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冰冻港湾上的“和平天使”

烟台日报 2011-02-19 18:44 大字

新春伊始,受持续冷空气影响,莱州港出现连续冰冻,进出口外轮滞留、中外船员生活困难。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莱州边防检查站的官兵以国为重,助人于急难之中,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20余艘外轮300余名受困人员得到了救助。

2010年入冬后的超低温雨雪天气,将莱州湾海域的结冰期提前了近半个月。莱州湾近岸海域将近100平方公里海域被冰封,冰层厚度4—5厘米,莱州港内冰层较厚,最厚处达15厘米,致使20多条中外货轮受阻,停泊在港内不能动弹。受阻时间最长的马耳他籍普罗斯号运铝矾土船已经延误了8天,损失高达近百万美元。一些外籍船员在海上漂泊了一年左右,连圣诞节都不能回家,此刻他们更是思乡心切,焦燥不安,一个个就像困在笼子里的野兽,甚至对上船例行检查的边检干警也破口大骂……

命悬一线风雪中航标除冰

1月20日上午9点,莱州港,4名边检干警身穿救生衣,手持铁锄,在港口干部群众的目送下,冒着零下12度的严寒,迎着5级逆风,攀上抢险拖船,向着30海里外的3号航标破冰前行。

拖船驶出海港已经很远了,在岸上送行的港口干部群众仍在齐声高呼着:“丁科长、老牛、小于、小杨,你们一定要小心呀,船靠不上去就赶快回来,千万别冒生命危险呀!”

原来,业务二科的官兵们在例行巡检中,发现三号航标被冰雪包裹,已经无法辨认。三号坐标是进出莱州三山岛港的唯一航标,如果它失去了作用,那么进出该港口的中外货轮就会找不准方向。在这冰封雪盖的海水里,失去方向的货轮后果将不堪设想。在此之前,莱州市和中海港运共同努力,破冰船连夜作战,已有7艘货轮陆续靠岸。正当大家欢庆胜利时,此时又传来意外消息:由于17日的特大暴雪,三号航标被冰雪覆盖,无法辨认,急需除冰为进出港口的货轮指引航道。

可是在如此恶劣的天气里,就连在海上行船几十年的老船员也没出过海,还有谁敢冒险出海破冰呢?

救险如救火,接到检查站的命令后,边检的4名共产党员邓雨滨、牛生龙、于华光、杨明军组成抢险队,在业务二科科长邓雨滨的带领下破冰出海了。

在岸上看似风平浪静的港湾,到了海面上却陷入狂风极寒,北风像刀子一样刮在干警们裸露的皮肤上,身体在寒风中摇摆不定。2600马力的拖船在冰封的海面上航行,慢得就像一头老牛拉的耙犁,半天还没走出地头。平时3个小时的航程,今天他们整整用了6个钟头才到达。

好不容易到了3号航标附近,干警们却发现根本无法靠近航标。带去的铁锄使劲儿伸长了胳膊,却只能碰到外围的铁架,无法除冰,怎么办?干警们试着踩冰下海,但海冰还不足以承担人的重量,脚刚一落上去就发出“吱吱”的断裂声响。从早上9点出发到现在,已经过去6个小时,大家滴食未进,早已精疲力竭,如果时间再拖下去,恐怕大家连返回的力气也没有。危急之时,大家一人抱住一人的腰,排在最前面的那人将身体探出船外,使劲用铁锄戳航标上的积冰,严寒早已将干警的手指冻僵,戳冰的人实在无力了,再换上另一个,轮流上前戳冰……“当时,如果有一人失手,前面的人就可能掉进大海,真是生死一线,时刻都在与死神擦肩。”回忆当时,邓雨滨着实有些后怕。

大家互相鼓励着,拼命地喊着口号,每呼叫一声,铁锄就向前戳一下,坚冰一块、一块、又一块慢慢掉落,夜幕降临前,三号航标终于破冰成功,精疲力尽的干警们用自己仅有的体力发出了胜利的欢呼。

以国为重干警们舍小家为大家

莱州边检站成立12年来,干警换了好几茬,但“热情服务,争创一流”的边检精神却代代相传。2月2日,巴拿马籍“尼乐姆”轮满载67250吨铝钒土由新加坡抵达莱州港外锚地。由于货船舶载货量过大,吃水深度接近航道水深,无法正常驶入港口,随时有搁浅危险,急需过驳作业。闻讯后,还在医院打吊针的科长邓雨滨不顾39度的高烧,毅然驱车返回岗位,带领官兵搭乘拖轮迅速前往外锚地办理船舶入境手续,并实施驻船监护。使“尼乐姆”轮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抢卸铝钒土6000余吨,消除了搁浅危险,避免了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去冬今春,由于冰封港湾,外轮数日无法靠岸,许多外籍船员显得焦躁不安。1月10日,一名违反边检法规的外籍船员在接受边防干警的处理时,极其不满,并在执勤现场破口大骂执法的警官于华光。当时,众多船员的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于华光,看这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如何处理。在众多目光的注视中,于华光并没因这位外籍船员的粗暴无礼而动怒,而是心平气和、有理有节地向他耐心解释。他拿出了有关边检法规,指出其错误所在,并且还向他留下了举报电话和他本人的姓名、职务,刚才还怒气冲冲的外籍船员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违规事实,并接受了边检部门对他的处罚。

