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麻风村”:四个人的世界

烟台日报 2011-11-26 18:32 大字

■莱州市虎头崖镇西原村沿海,有一个人迹罕至的村庄,这个村就是曾让人谈之色变、避之不及的“麻风村”。麻风村从1958年建立,已经度过了整整53年。53年寒来暑往,病人从400多人减至现在的4人。4位老人相依为命,与世隔绝,自成一个世界。

在莱州市虎头崖镇西原村沿海有一个特殊的村落,它与普通的行政村完全不同,已经存在了半个多世纪,但在地图上找不到它的名字,全村只有几排简单的农房,81岁的侯长发、84岁的刘忠书、82岁的周志庆、60岁的于祥忠,4个曾经的麻风病患者是该村全部村民。它被当地人称为“麻风村”。

11月20日,记者跟随莱州市卫生局和莱州市慢性病院的工作人员一起走进这个令人感到神秘甚至有些畏惧的“麻风村”。

偌大的村庄只剩4人

“现在麻风村只剩下4个人在那居住了。”在前往麻风村路上,莱州市慢性病院健康教育科科长刘卫介绍,麻风村“鼎盛”时期,居住人数一度达到357人,而今,大半个世纪过去,治愈留村的仅有4人,这4人均没有妻儿。

莱州市1955年成立掖县麻风病防治小组,1958年建立了麻风村,当年收治患者30人。此后,莱州市卫生部门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城乡调查,发现麻风病人即动员他们入村,进行隔离治疗。至今,共收治了400多名麻风病患者,治愈了350多人。上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医疗技术进步,麻风病基本绝迹。

从莱州市区出发,一路向西,穿过虎头崖镇大宋村,钻进一望无际的沿海防护林,在临近海边一片防护林和风力发电机共同环绕处,几排农房孤单矗立,那儿就是存在了半个多世纪的“麻风村”。

车辆停稳,莱州市慢性病院社会防疫科科长郑亮第一个跳下了车,边喊着边打开院门走了进去。其他人则忙着七手八脚的卸车,一袋面粉、20斤鸡蛋、2桶花生油、1袋小米、20斤猪肉…….

“这些东西,是他们一个月的补给。”刘卫说,为了保证老人们能安度晚年,多少年来,莱州市慢性病院每个月都会安排专人给四位老人送来生活必需品,让他们衣食无忧。

4位村民分锅不分“家”

偏远的村庄,少有人来打扰。一听到熟悉的车辆声,81岁的“生产队长”侯长发立即提着鞋从屋里跑了出来。“我一猜就是你们来了。”老侯笑眯眯的,脸上充满喜色。

“东西放那就行,先帮我解决个事。”老侯随意地指挥着莱州市卫生局和慢性病院工作人员把东西放置好,便迫不及待地把我们拉到里屋,“电视机坏了,你们给看看怎么弄。”

里屋摆设非常简陋,墙面斑斑驳驳,许多地方都掉了漆、裂了缝,几块破木头拼成的桌椅安静地呆在角落,一台电视机、一台收音机、一部电话机、一个充电手电是村里唯一的四大样“家电”。这儿是老侯的卧室也是该村的“村委办公室”。“四大样家电是他们生活的寄托,可以缓解寂寞,电视坏了,老侯不着急才怪。”郑亮摆弄着电视,无奈地说,随着年龄增大,其他3人基本上已经使用不动这些家电了,它们都成了老侯的专属“产品”。

屋里一角,60岁的于祥忠坐在炕上,由于在十几年前患上脑血栓,他已经十多年没下过炕了。他的生活一直由大他20多岁的侯长发来照顾,而侯长发也很尽心,于祥忠瘫痪十多年,一直没得褥疮。“大爷,挺好的?”记者问道。

“我挺好,挺好。”虽然言语表达不太清楚,但看到有这么多人来,于祥忠高兴的手直发抖。

“麻风村”占地面积很大,全村现存二三十间房子,如今只有4个人住,其中于祥忠和周志庆生活不能自理,他们的菜地和耕地也是由侯长发和刘忠书来耕种。据介绍,为了生活方便4位村民分成了2家,侯长发负责照顾于祥忠,刘忠书负责照顾周志庆,2家人分别开火做饭,但东西都是公用的,想吃什么就拿什么。

“通电”梦想终成真

“麻风村”,曾经一度让人闻“风”丧胆,唯恐避之不及,因此它所处地理位置非常偏僻,距离最近的村庄也有2公里,一直以来村民用上直通电成了奢望。

“麻风村自建成时,就策划过拉电线,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僻,道路崎岖不平,架设电线成本过高,拉电的事一度搁浅。”莱州市卫生局王燕告诉记者,用电问题,一直是村里的头疼事。

“那个风机就是10多年前政府给装的。”侯长发指着他屋后的一个小型风机告诉记者,因为当时没有条件拉电,莱州市卫生局和慢性病院帮他们安装了风力发电设备,还配置了柴油发电机,村民终于不用摸黑生活了。

在麻风村的仓房里,记者看到了柴油发电机、喷灌机、台秤等生产工具,老侯告诉记者:“小型风机经常容易出毛病,这些东西,很多是当时人多时留下来的,现在已经派不上用场了。”

