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今年莱州市39.6万亩小麦遭遇旱情,而城港路街道朱旺村的一大片小麦却郁郁葱葱, 全市小麦缺水他家麦田不旱

烟台日报 2011-02-15 18:45 大字

本报2月14日讯(YMG 记者姜乾通讯员李光毅王帮高摄影报道)自去年10月份以来,烟台市降水比往年偏少一半以上,虽有降雪,但时空分布不均,局部旱情依然存在。今天上午,记者跟随农机推广人员来到莱州市城港路街道朱旺村杨伟松的麦田,惊奇地发现,在莱州市受旱小麦面积达到39.6万亩的背景下,老杨家的麦田却无旱情。

老杨家麦地的土质异常松软,郁郁葱葱的小麦正泛着绿,生机盎然的生长着。尽管地表有些干燥,但老杨用手扒拉开顶层泥土,下面四五公分就是湿土层。“你看邻家小麦田,地表发白,麦苗偏黄,叶片干枯,快旱得不行了,而我家这120亩小麦,长成现在这个样子,应该能算一类苗了。”种粮大户杨伟松指着眼前的小麦说。

同是种地,为何老杨家的小麦没被旱着,还长得这么好?杨伟松是当地一名种粮大户,也是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户,他家麦田播种时只进行过一次机械化喷灌,麦苗长势好主要得益于深松和保护性耕作。“种地也有不少学问,这100多亩小麦已经连续三年实施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并且我去年购进了一台大型深松机,将地块整个深松了一遍,对小麦长势很有利。”杨伟松说。

据了解,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是指通过拖拉机牵引深松机具,在不翻土的情况下,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改善耕层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排涝能力。而深耕作业能将作物秸秆和杂草完全扣压在土壤下面,腐烂后能增加土壤有机质,保持土壤水分,抗旱效果显著,且有利于种子发芽出苗,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在气候、种子、化肥、生长期相同的情况下,每亩地还能多产200多斤粮。”杨伟松说。

莱州市农机局副局长孙建忠表示:“为实施国家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规划,去年以来,莱州市启动了深松整地作业任务,大力推广机械深松免耕播种,农作物秸秆还田等先进技术,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机械深松打破了多年形成的坚硬犁底层,土壤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提高了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去年‘三秋\’时全市16处镇街共深松土地10万亩,实施小麦免耕播种16万亩,通过对这部分小麦‘旱情、苗情、墒情\’跟踪监测分析,基本没有枯黄死苗现象,耐旱性较强,土壤温度明显好于常规播种地块。”

面对旱情,烟台市农机部门下发了《关于积极做好农机抗旱和春耕备耕工作的通知》,成立了120个农机抗旱服务队,帮助和指导农民机手保养、调试和检修各类农机具,确保抗旱机具运行状态良好。截至目前,全市已检修各类抗旱机械11万台(套),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12亿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主要用于冬小麦主产区农民购置抗旱急需的水泵、喷灌机械设备以及其他抗旱节水机具补贴。

新闻推荐

“三大机制”筑牢智力支撑, 莱州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服务机制,全面提高人才工作水平

本报3月9日讯(YMG记者凌云鹏通讯员姜建彬)为了开发人才第一资源,莱州市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服务机制,有效筑牢了县域科学发展的智力支撑。...

莱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