由于长年在海上漂泊,不能与家人联系,更不能与家人团聚,许多在外轮上工作的中国籍船员患上了抑郁症。今年元旦,在柬埔寨货轮上工作的烟台小伙宫某本打算乘船到莱州港时回家看看父母,找女朋友谈谈恋爱。谁曾想莱州港封冻,轮船靠不了岸,所有船员均下不了船,小宫连日闷闷不乐,在他的不良情绪影响下,整个外轮上的中国籍船员都显得无精打采。边检官兵知道这件事后,中尉刘杰、少尉杨明军、刘滨江放弃休假一齐来到外轮,与外轮上的中国籍船员共度元旦佳节。刘杰的儿子刚刚两岁,妻子在中学带毕业班,刘杰一心放在工作上,很少顾及到家庭和孩子。为了帮助外轮上的中国籍船员解除精神困扰,他与同志们自创了一套心理健康辅导操,一有情况就到外轮上为中国籍船员解忧。别人的忧是解了,自家的疙瘩却是越结越大。妻子理解他,但岳母却老大的不高兴,甚至把话带到了边检站,“孩子两岁了,你这个当爹的和孩子在一起的囫囵时间还不到半个月,这个爹怎么当的?”

紧急救援300余名受困人员获救

今年元旦以来的几场大雪使得莱州湾海面结冰厚处达20多公分,厚厚的冰层,阻挡了20余艘外籍船舶、300余名受困员工靠岸获取供给。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杯热水、一份杂志都代表了官兵一颗最真诚的心,发生在外轮上的感人故事也越来越多。

每逢佳节倍思亲。外轮上的中国籍船员因不能与家人团圆,许多人患上忧郁症。为减缓他们的思乡情,检查站推出了“亲情服务”,为船员送去礼物,与船员共度节日。1月13日上午9时许,边检站现场值班室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柬埔寨籍‘绿浪轮\’伙食、燃料油已全部用完,船上取暖和船员生活已成问题,船上室内温度已降至零下15度,个别船员开始出现烦躁等症状。有一名船员甚至出现了打人现象,急需要支援!”

接到告急电话,业务一科科长丁宝光和业务二科科长邓雨滨争着解决问题。他们一面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外轮供货公司,紧急购买外轮急需物资。一面向站领导汇报情况,请求指示。在各方面的支持下迅速集结人员,成立了包括军医在内由5名执勤官兵组成的救援小分队,在码头待命,实施救援,确保货物到达码头后第一时间为外籍船员供货。

当时,海面冰层厚度达10厘米,风力7级,外供公司运送伙食、油料等的货车到达码头后,救援小分队与港务工作人员一起,齐心协力将所有物资迅速搬运到托轮上,然后向停泊在港外的外轮驶去……

拖轮终于靠近了“绿浪”号,不成想由于风浪过大,官兵们却无法抓住“绿浪”号上放下的悬梯和吊机绳索,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坠入大海。战士杨明军去抓悬梯,不料脚下一滑整个身体向海里冲去。说时迟那时快,邓雨斌不顾个人安危跨前一步用肩膀将杨明军撞回拖轮船舱……为了减轻摇晃,官兵你拉着我,我拉着你,互相搀扶着将物资一件一件挂在吊机上,然后再一件一件地吊上“绿浪”号。大家紧张得忘记了危险、忘记了寒冷。当最后一件物资吊上“绿浪”号时,官兵们才被外轮上的欢呼声惊醒,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于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

为做好抗击海冰灾害期间的勤务工作,莱州边防检查站开通了边检“绿色通道”,先后派出警力102人次,发放《告船长书》12份,《警民联系卡》50余张,宣传材料180余份,帮助在港外轮加固舷梯、缆绳10余次,消除安全隐患6处,成功救助3名患病外籍船员,共为13艘外籍船舶供给价值1万余元的燃料油、生活用品等物资,登轮巡诊送药10艘次,较好地保障了港口和外籍船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边检官兵的支援,韩国籍“公爵”轮的船员朴先生激动地说:“感谢莱州边检官兵,让我在异国他乡过了一个别样的节日。”

通讯员姜源徐文涛牛生龙YMG记者林媛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莱州:, 小麦浇灌陆续展开

连日来,气温回升,空旷的麦田里顿时多了忙碌的身影,烟台市农民浇地保苗陆续展开。2月21日,天刚蒙蒙亮,莱州市程郭镇宋家集村郑延林翻身起床,匆匆扒拉了几口饭,便...

莱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