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传》的思与辨 五味评书

烟台日报 2021-10-14 09:57 大字

作家王月鹏是位善于思考、而且思考很深的人,他用很长的时间对烟台的历史、人文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思考,又字斟句酌地把这些思考写下来,于是就有了这本充满思辨的《烟台传》,一种与众不同、又能让人加深对烟台深度阅读的《烟台传》。

烟台的土地富饶美丽、历史文明悠久。书写烟台的文章浩如瀚海,但这些文章一般是采用叙述、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而《烟台传》的作者采用了以对烟台的深度思考为主线,然后以识为经,以事为纬的表述策略。

这一表述策略贯穿于全书。作者着眼于海,从海破题,全书分为《半岛》《古登州的港与航》《烟台开埠》《港与城的变迁》等,写海也必然写到海边的人。他把揽于心中和进入眼中的关于烟台的海的事物和人物进行思与辨,然后用思想的线为读者导引出那个多姿多彩的烟台。譬如,写徐福的文章很多,一般总是要说一个徐福东渡的完整故事,而《烟台传》的作者是在对徐福这个人做了完整的了解后,从中理出了思想的线:他认为,徐福有着与他的方士同行们不同的大构想,他既不满足于作为一个方士所期待的那种被欣赏被器重,又不畏惧当时最为恶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压迫,他以勇气和智慧去解除自己的困境,践行自己的抱负,使自己与其它方士区别开来。这就是作者对徐福的理性认识。他按照自己的认识把一个与众不同的徐福呈现出来:他是最早探索海洋出路的人,在大海之上,他趟出了一条路。作者进而说:“前人所走过的路,直到现在依然需要我们不断地拓展自己的想像力,才会尽可能地与其吻合。”这样的表述策略,当然比直白的呈现要深刻而令人深思。这样的表述是贯穿于全书的。对于《铁头御史》郭宗皋,作者是从对于他的性格的理性认识开始的:翻阅郭宗皋的经历,他多次被廷杖、被夺俸,被发配边塞。这个人仕途可谓坎坷,遭受太多的磨难,都没能改变他的直言,连皇帝最后都觉得这样对待他有些不公,称他是“铁头御史”。他不畏权贵,敢说真话,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他官至高位,算是官场一个异数。从这个认识出发,写了他的几件事,最后作者还上升到理性的结论:越是胸有大志的人,他们往往更懂得选择一个小切口来践行自己的主张,并且对这种主张进行自觉地校正和补充完善,最终实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的推广和普及。这是知识分子对待知识的一种可贵心态。

思考是有着极大的自由度的,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正如,刘勰所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神游万仞,精骛八极,以思辨为写作的基础,就让想像力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文章有了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深度。《南陈北崔》是一篇典型的文章,他本来是要写莱阳高士、画家崔子忠的,为了更好地突显崔子忠的高士风格,他把同一时期的南方画家陈洪绶作为比照,开篇的时候更是从《高士传》里的几个人物写起,这让文章更有了广度和深度,也更具有了可读性。在清末之时,用头发织网,出口国外,是作者在搜集材料中无意发现的边角料。但是经过作者的联想和思考,把历史、现状、人、物同纳于一篇文章之中,竟成了一篇有历史有文化的好读的文章。

吸引我的还在于全书选材的精当。上下数千年,纵横近千里,烟台要写的东西实在太多。作者以宽广的胸怀,大处着眼,又能慧眼识珠,细部落笔,他抓住烟台那些美丽的传说、那些不同凡响的地方,那些非同一般的人物,那些独有的风物,那些带着海腥味的节日和习俗,那些开风气之先的创造,从点滴殊异的事物中呈现了做为丝路之城的烟台与其它城市的相同与不同,平凡与不凡。

作家以文人之情、曼妙之笔,和他惯常的擅长的哲思之语,思与辨的表达策略,为我们书写了烟台这座城市的厚重的历史,城市的风光名胜,城市的风物与人文,城市的魅力和辉煌。读了这本书,即使是长期生活在烟台的人也会对这里产生全新的认识,增加对这座城市的自豪和热爱。

□綦国瑞

新闻推荐

“烟台标准”走上国际舞台 烟台市7家企业牵头或参与完成了14项国际标准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高少帅通讯员莫言)今年10月14日是第52届世界标准日。来自市市场监管局消息,近年来烟台市区域标准化发...

莱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莱阳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