地区的“保苗客”在莱州海边搭起帐篷,开始一年一度的扇贝“保苗”。

一片片几十平方厘米见方的附着基上附着着数万粒扇贝苗种,这些从育苗厂出来的扇贝宝宝,将在莱州海岸的养殖池和浅海区域温暖的海水里进行约1个半月的“保苗”,然后这些苗种会被播种到整个渤海湾区域。

目前,扇贝苗大小肉眼很难分辨完整形态,等苗种长到肉眼可见大小,可以转移到浅海地带进行第二阶段的“保苗”,待扇贝苗大小达到养殖标准以后,将对扇贝苗进行“分苗”,然后会从莱州发往各地,投入大海进行养殖。“虾夷扇贝从种贝选取、孵化、产卵到稚贝附着、入海挂养总计需要80天的时间。虾夷扇贝育苗目前已进入孵化产卵阶段,从检测的情况看形势较好。”盛濠育苗场技术工程师李宝生说:“扇贝好不好,育苗很重要,尤其今年回暖得早,气温会影响水质,我们要在水质最适宜的时候进行育苗,提高扇贝苗的成活率,也会培育出更多健康的扇贝苗。”据了解,育苗期间要掌握水质条件的变化情况,经常性的检测水温、比重、溶氧、PH值等,幼虫经过10-12天的培育,当出现眼点时,必须投放附着基让幼虫附着。当幼虫长到火柴头大小时即可收苗出池装入网笼,移至虾池进行保苗。金仓海域的水温适宜扇贝苗生长,入海后能极快适应海洋环境,成活率较高,深受客商青睐,因而全国各地90%的苗基本都是从金仓出去的,而每年在这里进行扇贝保苗的养殖户也多达六七百家。

“就目前形势看,今年可以培育出80池的虾夷扇贝和140-150池的海湾扇贝,又是一个丰收年!”盛濠育苗场技术工程师李宝生表示。扇贝育苗“红红火火”,背后也潜存高行业风险。由于受技术、气温、降雨等气候因素影响,育苗厂、保苗户都要承担巨大风险。就育苗厂为例,自打冬季开始扇贝苗培育以来,几个月时间5个大棚的人工、锅炉、用电、饵料等方面投入达数百万元,一旦哪个环节出问题,将血本无归。

业内人士认为,假如能有大型龙头企业牵头进行扇贝苗种的培育,对保苗和分苗乃至整个扇贝养殖过程进行技术支持与服务,会大大降低这种潜在风险。

由于育苗产业处于整个水产养殖产业的高端,利润空间比较大,因此海产养殖育苗发展很快,仅在莱州,扇贝等贝类的育苗厂就达到了100多家。扇贝育苗产业繁荣的背后,有些问题开始显现,育苗厂多,但普遍规模较小,缺乏高层次技术人员,有些小育苗厂技术能力只能达到单一品种的育苗,有时候出现产能闲置。

在莱州沿海上百家各类海产育苗厂中,几个龙头育苗厂只从事高端海产品苗种的培育,而大部分从事扇贝育苗的育苗厂都是“1+1”的育苗模式:每个育苗厂的“顶梁柱”都是2个水产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技师,一个负责繁衍,一个负责饵料配制。“1+1”的配备仅能满足育苗厂基本的生存需求,而对于扇贝新品种的培育,扇贝品种品质的改进,都是小型的育苗厂“干不了的活”。引进培育大的龙头企业,技术上不断进行革新,是扇贝育苗产业的发展方向。

“保苗客”正在把苗投放进育苗池

新闻推荐

文昌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本报讯(YMG记者李仁通讯员永健)今年,文昌路街道将巩固提升全国卫生城迎检成果,继续抓好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治理,加大对占道经营、流动摊点、乱贴广告、违章...

莱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