尽管“麻风村”存在的历史久远,但人们一直没有忘记它的存在。2010年元旦期间,经过多方协调,电终于送进了麻风村,圆了“麻风人”近半个世纪的“通电”梦。且莱州市慢病院及时为村民送去了一台29寸彩色电视机,并安装了电视收看设施,丰富了麻风人的精神生活,改善了生活质量。

自足而又孤单的生活

虽然衣食无忧,生活用品都由莱州市慢性病院负责供应,而且莱州市民政部门为他们都办理了低保,每年有1000多元的抚恤金,但侯长发他们仍然耕种了10多亩地,在宽敞的大院里种上了芋头、胡萝卜、大葱等蔬菜,满足自己生活需求,也赚个零花钱。

“不求能打多少粮食,就赚个零花钱。”侯长发说,“村里配备了各种种地机械,干农活不需要出多少力,养殖的一头耕牛,如今也派不上大用场,他们养着它,就像一个朋友一样。”

侯长发是4位村民里身体最好的,每当凑够了零花钱,他便骑上那辆记不清“年纪”的自行车到镇上买些水果,买点肉给村民解馋,“每年赚得钱都不多,但是省着花,还足够用。”

正跟老侯聊着天,82岁的周志庆捂着眼睛,一步一挪地走了出来。

周志庆患有严重眼疾,他现在仅右眼有些许视力,能凑合着用拐棍摸索着走路。“见到几个生人不容易,找你们帮个事。”周志庆颤抖的声音向记者一行请求道,“我有个侄子叫周耀峰,在平里店街上,已经有一年多没来看我了,你们帮忙找下他,让他抽时间过来看看我吧。”

虽然麻风病已经治愈,但周志庆身体上还是留下了“麻风病”的印记,变形的手指、蹒跚的步伐……他身上遗留的后遗症,令记者为之动容。

“其他人身上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麻风病\’的后遗症,但老周是4个人里面比较严重的。”郑亮说,周志庆的眼睛在10多年前就发病了,当时去潍坊一家大医院看过,被告知不可能治好,因此就这么一直熬了过来。

“放心吧,我们一定帮你转告你的侄子。”郑亮大声地答应了老人的要求,老人心满意足,勉强地勾了勾嘴角。

半个多世纪的爱心接力

侯长发是1958年到的麻风村,而且一直担任生产队长一职,“麻风村”对他而言更像是一种责任,一种爱心传承。“我刚来的时候是别人照顾我,后来我好了就帮着照顾其他人。”侯长发说,这种行为,不需要别人提醒,自然而然就会去做,因为他们都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在我手上已经走了5个了。”侯长发开玩笑说道。1967年侯长发就拿到了治愈证,当时他本可以离开,但他放不下那份责任,22年前前任站长死后,他就承担起了站长的责任,照顾其他病友,当时村里有10个人,其中7个行动不便,到现在只剩下他们4人,“死也不是死于麻风病,大都是又患上其他病症。”

“宁叫烂疮炕上坐,不叫麻风门前过”,当年流行的俗语反映了社会对这个特殊群体的畏惧和排斥。而现代的医学已经十分发达,麻疯病早已不再令人闻病色变,周围村居的很多村民,对“麻风村民”也表现出来理解和同情,这让侯长发他们感到不再那么孤独。

“这些玉米,都是西原村村民的。”指着院子里晾晒的粮食,侯长发告诉记者,现在西原村民和他们的联络十分密切,他们有不能干的活村民们就帮着干了,这令他们十分感激。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最令“麻风村民”感激的是党委政府一直没忘记他们。多年来,除了莱州市卫生部门的帮扶外,民政部门为他们办理了低保,虎头崖党委政府逢年过节给他们送来礼品,烟台市皮肤病防治中心和省皮肤病防治中心也都经常安排巡诊、生活抚恤等,这都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他们需要社会更多关爱

看到村里简陋的生活条件,记者不由问了一个问题:“假如让你们去敬老院住,你们愿意吗?”

咋一听到敬老院这个词语,侯长发明显愣了一下,转头看了看刘忠书,然后点头说:“行啊,怎样都行。”

“目前来看,让老人们住敬老院,不是一个好选择。”刘卫表示,虽然老人们的生活略显单调,但就生活条件来说,很多方面要优于敬老院,在老人们身体还允许的情况下,继续在现居住地居住,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据了解,目前,莱州市共有92人曾经患过麻风病,除了侯长发四人外,其他人或跟家人生活在一起或居住在敬老院,莱州市卫生部门一直为他们提供安装假肢、发放抚恤金等跟踪服务,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生活。

“他们都已经是治愈的患者,还需要社会更多的关爱。”刘卫说,麻风病已经成为过去,希望全社会能多给他们一些关注和爱护。

艳阳高升,临近响午。看着正眯眼晒太阳的刘忠书,看着躺在炕上正在张望的于祥忠,看着正在忙活做饭的侯长发,看着慢步行走的周志庆,让记者心里不禁生出了感慨:他们仍然记着这个“世界”,然而这个世界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们的“世界”?

YMG记者姜乾

通讯员王杨

王燕郑亮

刘丽英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莱州东大宋村给村民发福利, 1.2万棵白菜分到家

本报讯(YMG记者李鑫通讯员王涛锡新摄影报道)昨天,记者在莱州市虎头崖镇东大宋村一片白菜地里看到,五六十人在菜地里有的在点数、有的在写名...

莱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