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八旬老人 撰写篆书 诗词4000首, 74岁开始自学篆书将心得著成《篆法》

烟台日报 2013-06-17 14:21 大字

本报讯(YMG记者李鑫通讯员政黎)《诗经》、《楚辞》、《古诗》、《唐诗》、《宋词》、《元曲》……13个诗词门类,4000首诗词,汇订了整整72册!这是莱州八旬老人张鸣东历时两年半,用篆书书写的“鸿篇巨著”。

两年半写篆书诗词4000首

“这是13个门类的古今诗词4000首,整72册。”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莱州市永安路街道张鸣东家时,张老先生正在分门别类的整理他的篆书诗词作品集。72册作品包括《诗经》5本,《楚辞》4本,《古诗》3本,《唐诗》8本,《宋词》12本,《元曲》4本,《莱州放歌》2本,《婉约词》3本,《豪放词》4本,《中国诗卷古近代》5本,《千家诗》5本,《毛主席诗词》2本,《中国诗卷现当代》15本。

记者随手翻开一本看了一下,作品用毛边纸写成,每一本的第一页是用碳素钢笔写的目录,从第二页开始就是正规的篆书诗词,每个篆书字旁都用钢笔备注一个现代简化汉字,每一首诗词最后都标注着诗词作者或出处。每本作品长37厘米,宽22.5厘米,每页写标准4厘米×3厘米的篆字24个。“这72册作品,整整用了毛边纸17刀。”张先生的老伴程淑英告诉记者,张先生从2010年秋天就开始写,一直写到今年二月,“写完一本就自己装订一本,整整用了两年半。”程淑英大娘说。

74岁自学篆书每天练3小时

“我是从74岁才开始学的书法。”张鸣东老先生讲述,他学篆书是受原莱州市文化馆副馆长王忠义赠给他的一幅篆书中堂的启示。“这幅作品是1991年写的,开始挂在我的客厅里。我每天没事就盯着它看,后被篆书的魅力所吸引,就萌生了学篆书的念头。”

张先生说,2007年,他购买了《康熙大辞典》和几套篆书书法,自己照着书中所讲的练习,每天雷打不动地练上三个小时。“开始是在报纸上练,后来就在毛边纸上练,光练的报纸摞起来就有二米高”。后来,随着对篆书书法的理解不断加深,他还用篆书书写了一套《篆法》。

为了修身养性传承传统文化

张鸣东今年80岁,老家在莱州城港路街道肖家村,1993年退休于莱州市文化馆。当记者问起张先生为什么要用篆书书写中华诗词时,张先生说,一来是为了修身养性,二来是为了传承中华诗词文化。“篆书要求平心静气,我非常喜欢这种有‘养\’运动。”张鸣东老先生话语很幽默,他说:“这是我留给子孙的一笔精神财富,也算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吧。”

新闻推荐

莱州国税7个减免税审批事项受理即办

本报讯(YMG记者李鑫通讯员朱风杰)莱州市国税局简化办税环节,将7个减免税审批事项调整为受理即办,为纳税人节约办税时间260多个工作日。莱州市国税局分...

莱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