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师德在平凡中闪光

烟台日报 2013-09-10 13:53 大字

编者按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将至,平凡而伟大的老师,总会让我们肃然起敬。三尺讲台上,他们用粉笔挥洒激情,用生命熔铸崇高,寒来暑往,用心血浇灌花朵,用赤诚培育桃李,为我们留下永远的感动。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在第2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本报带您走近烟台市教育战线上部分优秀教师、先进教育集体当中,去聆听他们平凡又辉煌的事迹。

莱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李晓英———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李晓英,莱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二十年来,她把最特别的爱给了最特别的折翼天使。

特校的孩子,有的在智力、体格方面存在缺陷,有的听力损失严重,或智力残疾,有的是始终擦不完的鼻涕、永远系不完的鞋带。

刚工作时,李晓英第一次为班里的一位男生擦洗身上和裤子里的大便,学生却不好意思地一直捂着下身对她说:“妈妈才这样。”几天后,他跑过来递给李晓英一张纸条,展开一看,五个笨拙歪斜的字映入眼帘:“老师、妈妈、爱”。她笑着说这是她人生的第一封“情书”。

为了能让聋儿张口说话,在学习舌根音“g”时,李晓英让孩子把手伸进自己嘴里,触摸发音时舌头的位置。每天下来都是声音嘶哑,咽喉肿痛,但她毫无怨言,她说:“只要听到学生发出的正确声音,我就和服了兴奋剂一样,讲起课来特别高兴。”十多年的聋生教育经历在李老师身上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烙印———说话口型夸张,语速很慢,说着说着常常情不自禁地打起了手势。

与聋儿相比,教智障孩子是更大的考验。上厕所、用手纸、穿衣服、擦鼻涕等诸如此类的生活小事,智障孩子都需要长期训练,每时每刻都在考验特教老师的耐心和毅力。一个简单的筷子训练,李晓英手把手和学生一起从“抓、捏”开始,最后再练“夹”,有的学生要两个多月才学会用筷子。

常有人感叹特校的老师没有桃李芬芳,可当聋哑学生喊一声“老师好”;当毕业的智障学生打来电话说一句简单的“老师我想你,给你好吃的”时,李晓英说“我们的快乐你们体会不到。我很荣幸,选择了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在这里我既能感受到奉献的快乐又能收获一份份简单的幸福。如果有来生,我还会选择做孩子们的好老师、‘好妈妈\’。”YMG记者林媛通讯员姜旭东

新闻推荐

烟台市三秋收获过半, 本月底前全部完成秋收秋种

本报讯(YMG记者姜乾通讯员汝兴杨钰帮高明明摄影报道)国庆黄金周期间正是秋收秋种的忙碌季节。这七天时间,烟台市上百万农民享受着丰收的...

莱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