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海韵非遗 螳螂拳,武术的香气

烟台日报 2021-12-08 07:51 大字

连载29

眉凌文化——出品 武眉凌 李卓曦——著

从前,练拳都是一个姿势练三年。而现在这个时代,恨不能每天能学一套动作出来。殊不知,功夫不在招式,在深浅。

清末民初,国人倡武。1912年起,武术更成为振奋民族精神的政府策略。哪里能想到,百年之后,我们的影视剧仍然在不断重复霍元甲、黄飞鸿等武术家的故事,内容大多是与外国人打斗,赢得民族尊严。但武术本身却显得了然无趣,渐起泡沫,更是经常被拿来打假,令人心痛。

1941年,在昆明一座市井小院,老舍听到查阜西和彭祉卿的琴箫合奏。正是国破之际,琴箫之音洗去了处境的不洁,老舍感觉“大家的心里却发出了香味”。

恰好,老舍也曾是螳螂拳的爱好者,一度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练拳。我想,可能武术也有自己的独特香味吧。因为武术的香味,俄美传统螳螂拳研究总会会长马永光不远万里来到烟台,对照着螳螂拳大师梁学香留下的拳谱《可使有勇》,逐字逐句地讨教技术理论;因为武术的香味,烟台市武协螳螂拳传承人孙德以拳养心,感悟到人生哲学:“至近者非携手而携意,至久者非处事而处情,至善者非施恩而施心……”

虽不比“心中香味”,却一样是从生命深处发出的感情。

螳螂拳之独特,在于它不是纯粹的技击技术,而是物类拟象所构成的拳。这种象形的特质,带有很强的观念性。武术是中国哲学的一种体现,透过它,可以研究民族的文化特征。所以,探访螳螂拳,与其说是为了溯源其脉络,不如说是寻找螳螂拳背后的武之精神、武之文化。

初见螳螂拳,是在烟台七星螳螂拳武馆和梅花螳螂拳馆。大多数人对螳螂拳的概念,是从一些老香港电影中看来的。我也看过不少,私以为梁家仁的《癫螳螂》不够飘逸,姜大卫的《螳螂》不够力道,《南北醉拳》里的醉螳螂不够流畅,只有甄子丹的《洪熙官》与洪金宝的《赞先生与找钱华》中的螳螂拳,还有些特别。自知电影与真实的武术,肯定不同。但真见到武者打拳,还是为短浅的认识羞愧不已。

只见武者两个前臂勾、搂、挂、劈,快速灵巧;腰身仰、俯、拧、旋,灵活多变;步法踏实、稳固,闪展腾挪,可见螳螂拳在演练时是一类长短兼备、刚柔相济、勇猛快速的拳术。

传说螳螂拳于明末清初由王郎(又称王朗)在崂山华严寺一带所创。王郎自幼酷好武术,曾投万贯家资往少林习艺。1935年的《莱阳县志》记载,习螳螂术,先是李秉霄。他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人。他的继承者是赵珠,赵珠传给梁学香,梁学香在螳螂拳历史上是个里程碑,他是第一个留下拳谱的人,共有三册,第一册是《可使有勇》,第二册是《内功谱》,第三册是《拳棍枪谱》。梁学香传给姜化龙,姜化龙传给宋子德、李殿魁、闫学信等。宋子德传给王玉山、李坤山、崔寿山等诸多莱阳名家。

此后,历代武术行家将毕生所长凝结于对螳螂拳的总结提炼和创新发展中,仅依拳谱所载就有“十八家拳祖姓名”之说。螳螂拳流派辨识歌诀云:“太极螳螂辟阴阳、梅花运柔而成刚、五峰两点是七星、五毒俱全为光板、心意源出六合拳、混元一气精手传。”太极螳螂、梅花螳螂、七星螳螂、六合螳螂、小架螳螂……单从这些名字便足以窥见螳螂拳不同流派所具有的鲜明特色。

清末民初,武术兴盛,螳螂拳成为中国十大名拳之一。1933年全国举行擂台赛,明令“打死无论,发灵枢归返原籍”,艺弱者不敢登台。李坤山和王玉山都参加了比赛。李坤山在南京夺得了大枪的冠军,蒋介石先生亲书一块金匾,上书“一支干戈震东洋,半世英雄传天下”。王玉山在山东擂台拳术比赛中击败所有对手获得第一名。崔寿山的贡献是重著了《螳螂拳谱》。从此,莱阳的李坤山、王玉山、崔寿山,成名全国,名扬天下。因此,螳螂拳发展到今天的十几个流派是与螳螂拳的影响力密不可分的。

2008年,莱阳螳螂拳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记录如是:螳螂拳是十八种拳法精华的提炼汇总,并把这十八家祖师的姓名列在拳谱的开篇,我认为这是一种坦荡的胸怀和对先贤的怀念,也是崇尚武德的突出体现。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尚“天人合一”的观念。儒家、道家的思想家,大都认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是相互统一的整体。这种观念也影响着形成于中华大地的各类文化形态。螳螂拳作为诞生于齐鲁大地之上的独特文化形式,似乎也暗含着“天人合一”之理。

武者以螳螂前臂的锯齿为原型,创编出的螳螂拳手型;依据螳螂前臂的弯曲形态,形成“似直非直”的动作形态;由螳螂捕食之时的身体形态,衍生出含胸拔背的身体形态;对螳螂下肢的形态模仿,衍生出麒麟步与踏基步两种独特的步型。这是用“人性”联通了螳螂的“物理性”,类似于“天人合一”中人与天的融合。

电影《一代宗师》中,曾有“南拳北传”计划,然而乱世难行,“南拳北传”受阻,转向海外传播。事实上,通过武馆、电影等媒介,东方不亮西方亮,武术得以挺过万马齐喑的岁月,慢慢重焕生机。螳螂拳也是如此,一度流传甚广,世界各国都有螳螂拳的身影。

晚清民国,传统手工业走向破产,武人进城,武术大兴。与此同时,民国武术界与武侠小说同步成长,民众对中国武术又多了一层认识,也有想象。只是没想到,媒介的光芒太过耀眼,民众又把想象当成现实,再难接受一个并不炫目的武术,转而误读武术,真是可悲可叹。

探访螳螂拳,更让我觉得武术不会消失,它是一种不屈的精神。在烟台,螳螂拳背后的武术精神如气韵,已流淌在这座城市中。不去畅想,踏踏实实地传下去,是一切的可能。

(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潍坊萝卜话语

◎齐鲁滨“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坊(的)萝卜皮”。对联体的顺口溜儿,以得到普遍承认的某些异地特有物产作为参照...

莱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