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增长极”加速崛起
(上接第一版)玉米的生长、结穗到收割全过程,都有卫星监控,为科研团队提供详实的数据参考。”莱州农科院院长王继明告诉记者。试验场内,玉米颗粒饱满、茎杆挺拔、长势良好,从“掖单2号”到“登海618”各个时期的良种试验田一字排开。虽然两块试验田的距离只有20多米,但李登海却为此奋斗了40年。多年来,李登海带领科研团队连续进行玉米高产栽培科研攻关,七次创造和刷新了我国夏玉米亩产纪录,两次刷新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
农业是传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蓝黄战略”顺利实施的作用不可低估。莱州因势利导,规划建设中国(莱州)种业硅谷,使莱州种业位居世界领先地位。
不仅仅是农业科技创新。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一项科研成果使一个车间的石斑鱼苗年产量达到全国石斑鱼苗年产量的二十年总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评价此为“一场水产科研界的盛事”;莱州黄金产业在国内首家采用的置换与碳吸附解吸电解工艺,不仅可以从金精矿中回收利用金、银、铜,还可生产硫酸、复合肥;莱州亚通金属制品集团有限公司则与清华大学联手,用了3年的时间,成功研发了新型产品,改变了“我国的矿山机械80%依靠进口,关键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的局面……科技创新,已成为莱州实施“蓝黄战略”不可或缺的要素支撑。
成绩面前,莱州并没有放慢科技创新的步伐。下一步还将科技创新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动力,全面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优势,全市农业国家级标准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技研发机构达到34处;突出工业科技创新,每年设立2000万元工业创新鼓励基金,积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146个工业技改项目已完成技改投资70亿元,3个项目列入省转方式调结构1000个重点项目计划,13个项目列入省重大节能技术产业化项目计划和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
“高效生态”成“蓝黄”共同追求
“蓝色加黄色等于绿色”,这是一个常识。在莱州的版图上,“蓝”与“黄”的深度融合之后,应运而生便是“生态之绿”。
10月12日,记者在华电国际莱州电厂看到了蔚为壮观的循环经济“互联网”。
华电国际莱州电厂,是全省首个以百万千瓦机组起步的电厂项目,也是国内首座智能化生态电厂,单机装机容量是亚洲第一,一期工程两台机组年发电量120亿千瓦,将于近期并网发电。然而,如此规模的电厂厂区内,非但看不到煤堆、灰尘,而且处处是绿地、喷泉,像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幽静花园。
“电厂采用圆形封闭煤场,实现‘零污染、零损耗\’,高效静电除尘效率达99.85%,脱硫效率达95%,灰渣及脱硫石膏全部实现综合利用,厂内污水和废水经处理回用,实现污水‘零排放\’。”面对记者的不解,电厂总经理董凤亮说。
然而,他们并没有止步“零排放”。在这个火电厂里,还有一个“水电站”,投资近两千万元将机组循环水排水口改为水轮发电机房,安装两台800千瓦小型水轮发电机,依靠排水带动水轮机发电,属于主发电机组尾能利用项目。“每年可发电800多万度,供1600台办公空调同时运行,节约标煤2400吨。”董凤亮说,“电厂还将采用海水淡化技术供水,不占用任何淡水资源,还能年淡化海水2万吨。”
无论是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蓝色战略”,还是以高效生态为特征的“黄色战略”,两大区域发展战略,都把生态建设放到了突出位置。专家表示,“蓝黄战略”的核心之一就是要解决好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循环经济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这一点,莱州做到了。
“‘蓝黄\’战略的共同特征是高效生态、新兴高端、海陆一体。其中,高效生态的发展定位,对传统发展方式提出新的要求,我们将大力推进资源节约、清洁高效、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可循环发展产业。”莱州市副市长周涛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时下,高效生态已融入莱州社会的细微之处。在莱州土山镇,记者看到一座座银白色风机高耸长堤,绵延数十里,蓝天白云,清风习习,数不清的风叶徐徐转动,宛若置身画境。如今莱州五大风电项目已全部并网发电,装机容量达30万千瓦,累计上网发电量10亿千瓦时,占全省风电的二分之一。今年,莱州还将启动建设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项目。
莱州湾畔,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当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蓝”,邂逅了“高效生态经济”的“黄”,必将演绎出更多的别样精彩。“作为烟台唯一的蓝黄战略重叠区,莱州将在‘一极领先、多极崛起\’的战略格局中,全力打造西部增长极,建成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坚强桥头堡。”畅想未来,莱州市委主要领导激情满怀,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李鑫通讯员郑卫军刘爱莉摄影报道)眼下,正值莱州湾扇贝的收获期。记者从莱州市虎头崖镇获悉,今年该镇的170万笼养殖扇贝喜获丰收,预...
莱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