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0年前蒲草 如今成稀罕物, 蒲草编织手艺亟待传承

烟台日报 2014-01-16 17:48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梅多芬王松凤YMG记者李仁摄影报道)“蒲子”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农村再普通不过,可是现如今却是一件稀罕物。昨日,在莱州市金城镇凤毛寨村栾正香家中,厚实的鞋底,精巧的手工,一双用蒲草编织的草鞋格外精致。今年63岁的栾正香告诉记者,如今在凤毛寨村会这门手艺的人不超过三人。

昨日上午,当记者来到栾正香老人家中时,老人正在用蒲草编鞋。一根根蒲草在栾正香的指尖来回穿梭,不一会儿的工夫,鞋子便有了一个简单的轮廓。“现在找不到蒲子了,都是20多年前留存下来的。编织草鞋需要耐心,先编里子,再编鞋底,最后编织鞋皮。”栾正香告诉记者,这门手艺在上世纪六十代的农村很常见。“我十七八岁的时候,家里姊妹多,根本没钱买鞋,当时母亲为了补贴家用,便用蒲子编织草鞋,拿到集市上赚钱。”栾正香说,自己这门手艺也是从母亲那里学来的。这种用蒲子编织的草鞋鞋底厚实,穿起来舒服,特别在冬季,保暖效果十分好。在当时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编织。

记者了解到,蒲鞋的唯一材料就是蒲子,对于栾正香来说,在普通人眼里不起眼的蒲子如今却成了宝贝。“现在蒲子没有卖的,这些蒲草都是20年前我从昌邑买的。”栾正香说,因为材料有限,这门手艺不知还能传多久。

如今,在全家人眼里,栾正香编织的草鞋成了名副其实的“稀罕物”。“家里人都喜欢,有时抢着要呢。”栾正香告诉记者,为了增加鞋子的美观,自己还对草鞋进行了创新。“以前在鞋子的最前面多用麦草绣花草等图案,现在,我更喜欢绣一个福字,涂上红色,送给孩子们。”

新闻推荐

俯下身子干出样子, ———透过“民情日记”看烟台大学生村官

在烟台,每名大学生村官手里,都有一本由市委组织部送出的《工作日记》。这本《工作日记》记录的不仅仅是每日的工作,在它背后,更多的是村官们对农村基层...

莱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