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北纬36°线被公认为茶叶种植的生死线,但几经努力,绿茶在烟台成活了下来,并发展到了现在的5100多亩———, 烟台茶:突破“死亡线”

烟台日报 2011-04-22 18:41 大字

四月来临,寒意尽褪,莱州市夏邱镇卸甲庵村凤凰山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园内叶绿芽翠,采茶人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

“茶树渐入成年期,茶叶产量稳步提高。”茶农毛春孟说,合作社从2006年开始种茶,如今共有茶园140多亩,明前干茶采摘了300多斤,带来直接经济效益80多万元。

茶树能在烟台大面积种植,在十年前还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北纬36°线是被业内公认的茶叶种植生死线,烟台处于北纬36°16′~38°23′之间,不适合茶树种植。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就不断有人尝试在烟台种茶,但茶树安稳度过了夏秋,却在寒冷冬日里“全军覆灭”。

但还是有人不信邪:海阳市留格庄镇后望海村干海员出身的高世杰,曾经多年往返福建与烟台之间,常有亲戚朋友托他捎带茶叶。渐渐地,高世杰看到了茶叶的广阔市场前景。2001年,他决定在烟台试种茶树。

“当时询问过行家,知道茶树在烟台无法成活,主要因为越冬难。”高世杰说,为此他精心设置了越冬暖棚,加强保温措施,但第一年,他的尝试还是失败了。无论怎样采取保温措施,茶树还是受不了寒冷天气的考验,几十棵茶树全部死亡。

怎么让茶树在烟台活下来,成了“南茶北引”的首要难题。

疑难面前,“科技”发挥了“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市林业技术推广站的专家,几经南下考察,终于帮助茶农们找到了问题的关键:茶叶北移要想成功,首先应当解决品种问题。“换句话说,‘孩子\’的体质不好,再怎样采取保暖措施,他照样还是会生病。”市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万斌说。

病因找到了,解决问题就有了希望。在专家的帮助下,烟台茶农们终于在浙江莆田一带找到了当地最耐寒的绿茶品种:“龙井43号”和“平阳早香”。

“果真如专家所言,这两种茶树在烟台安稳地度过了严冬,没有死亡一棵。”高世杰说,2003年他“南茶北引”的尝试获得成功。

仅仅建立基础还不够,在品种的“体质”问题解决后,市林业技术推广站的科技人员又努力寻找适合烟台茶树生长的培植方法,成功跨越了中国北方茶树生长的瓶颈。

“我们采取了一种叫无性系良种繁育的新技术。该技术采取短穗扦插法,用茶树枝条繁育,无开花、结果过程,缩短茶苗成长期。同时,让茶树可以自然蛰伏越冬,来年茶叶品质更好。”高万斌说,目前烟台市95%的茶园,都采用了“无性系良种建园”,这为烟台茶树产业优质高效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9年间,烟台茶产业迅速发展,目前种植面积超过5100亩,烟台茶叶的品质也得到了业内专家的一致肯定。

通讯员王杨锡源丽晖YMG记者姜乾浩洋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林权抵押变资金植树造林奖功臣, 莱州大造林建设生态城

本报莱州4月25日讯(YMG记者张晋通讯员姜建彬冯新宝高菊玲)“一万多只鸡刚出栏不久,四千多只鹅又将产蛋,经济效益将非常可观。”今天,莱州市沙河镇造林大户杨钧荣兴...

莱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